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头
简介
又称荞叶七苦荞麦(《纲目》 )、万年荞、野南荞、鞑靼蓼、 野荞麦。
一年生草本。 (《陕西草药》)。为蓼科植物苦荞麦的根及根茎。
![]() | ![]() |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80厘米,有细条纹,具成列的软毛,有少数细弱分枝。 叶有长柄;卧片宽三角形,长2~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托鞘斜形,膜质。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细长;花排列稀疏,花被白色咸淡红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较短。 瘦果卵形,长4~5毫米,黑褐色,具3棱,棱角下部为钝圆,上部则甚锐,有3条纵沟。 花期7~8月。 生于林边、草地。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均栽培。
栽培技术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各部分都含芸香甙等黄酮成分,是黄酮类的丰富来源。 叶含芸香甙(干叶)3.0%、4.2%、5.4%,果实含1%。 土壤中施钴盐可以增加本植物中芸香甙,矢车菊素等黄酮成分的含量。
性味
甘苦,平。
②《贵阳民间药草》:涩,平,无毒。
功效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顾气,祛风除痰。 治狂犬咬伤;外治恶疮,虫、蚊咬伤。
②《内蒙古中草药》:除湿止痛,解毒消肿,健胃。 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疮痈肿毒,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
外用:捣敷。
宜忌
治病药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