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檀子

苦檀子 苦檀子(MillettiapachycarpaBenth.),称为苦蚕子、冲天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分布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味苦、辛,性热,大毒治攻毒止痛,消积杀虫。治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苦檀子属于多年生攀援灌木粗大。,幼时有疏绒毛。互生,具长柄,奇数羽状复叶花序腋生,苞片,少毛;萼钟花冠荚果厚,木质,卵球,......
目录

基本介绍

苦檀子:土子、冲天子、苦蚕子、猪子、日头鸡。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将种子晒干。性味:苦;辛;性热;大毒归经治:攻毒止痛;消积杀虫。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

拼音KǔTánZǐ

英文Thick fruit Millettia,Seedorfruit of Thickfruit Millettia

拉丁植物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服:研末或存性研末,0.9-1.5g;或磨汁。

性味归经】苦、辛,凉。有大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有毒。人中毒症状同毛鱼藤。有呕吐腹痛、眩晕、粘膜干呼吸急促志不清等。小腔注射1g/kg提取物,动物伏地、呼吸加快,5g/kg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死亡。产区农村用来毒和杀虫,对昆虫幼虫的毒性与砒霜相等。

【功能治】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备注】(1)因本品毒性较大,常作外用,服宜慎。中毒症状呕吐腹痛,眩晕,粘膜干,呼吸迫促,志不清,对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解救法:早期可考虑洗,给润滑保护,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但云南思茅曾用本品2~3钱捣烂取汁水冲服,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满意,有条件在严格观察下可试用。

注意:有毒,服宜慎。

摘录:《中华本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灌木粗大。,幼时有疏绒毛。互生,具长柄,奇数羽状复叶,长30-50cm;小13-17,叶片披针,长14-16cm,宽3-4cm,先端钝,基部略,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被锈黄色绢毛。花序腋生,长15-30cm,总花梗叶柄长;2-5朵簇生于序轴的上;苞片,少毛;萼钟,5齿裂,裂三角浅绿色,有短茸毛;花冠5瓣,紫红色,雄蕊10,单体,上部分离;雌蕊1,线形花柱柱头荚果厚,木质,卵球,长至23cm,黄灰绿色,并有斑点,膨胀。种子1-5颗,,长4cm红棕色至黑褐色。期3-4月,果期10-11月。生长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四川云南贵州。此外,广西、广东亦产。

药理作用

1.对造系统的作用:据何淑玛等报道,豆藤(100%)对实验性家兔贫血有补作用,能使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升高。较香崖豆藤作用强。1989年张淑芳等报道苦檀子(2g/kg)对失贫血家兔末梢细胞、色素及网织红细胞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实验用家免7窝,其中5窝每窝4只,余2窝各2只,共24只。雌性13只,雄性11只,体重1.42-2.58kg。同一窝4只家兔,随机分配成丹参当归苦檀子及对照组,每组5只。另有4只仅观察其正常值。实验时于每晨8时半(第一次喂食后)由测定色素,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俟三项指标数值恒定后,再连续测定3天,作为该兔之正常值。从第4天起,每天晨8时半从兔尖处剪的V。每天1次,连续3天,每次放相当于当日体重的1%,总放出量相当于总量50%。放后即以5%葡萄糖液灌以补充损失的体液,用量为体重的1%。从放完毕后1天始,各组分以20%丹参当归苦檀子每lkg体重2g量给予,另一只每lkg体重给予10ml生理盐水以资对照,每天1次,连续10天,于放后1天至13天及l6、18、21天,每天上午8时半由检查象。以放前红细胞数及色素值为100%,各组家兔放后平均恢复至95%时之天数分见表1、表2;以放前网织红细胞正常值为100%,则放后网织红细胞出现高峰时间与其21天后之水平见表3。以上结果表明,苦檀子对失贫血家兔缘静中红细胞,色素及网织红细胞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2.对凝、纤溶的作用:对犬体外凝和纤溶过程的影响实验用犬,麻醉后暴动脉,采(取后即将试管放中),抗凝(草酸钠、枸橼酸钠)1份加全9份,离分离浆,将浆分装成3份,

