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杜波组织胞浆菌病

杜波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 duboisii)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起的原发于皮肤、皮下组织组织肿性及化脓性损害,很少侵犯组织胞浆菌分为三个变种:荚膜变种、杜波变种和腊肠变种。可用静滴注两性霉素B或服唑类药,如酮康唑康唑。本病疗程很长,持续1年,但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应定期做临床及真菌随访。最好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组织胞浆菌分为三个......
目录

病因

组织胞浆菌分为三个变种:荚膜变种、杜波变种和腊肠变种。

症状

1、局限型

可单个皮损皮下肿或单个损害,无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慢性病程可无症状或反复发作,可自愈。

2、播

即在皮肤、淋巴结、肠及腔脏器播发病,此型可急性进展致死,波及,甚至全身,尤其是骼,颅骨病变可类似多发骨髓,掌和趾骨病变可如病,沟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可甚著,有如孢子菌病。患者可有发热消瘦乏力及严重贫血等,皮肤及中可找到本菌白细胞数常无改变。

并发症

伴发严重贫血

检查

直接镜检:取皮损、脓液、损害、窦道或活检材料时,常可找到许多菌体。真菌培养:取材培养于含抗生素的沙堡琼脂上,25℃,生长缓慢,有时要4~6周才生长,逐渐白色棕色绒毛状菌落,有如荚膜组织胞浆菌。镜检亦可见到小分生孢子及带棘刺的大分生孢子

生化反应:菌尿素试验阴性,在24~96小时即可液化明胶,而荚膜型组织胞浆菌则否。

组织病理

常可见到成堆巨细胞,可达200µm或更大,含许多卵形酵母细胞,直径12~15µm,有时4~5个成链状,如皮炎生菌病的酵母细胞,但无宽的颈,亦可见其他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在干样变区可见细胞外变性酵母,呈小粒或大的球细胞,一般HE染色即可见到,GMS、GF及PAS染色更为清楚。在愈纤维化损害中菌体较少。

诊断

诊断

要依据真菌检查进一步确诊。

诊断

本病与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区

治疗

1.原发性部感染只需要支持治疗和卧床休息即可。

2.孤立和单个损害以做手术切除治疗为

3.重度感染者首先静滴注两性霉素B,也可服唑类药。本病疗程长,两性霉素B的总量至少要达1~2g。唑类药如康唑每日用量为400mg,至少治疗半年,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为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可先用两性霉素B治疗1~2周后,改为唑类药物服治疗。

预后

早确诊,最好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局限型可自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