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竹根

苦竹,中药。为禾本科小乔木灌木植物苦竹的。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食疗本草》:“大下五脏热毒。细锥一斤,水五升,取汁一升,分三服。”味苦;性。清热;除烦;清发热;烦闷;咳嗽黄。服:汤,10-15g,鲜品30-60g。出自《食疗本草》。为禾本科植物苦竹 (Keng ) Keng f.的。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目录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味苦;性

功效

清热;除烦;清发热;烦闷;咳嗽黄。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鲜品30-60g。

药材来源

来源考

出自《食疗本草》。

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苦竹 (Keng ) Keng f.的

产地溯源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竹沥

下一篇 苦竹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