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
临床分类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扁平疣是由于人体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所致,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
传染源
传播途径
1、扁平疣患者的患处与他人的皮肤密切接触时,可引起病毒传播。
2、用手搔抓患者,然后又触碰其他部位,可导致自身接种扩散。
发病率
尚无确切的数据。
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少年、免疫力低下、皮肤外伤的人群。
疾病病因
总述
扁平疣的发病和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失调有关。多由HPV-2、3或10型病毒感染引起,偶有HPV-5型引起。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特别是基底层细胞)并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
基该病因
HPV呈球形,无包膜,直径约45~55nm。HPV有100余种,其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当病毒感染人皮肤细胞时,会导致出现皮肤损害。
危险因素
临床症状
总述
损害是略微隆起的扁平丘疹,一般只有芝麻或米粒大小,呈圆形、卵圆形或不太规则的多边形,边界清楚,有时,损害是显著隆起而呈圆顶状。颜色不定,通常是淡褐色或褐色,或是和正常皮肤颜色基本相同。数目不定,多半是分散或聚集成群的多个损害,相邻的损害可以互相融合,有时排列成行。
典型症状
2、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痒,呈慢性发病。
3、皮损为略凸出皮面的扁平丘疹。
4、粟粒至绿豆大小,颜色为正常肤色、灰白色,淡褐色,表面光滑,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5、数目多少不一,稀疏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群,部分可见同形反应,即经搔抓后自身接种传染成线状、轻微隆起的串珠状排列的丘疹性损害。
并发症
一般没有特殊的并发症,但如果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的暴力摩擦会导致其破溃,引发疼痛等不适。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对于前来就医的患者,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皮肤进行初步的检查,判断皮损的一般情况。其次建议患者做醋酸白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HPV-DNA检测等来进一步帮助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仔细的观察,判断皮损的大小、分布范围、颜色,会用手触摸以判断皮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硬度等。
实验室检查
HPV -DNA检测:医生切取皮损组织进行检查分析,发现HPV-DNA有助于确诊。
影像学检查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取患处的皮肤进行组织活检,可发现一些特征性的组织学变化,如均匀增厚的颗粒层等。
其他检查
醋酸白试验:用医用的棉拭子蘸3%~5%的冰醋酸,涂于可疑的受损皮肤及其周围,一般数分钟后可以观察到局部疣体或皮肤组织变白。对于检测HPV感染有效果。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好发部位和皮损的特点容易作出诊断。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如有无和疣的患者密切接触史),结合对皮肤皮损的观察,一般情况下医生根据皮肤损害的外观就能确诊。必要时医生会结合醋酸白试验、病理学检查或HPV DNA检测的结果以进一步诊断。
鉴别诊断
1、扁平苔癣
扁平苔癣多为角形扁平丘疹,紫蓝色,表面有白色小点及网状细纹,剧痒,组织病理有特异性。
以女性多见,多见于眼睑及颊上部近眼周部位,有小米粒大小之小结节,质地稍硬,表面有蜡样光泽,夏季隆起更明显,呈正常肤色。
3、雀斑
雀斑多为遗传,可几代人在同样部位出现同样皮损。以女性多见,且与日光照射有关,夏重冬轻,为棕色或黑褐色之斑疹不高出皮面。
有遗传史,皮疹呈针头或绿豆大小的半圆形结节,浅黄或淡红色,以鼻根部、颊部、前额部为多见。
5、其他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一般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有时还会通过液氮冷冻等方法来进行治疗。有的患者也可选择进行外科手术来治疗。
药物治疗
1、局部外用药
(2)0.05%~0.1%维A酸软膏:通过细胞免疫的调节及对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达到对扁平疣的治疗作用。
(3)5%咪喹莫特软膏:没有直接抗病毒作用,通过诱导一些因子,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刺激机体识别病毒。取适量的5%咪喹莫特软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处,轻轻按摩至药物完全吸收,6~10 小时后清洗掉。咪喹莫特软膏安全有效,轻中度扁平疣效果明显优于重度患者。
(4)氟尿嘧啶软膏:可遗留色素沉着,面部慎用。
(5)二硝基氯苯(DNCB):对扁平疣有效,但费时较久,一般先用溶于丙酮的2%DNCB溶液滴于前臂,以后致敏时于损害上点涂浓度较低的溶液或软膏。
(6)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目前主要外用干扰素α-2b乳膏,多联合其他手段应用。
(7)其他:3%酞丁胺霜或 3%酞丁胺二甲基亚砜溶液外用。
2、皮损内注射
(3)博来霉素皮损内注射:注射后会引起疼痛,一般持续 1~2 d,然后病灶组织坏死形成黑色焦痂,数周后逐渐脱落。
3、肌肉注射
(1)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具有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2)胸腺肽注射液:可以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并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4、口服药物
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的治疗药物,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左旋咪唑等)。
相关药品
