EB病毒感染
病因
EBV是一种DNA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80~200nm,在B淋巴细胞中复制。人是EBV感染的宿主,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90%以上的3~5岁幼儿曾感染EBV。细胞免疫在EBV感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功能下降将导致EBV的活化。
临床表现
EBV感染的潜伏期4~7周,前驱症状包括头疼、乏力等,80%的患者可能出现临床三联征:咽炎,发热和淋巴结病。感染可涉及到全身各个器官,一般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有的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一般需2~4周的恢复期。
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但确诊需找到EBV DNA和其表达产物(RNA或蛋白)的存在。血清抗IgM抗体阳性,以及随之出现的抗NA抗体阳性提示原发性EBV感染。若抗早期蛋白IgA效价增加,则极大地增加了患者患鼻咽癌的危险性。
治疗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