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妊娠合并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起的慢性传染病,通过性交传染。梅毒螺旋体自表皮或粘膜破损处进入体,大约需要3-4周的潜伏期,然后始发病,早期外阴部、宫颈及阴道粘膜发红、溃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约有三分之一发展为晚期梅毒,传染力虽弱,但是有可能神经梅毒心血梅毒等,后果严重。医保疾病:是 患病比例:0.005%,多见于多性伴侣者 易感人群:妊娠期女性和新生儿 传染式:性传播、垂直传播 并发症:流......
目录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是

患病比例:0.005%,多见于多性伴侣者

易感人群:妊娠期女性和新生儿

传染式:性传播、垂直传播

并发症:流产早产

就诊科室:性病科 皮肤性病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78%

常用药品:注射用青霉素硬脂酸红霉素

病因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起的慢性传染病,通过性交传染。孕妇梅毒清约2%阳性,而先天梅毒发生率为1.2‰活产。孕妇梅毒的增加与吸毒、卖淫、HIV感染及因贫困而缺乏产前检查有。随着孕妇梅毒感染增加,1岁的先天梅毒亦较前增加4倍。

预防

1.梅毒在未确诊之前,不应随意治疗。一定要首先明确诊断。如果将梅毒当作一般炎症治疗,不但难以治疗,而且病变中螺旋体减少,梅毒清反应延迟发生,阳性率和反应强度降低,以致延误病程。

2.治疗梅毒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治疗量要足够、疗程必须要规则。不规则、不彻底治疗,可促使复发机会增加,并发展成为晚期梅毒

并发症

流产早产

患一、二期梅毒的孕妇的传染性最强,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常见症状

胚胎停止发育淋巴结肿大、胚胎发育障碍、流产水疱或大疱损害、鞍死产死胎

患一、二期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梅毒病原体在胎儿脏(要在上腺等)和组织中大量繁殖妊娠6周后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未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给胎儿,早期潜伏梅毒(感染不足2年,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梅毒试验阳性)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达80%以上,且有20%早产。未治疗的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为30%,晚期潜伏梅毒(感染超过2年,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梅毒试验阳性)孕妇,虽性接触已无传染性,感染胎儿的可能性仍有10%。通常先天梅毒儿占死胎的30%左右。

胎儿幸存,娩出先天霉毒儿(也称胎传霉毒儿),病情较重。早期表现有皮肤大疱、皮疹、鼻炎鼻塞腺肿大、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先天霉素多出现在2岁以后,表现为楔齿状、鞍、间质性角膜炎、膜炎、神经耳聋等;其病死率致残率均明显增高。

检查

1.病原体检查在一期梅毒的硬下部位取少许清渗出液,放于玻上,置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依据螺旋体强折光性和运动式进判断,可以确诊。

2.梅毒检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清试验是梅毒常规筛查法,包括有性病研究实验室玻试验(VDRL)、清不加热反应素玻试验(USR)、快速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RPR)。若VDRL、USR及RPR阳性,应做定量试验,最好能做梅毒螺旋体抗原清试验,测定清特异性抗体,常用法有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凝试验(TPHA)。已展用PCR技术取羊水检测螺旋体诊断先天霉毒。

诊断鉴别

诊断

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临床常见的容易误诊为梅毒的疾病及其特点如下。

1.尖锐湿

人乳头病毒感染鳞状上皮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皮损肛周、外生殖器或生殖道乳头状及菜样增生,表面潮湿伴有恶臭。酸白试验阳性。细胞检查时,取阴道宫颈组织液涂巴氏染色,可见空细胞和角化不良细胞。

2.鲍温样丘疹

本病为皮肤原位癌,可能有尖锐湿演变而成,与乳头病毒16型(HPV16)感染有。皮损分布于大小阴及肛周,为在、线状或环状淡红色棕色丘疹及扁平斑疹组织病理变化类似鲍温病样改变。

治疗

治疗梅毒的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及治疗。

1.孕妇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注射,每日1次,连用10-15日。

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连服15日。孕妇止用四环素类药物。

2.孕妇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

普鲁卡因青霉素81万U,注射,注射,每日1次,连续20日,必要时间隔两周后重复治疗为一个疗程,

苄星青霉素20万U,两侧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3次。或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一次,连服30日。

3.先天霉毒液VDRL阳性者: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注射,连续10-15日。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5万U(kg·d),一次注射。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7.5-12.5mg/(kg·d),分4次服,连续30日。

护理

(一)避免不洁性交及不正当的性系。

(二)治疗期间房事,必要时配偶亦要进检查。

(三)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干,防止继发感染

(四)治愈后或有复发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

(五)平时多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饮食保健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一样,均要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适当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楝菌

下一篇 苦楝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