水杨酸、0.05%~0.1%维A酸软膏、5%咪喹莫特软膏、氟尿嘧啶软膏、二硝基氯苯(DNCB)、干扰素、3%酞丁胺霜、3%酞丁胺二甲基亚砜溶液、维生素D3、聚肌胞、博来霉素、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左旋咪唑
手术治疗
常规消毒后,用手术刀片切取完整薄层疣体,局麻后在上臂切开一个小口,将疣体深植于切口内,刺激机体释放细胞因子,产生抗病毒抗体以清除表皮上的人乳头瘤病毒,以此来达到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物理治疗
CO2激光、液氮冷冻、微波治疗等物理疗法治疗扁平疣有一定的效果。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轻度疼痛。对于不耐受疼痛者可以预先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适度局麻。医生会注意治疗中不损伤过深,以免遗留瘢痕。
中医治疗
中医对于治疗扁平疣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理论,患者可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在其指导下接受相应的治疗。
(2)肝郁血瘀型: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3)气血不和型:治以补脾益气,调和气血,方用芪术苡仁汤加减。
2、外治法
选用具有疏风散热、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煎汤外洗或将中药研磨成细末撒在皮损上。
3、针灸疗法
(2)耳针法:用耳针留置于双侧耳的穴位上,外贴胶布,早晚用手轻压留针处。
疾病日常
总述
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搔抓患处、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等均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做好病情的监测,异常者及时就诊。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部分患者由于疣长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影响到了个人容貌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患者由于担心疣会发生恶变而出现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还有的患者觉得疣是能够自己消退的,因此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护理,导致其被磨损而出现破溃等现象。
2、护理措施
首先患者要正视疾病的发生,可向专业的医师学习疣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其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患者要重视自己的病情,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促进疾病的恢复。最后,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与患者多交流,避免过度的谈论患者显眼处的疣,要鼓励和支持患者接受治疗。
用药护理
1、水杨酸是一种非处方的除疣产品。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使用之前,需要将疣体浸泡在温水中几分钟,然后用浮石或金刚砂板轻轻去除软化皮肤的顶层,待皮肤干燥后,使用溶液或贴剂。水杨酸疗法需要持续治疗、规律用药才能达到疗效。使用前需要向医生进行有关的咨询,尤其是皮肤敏感、妊娠期患者。
2、一些液氮产品有非处方液体或喷雾形式。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务必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3、患者可用胶带封闭涂抹过药膏的患处,这种疗法需要重复进行。但建议患者在用胶带等进行皮肤封闭时,一定要掌握好力度,避免过度挤压。
术后护理
经手术切除,以及激光、冷冻等治疗的患者,术后注意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以免继发感染。
生活管理
1、避免搔抓、摩擦疣体,以免因自身接种而使其播散,加重病情。
2、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4、男性患者面部尤其是胡须部位有皮损时,不要用剃须刀刮脸,可小心地用剪刀剪除胡须。
病情监测
1、局部治疗后需要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疼痛、水肿、化脓、过敏反应及色素沉着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处置。
2、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监测疣的情况,包括其大小、颜色、硬度、范围等,如逐渐增大、出现外观和颜色的变化、由一个变为一大片等,及时到医院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3、监测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如影响日常生活,及时就诊。
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特殊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操作时,动作轻柔,刮除深度适宜,以免损伤周围皮肤及真皮层。
3、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随时询问患者感觉,若有不适,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扁平疣无特殊的饮食调理,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既能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又能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禁忌
疾病预防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皮肤表面出现新生物,长久不消退。
2、既往皮肤表面有赘生物,近期有增多的倾向。
3、皮损的颜色、大小、分布范围出现变化。
4、出现破溃、瘙痒、疼痛等不适感。
5、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以上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皮肤表面有新生物出现时,可首先在皮肤科就医咨询。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玻璃纤维引起的皮肤病
下一篇 暴发性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