加入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苦檀子注射液0.03ml。测定复钙时间(反映在凝过程)、酶原时间、酶凝固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及伏球蛋白溶解试验。可见苦檀子(每1ml含生药3mg)对离体犬的凝和纤溶过程没有明显影响。 3.抑制心脏和降压作用:50%苦檀子蟾蜍离体和在体心脏微呈抑制作用。给麻醉家免0.43-0.5g生药/kg和犬0.3g生药/kg均可压下降;但对离体免蟾蜍管却呈收缩作用。

4.抗癌作用:体外试验量500毫微克(热水提取物)/ml,对JTC-26抑制率为94、4%;噬菌体法筛选抗肿药物,本品有抗噬菌体作用。

5.对脂质代谢的调日本鹌鹑以苦檀子6g/kg灌14天及47天,可升高HDL2-C,降低HDL3-C,使HDL2-C/HDL3-C的比值升高,此比值是评价脂质代谢和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冠病患者HDL2-C/HDL3-C的比值较无冠病者为低)。对动脉及头动脉病变,苦檀子有抑制作用。

功能主治

杀虫,攻毒,止痛。治疥疮、癣、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1.《草木便》:杀虫,攻毒。涂久匿,洗搽疥、癣、、癞。 2.《贵州民间药物》:解郁,除,止痛。

3.《本草纲拾遗》:活,暖膝,已瘫。

4.《本草再新》:补中

5.《饮新参》:去瘀血,生新,流利经脉。治痧,血痹症。

6.《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止等,有活镇痛之效。

选方

①治虫疮疥癣:苦檀子花椒苦参藜芦黄连、独脚莲。共研末,调香油搽。

②治痧气痛:苦檀子果研末,每次三至五分,冲服

③治小儿疳积苦檀子果(存性)五分。鸡肝吃或磨水服。

④治手脚痛:苦檀子二两。水服。

⑤治关节痛:鲜苦檀子二两,鲜枫荷二两,山胡椒八角枫、瓜馥木五加皮、石松,均鲜品各一两,牛膝五钱,田七二钱,猪脚一只为水分二次服。

⑥治体虚盗汗:鲜苦檀子三两。水冲鸡蛋二只服。

药材鉴别

性状鉴

种子,扁而略呈;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另一面平;居于荚果中间的种子,两面均平;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脐点位于中陷凹处。子叶2,肥厚,角质样,易纵裂;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微,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感。以皮红褐色、个大、无虫蛀者为好。

粉末特征

棕红色。①石细胞多成群,呈长、类、三角,直径10-80μm,有的胞腔红棕色色素;少数含草酸钙棱晶。②纤维成束,纹孔及胞腔不明显,纤维束周围的细胞束含草酸钙棱晶,成晶鞘纤维。③红棕色树脂状色素的分泌细胞众多,排列成条状或不规则块状。④导管要为具缘纹孔。⑤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壁有长纹孔。⑥木薄壁细胞纹孔细密。

理化鉴

薄层色谱:取本品细粉2g,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加入浸膏重3倍量的硅(青岛海洋化工厂,60)拌匀后室温晾干(或烤干),装入短柱中用氯仿洗至洗液几乎无色,后改用氯仿一甲醇(8:2)洗。两种洗液分浓缩至干,供点样用。以素和原儿茶酸为对照品。同点子硅G高效薄层预制上,以氯仿一甲醇(9:1)为展。展10cm。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洗液的斑点与素和原儿茶酸的位置相应者显暗紫色荧光斑点。 备注:(1)因本品毒性较大,常作外用,服宜慎。中毒症状呕吐腹痛,眩晕,粘膜干,呼吸迫促,志不清,对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解救法:早期可考虑洗,给润滑保护,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但云南思茅曾用本品2~3钱捣烂取汁水冲服,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满意,有条件在严格观察下可试用。

相关栽培

1.土壤以低山地区的溪沟两旁和林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为宜。

2.种植一般以压条繁殖四川地区在冬季落后,把母株较长的分枝,分绕成直径约30cm的圈,每1圈,在株旁,把圈斜放里,然后盖土压紧,使半圈埋入土里,半圈在地面,以利在土中的一半能够生出地面的一半能够长出新的条。至来年冬季将所压条挖起,生长情况,将其剪断,使成单株。然后在选好的土地上,1-1.4米要深大,以能把新株藤栽入2/3长较好。栽后覆土打紧,并适当浇水。

3.田间管理在林边成栽培的第1、2年,适当中耕除草,追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妊娠合并淋病

下一篇 苦檀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