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茄

苦茄,为植物千年不烂果实多年生蔓生草本或灌木,长约2.5米。种子白色,扁,细小。 期7一9月。 生长路边及山野草地。 期夏季,果熟期秋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千年不烂(《 植物实图考》) 多年生蔓生草本或灌木,长约2.5米。 幼具细毛或近无毛。 互生,卵状,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心形而下延,全缘,或基部2裂作戟,两面均有细毛生,沿较密......
目录

植物形态

苦茄图册千年不烂(《 植物实图考》) 多年生蔓生草本或灌木,长约2.5米。 幼具细毛或近无毛。 互生,卵状,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心形而下延,全缘,或基部2裂作戟,两面均有细毛生,沿较密;叶柄长2~3.5厘米,有细毛。 聚伞花序生,或于端与对生,总花梗细长,长约3厘米,具稀细毛;小花柄长5~10毫米,无毛;萼漏斗萼片5,卵形花冠紫色白色,裂5,向下反折,卵状或长披针端尖,基部有绿色点2,外面有细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丝极短而扁,下部合生雌蕊1,子房卵形,2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半球浆果卵形或球,熟时红色

多年生无刺草质藤本。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第生;叶柄长1-2cm;叶片或提琴,长3-7.5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戟齿裂或3-5羽状深裂,中裂较长,两面均疏被短柔毛。聚伞花序腋外生,多;总花梗长约1.5cm;花梗长0.8-1cm;萼杯状,5裂,裂三角花冠紫色白色,5裂,裂披针雄蕊5,着生于花冠丝极短而扁;雌蕊1,子房卵形,2室,花柱纤细,丝状,柱头小,头状。浆果球状或卵状,直径6-8mm,成熟后红色种子扁平,近卵形,直径1.5-2mm。期夏季,果熟期秋季。

种子白色,扁,细小。 期7一9月。 生长路边及山野草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植物的全草( 白毛藤)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苦茄图册

基本信息

苦茄 (《国药的药理》)

【拼音】 Kǔ Qié

【英语】 Fruit of Bitter Nightshade, Fruit of European Bittersweet

千年不烂、天草、毛和尚草、 蜀羊泉、 排风藤、 毛秀才、 白毛藤、六甲草、毛藤子。

药材基源:为植物白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olanum dulcamara L.

来源:为植物 千年不烂果实

功效:《国药的药理》:为利尿药,又为神经痛药及消肿药。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生长于林边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苦;辛;性

【功能治】驱湿清热解毒湿疼痛;伤风肿;恶疮;疥疮外伤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外用:适量,鲜;或全草研末,撒

【各家论述】《国药的药理》:为利尿药,又为神经痛药及消肿药。

【摘录】《中华本草》

化学成分

未成熟果实含多种甾体 生物碱,有α-、β-、γ1-、γ2-和δ-苦茄碱、 澳洲碱、澳洲边碱、蜀羊泉碱、番茄烯胺、澳洲胺等。

其中要是番茄烯胺或蜀羊泉碱,始成熟时则以澳洲胺为

这些生物碱的总量随着果实的长大而增加,当果实始变红成熟时,含量始减少,成熟后几乎全部消失。

β-苦茄碱有抗小白肉瘤-180的作用。

其次,含替告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二者含量在未成熟的和成熟的果实中,基本一样,在成熟的果实中,含3,4-去氢番茄-醛-16、番茄黄质和白荚果红素等色素。

此外,果实中还含还原糖31.55%、油0.9603~9.157%及少量的石酸、柠檬酸等。

药理作用:苦茄中所含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参见龙葵白毛藤条。

【出处】出自《 国药的药理》。

中药材鉴别

性状鉴

,长1-1.2cm,直径2-7mm;外表黄绿或棕绿色,被稀疏短柔毛,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上部常中空。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皱缩卷,展平后呈卵或提琴,长3-7.5cm,宽1.5-4cm,齿裂或3-5羽状深裂或不裂,裂波状齿或浅裂,两面疏被短柔毛。果实黄绿色或暗红色,藏多数种子微,味苦。以粗壮、绿者为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