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电烧伤

电损伤在临床上有两类。其一是全身性损伤,称电击伤。其皮肤损伤轻微,电流进入体立即传遍全身,要损伤心脏液动力剧烈改变。由此呈现心悸、眩晕、意识障碍等,可发生电休克、甚至跳呼吸骤停。急救使病人迅速离电源,施复苏术;另一类是局部损伤,电流在其传导受阻的组织产生热力,造成组织蛋白凝固或炭化、成等,称烧伤。而且电流传导路径的组织细胞(例如皮),还可因电解作用受到损害,发生变......
目录

疾病名称

疾病概述

触电、雷击均可烧伤。皮肤角质电阻高,触电时产热而造成出、入烧伤电击伤轻者仅有一过性志丧失、头晕恶心心悸耳鸣、乏力等,不留后遗症;重者可发生电休克或呼吸、跳骤停。此外,电或电弧使衣服燃烧,热力烧伤面积较大。

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烧伤(electricalburns)。损伤范围要决定于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其次是触电部位的电阻大小。一般地说,电压愈高、通电时间愈长,损伤愈严重;如果电压相同,交流电要比直流电的危害为大。越厚的皮肤,电阻越大,局部烧伤越浅;越薄的皮肤,特是表面潮湿时,电阻则小,烧伤较深。

疾病分类

烧伤

疾病描述

因电起的烧伤有两类,由电起的烧伤及与电源直接接触所致的烧伤

症状体征

1.全身性损害 轻者有恶心心悸头晕或短暂的意识障碍;重者昏迷,呼吸、跳骤停,但如及时抢救多可恢复。

2.局部损害 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和“出”,入处较出处重。入处常炭化,成裂或洞烧伤常深达肉、周.损伤范围常外小大;浅层组织尚可,但深部组织可夹坏死,没有明显的坏死层面;局部渗出较一般烧伤重,包括筋膜水肿;由于邻近血管的损害,常出现进性坏死,伤后坏死范围可扩大数倍。在电流通过的途径中,肘、腋或膝、等屈面可出现“跳跃式”伤

临床表征

电击伤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短暂意识丧失等,严重者为电休克。如果电流通过心脏,可造成跳和呼吸停止。

疾病病因

电接触。

病理生理

损伤机制 电接触烧伤有较多特性。伤情取决于几种因素:接触时间、电流强度、电流性质、电流的径路等。因电流=电压/电阻,电压越高,电流强度越大:电流导入人体后,因不同组织的电阻不同(依大小顺序为、脂肪、皮肤、肉、管和神经),局部损害程度有所不同。如骼的电阻大,局部产生的热能也大,所以在骼周围可出现“套袖式”坏死。体表的电阻又因皮肤的厚薄和干湿情况而异。如手掌、足掌因角质层厚,电阻也高;皮肤潮湿、出汗时,因电阻低,电流易通过,迅速沿电阻低的管运,全身性损害重;反之皮肤干者,局部因电阻高,损害也较重,但全身性损害相对减轻。“入”处邻近的管易受损害,管进性栓塞常起相组织的进性坏死和继发性管破裂出。电流通过肢体时,可发强烈挛缩,关节屈面常成电流短路,所以在肘、腋、膝、等处可出现“跳跃式”深度烧伤。此外.交流电对心脏损害较大,电流通过等重要器官,后果较重。

治疗方案

1.现场急救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拨离电源;呼吸跳骤停者进复苏;复苏后还应注意电监护。

2.液体复苏 补液量不能据其表面烧伤面积计算,对深部组织损伤应充分估计。由于肉和红细胞的广泛损害,必将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红蛋白,在酸血症的情况下,很易沉积于小管,导致急性肾衰。为此,早期补液量应高于一般烧伤;补充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还可用利尿,每小时尿量应高于一般烧伤的标准。

3.清创时特应注意切减张,包括筋膜减压。尽管高压烧伤早期坏死范围不易确定,仍应尽早作较彻底的探壹,切除坏死组织,包括可疑的间生态组织(色改变.切割时收缩性减弱),当组织缺损多,神经管、骼已暴者,在彻底清创后,应用皮瓣修复。对坏死范围难以确定,可以异体皮或异种皮暂时覆盖,2—3天后,再探查,继续清创,创造条件植皮。在观察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继发性出。床旁常备止带与止包,因这类病人可在静卧或熟睡时,管悄然破裂,大量出而致休克,遇此情况,应找到破裂管,在其近端高位健康管处结扎

4.早期全身应用较大量的抗生素(可选青霉素)。因深部组织坏死供氧障碍,应特警惕厌氧菌感染,局部应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湿。注射伤风抗毒素是绝对指征。

疾病预防

避免电接触。

预防常识

烧伤对人的损害极大。电流强度及组织电阻越大,接触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电流通过人体经络也十分重要,25mA电流通过心脏易导致室纤颤甚至搏停止。通过部时起脏器坏死穿孔。通过部及脊髓时可致神经损害或呼吸与回流中枢麻痹。伤及头面部可并发内障。电流通过人体有入与出,入较出重,皮肤呈炭化坏死性损害,伤脱水、干冷、麻木;1-2日后炎症反应及肿胀严重。因膜损害,成,组织变性感染,一周后始进性广泛坏死。深部组织损害严重,呈所谓“夹”性坏死,可继发大出或严重感染。电弧烧伤是由于电弧或电所产生的电烧伤,电可使衣服等着,扩大烧伤面积。

保健贴士

【处理注意】

1、病人卧床休养,包括入不大、皮肤烧伤面积较小者在,均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伤处一般应用暴疗法,保持伤肢清洁干,每日消毒皮肤2~3次。

2、伤后3~5日,可第一次手术。先切除确定的表现坏死组织或焦痂,探查其深部组织。如未明显感染,则比较彻底地切除失活组织(不出鲜、电刺激不收缩等),然后以药液纱布包扎。隔2~3日再次手术探查,清除其坏死组织,直至可以缝或植皮。

3、已感染的伤要充分流,予以湿,逐日剪除坏死组织和焦痂,直至伤生长而愈或植皮修复。广泛的深部感染甚易导致毒血症血症急性功能衰竭等,除了应用大抗生素,必须及时作多处切流,甚至不得不肢术。暴的伤有出的危险,压迫止和药物止只能一时性效果。应在床边准备止带和手术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