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楝叶

楝叶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和川楝M.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1】 楝 落乔木,高15-20m。树皮褐色纵裂,老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卵形,长3-7cm,宽2-3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
目录

植物形态

【1】 楝 落乔木,高15-20m。树皮褐色纵裂,老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卵形,长3-7cm,宽2-3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花序腋生或生;紫色,长约1cm;花萼5裂,裂披针,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倒披针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mm;子房上位。核果卵形或近球,长1.5-2cm,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2】川楝 乔木,高达10m。树皮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长约35cm;羽片4-5对;小卵形或窄卵形,长4-10cm,宽2-4cm,全缘或少有疏锯齿花序腋生;花萼灰绿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合生成筒。核果大,或近球,长约3cm,黄色或粟棕色果皮为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扁平。期3-4月,果期9-11月。

资源分布

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

2.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态环境

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2.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药用

【药理作用】楝叶的不完全纯化物能抑制病毒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感染,其抑制高峰出现在作用后的2小时,且能维持15小时以上,随后下降,但如再次加入楝叶提取物,又能出现抑制高峰。与楝叶提取物一起培养的细胞的上清液中未测到干扰素,细胞提取物中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也未增加。楝叶提取物作用后细胞的抗病毒的状态不能通过细胞间的流动物传递也不能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楝叶提取物的作用依赖于细胞活跃的新陈代谢,而放线菌素D可部分逆转之。以上说明楝叶的该提取物非干扰素样的物质,其抗病毒的活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性味】苦;;有毒

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水洗、捣或绞汁涂。服:汤,5-10g。

化学成份

1.楝叶:含芸香甙(rutin),山柰酚-3-芸香糖甙( kaempferol-3-O-β-rutinoside)。

2.川楝叶川楝子甾醇(toosendansterol)A及B,黑麦草酯(loliolide),川楝子甙(toosendanoside),苦楝子紫罗醇甙(meliaionoside)A及B。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三期梅毒

下一篇 色厥色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