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糖果

苦糖果 苦糖果(拉丁:LonicerastandishiiJacq.),中药植物苦糖果有腾杷树、驴奶果、苦竹等。为忍冬科植物苦糖果部分。味甘,性苦糖果具有祛湿,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关节痛,外用治疔疮。忌食物、发物及糯食。《贵州草药》有记载:“祛湿,清热止痛。”分布于中国江苏、湖北、贵州植物苦糖果生活型为落灌木卵形期1月下旬至4月上旬,果......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甘,性

功效

湿,清热止痛。

主治

湿关节痛,外用治疔疮

相关配伍

1、治湿热关节痛:苦糖果15g,水服。《常用草药图谱及配

2、治疔疮苦糖果适量,捣烂外。《常用草药图谱及配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鲜嫩适量,捣烂患处。

使用注意

食物、发物及糯食。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秋后挖,均鲜用或切断晒干。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m,小叶柄有时具短糙毛,卵形或卵状披针成对腋生,苞片线状披针花冠白色,长1.5cm,花柱短于雄蕊,下部疏生糙毛。浆果红色,2个,从基部相连过半。期1月下旬-4月上旬,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2000m的向阳山坡、灌丛中或溪涧旁。分布于江苏、湖北、贵州

现代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湿病关节疼痛,疔疮和劳伤疼痛等。

相关论述

贵州草药》:“祛湿,清热止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绳

下一篇 苦竹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