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的、有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起。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向表示眼球震颤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针对病因治疗。疾病眼球震颤 疾病:眼震 所属部位:眼 就诊科室:眼科,五......
目录

基本资料

疾病眼球震颤

疾病:眼震

所属部位:眼

就诊科室:眼科,五官

症状体征:头痛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基本概况

眼球震颤nystagmus:不自的、有律的眼球摆动。眼球震颤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震颤的幅度和速度的不同分为摆动型与冲动型,后者有快相、慢相的差,即一个向为慢相,眼球缓慢地转向某一侧后,突然呈跳动样转向相反向,成快相,通常以快相向表示眼球震颤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摆动型眼球震颤是自中央向两侧摆动,其摆动的幅度和速度大致相等。

眼球震颤的发生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眼球畸白化病内障、全色盲、黄斑部损害等所致的视觉障碍,因无固定注视标能力,眼球多呈水平型震颤,称为眼源性震颤。成人长期在暗处工作也可眼球震颤,称为矿工性眼球震颤。中枢神经系病变,如小脑疾病、前神经核病变起的眼球震颤称为中枢性眼球震颤中耳内耳疾病,由于起迷路的刺激性或抑制性障碍,可发生水平或旋转性眼球震颤,称为迷路性眼球震颤,另外正常人两眼极度向两侧注视时,或注视一列急驰的车,均可诱发眼球震颤,此为生理现象。

病因介绍

1.眼源性眼球震颤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黄斑中注视反射不能成而成的眼球震颤,最常见原因为白化病内障、全色盲先天性无虹膜先天性视神经发育异常等。因无固定注视标能力,眼球多呈水平型震颤。成人长期在暗处工作导致黄斑注视功能降低,也可眼球震颤,称为矿工性眼球震颤

2.前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简称先天眼震。是一种原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较重而且难以治疗的先天性眼病。这种以眼部表现为的疾病,虽然不属于常见病或多发病,但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其与中枢性眼震、前性眼震、职业性眼震等有着明显的不同。

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2、增进视力:眼源性眼球震颤,重点是提高视力,防止导致视力随意的原发病变。亦可配制适当三棱镜以消除代偿头位,提高视力。

3、手术治疗:先天性冲动型者(即眼位性):可以进手术,其据“中间带”眼位矫正其代偿头位,转变眼位,减轻眼球震颤,提高视力。由于慢相侧运动的一组眼外力强,快相侧运动的一组眼外力弱。为此,可以将慢相侧两眼外后退,以减弱其张力,使与快相侧一组的眼外平衡。将“中间带”眼位从偏注视位转到正前注视位。如左为中间带静止眼位性眼球震颤,可将左眼外直及右眼徙后6mm,左眼缩短6mm,右眼外直缩短7mm(一般外直多徙后2毫米),使静止眼位移向前

3、病因治疗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因此首先要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4、手术治疗对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可采取手术治疗。将其休止眼位移向正前,以增进视力,减少或抑制眼球震颤的出现。其法是先确定休止眼位,然后将两眼的外直5,6,7和8mm加强或减弱进移位,使休止眼位移至正前

特点介绍

1、器官病变多为水平眼震或水平与旋转混性眼震,无垂直性眼震,眼震幅度细小,眼震向向健侧,多伴有眩晕,常见于内耳眩晕病(尼埃病)中耳迷路炎急性前功能损伤桥脑小脑角肿等,前性眼震较内耳性眼震更持久。

2、延髓病变多呈旋转性自发性眼震,偶尔可见垂直性眼震,见于延髓空洞症性病变肿等。

3、桥病变多呈水平性眼球震颤,有时并外展神经麻痹,而眼震可以不典型见于肿性病多发性硬化

4、中脑病变多为重直性眼球震颤,见于管病外伤等,若病变在中脑上丘水平动眼神经核附近时,可见到眼球凹陷

5、小脑病变常为水平性或旋转性眼震如病变发生在四脑室附近时常有强迫性头位小脑蚓部病变时眼震可以不明显

6、脑干以上的病变前病变时可以到自发性眼震和位置性眼震

7、侧纵束病变可出现分离性眼震

8、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球震颤眼球呈持久的水平性摇摆运动不分快慢相

9、中毒性可因药物或者毒物如阿类巴比妥类中毒等而起眼震性质同小脑性眼震相似

10、其他原因

(1)潜伏性眼震:此型两眼睁时无眼震但当任何一侧时则出现两侧水平性的眼震原因不明

(2)职业性:见于煤矿工人车调度等

(3)癔病性眼震:变化不定无规律

(4)颈病变:上部颈病变多见可能与侧纵束或前脊髓束等受损有

鉴别诊断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有不自律性的往返运动均可以诊断为眼球震颤

一、眼球震颤

1、一般眼震向可分为1水平眼震:指眼球左右来回运动;2垂直眼震:指眼球上下往返运动;3旋转眼震:眼球沿其前后轴作反复旋转运动;4斜向或混眼震

2、态可分为摆动性眼震眼球在两向上来回动作的速度幅度相等;冲动性眼震(跳动性):指眼球来回动作在某一个向上快而在另一个向上慢即有快慢之分:混性眼震:前视时为摆动性眼震侧视时为冲动性眼震;不规则性眼震:指向运动速度幅度都不规律。

(二)眼球震颤的速度

眼球震颤的速度可分为:1缓慢:每分钟10-40次;2中等速度:每分钟40-100次;3快速:每分钟100次以上。

(三)眼球震颤的幅度

眼球震颤幅度可分为:1细小:眼球偏移在5度以幅度在1mm以;2中等:眼球偏移5-15度幅度在1-3mm之间;3粗大:眼球偏移15度以上幅度在3mm以上多数情况下眼震为双侧眼球的协同震颤即对称如平的在脑干有病变时可出现单眼震颤而另一眼震颤不明显即发离性眼震。

临床表现

1、跳动型:眼球呈明显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眼球缓慢地转向加一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运动返回。所以此型震颤有慢性和愉相的表现,慢性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矫正运动,快相向作为眼球震颤向,快相与病因

2、摆动型:眼球的摆动犹如钟摆,没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两则相等。多见于双眼黑蒙弱视患者。

3、震颤眼球震颤式有冲动性和摆动性两种。

冲动性眼球震颤是双律性的,是眼球呈不等速度的向两侧运动,以慢相向一侧转动,然后再以快相向相反位转动。通常以快相作为眼球震颤向。摆动性眼球震颤是眼球自中点向两侧摆动,其运动幅度和速度相等,无快慢相之分。

4、震颤眼球震颤向有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斜动性和混性,其中以水平性为多见。

5、眼球震的自觉症状先天者因注视反射尚未发育,一般无自觉症状;后天者成年以后可出现自觉症状

a、视力减退由于黄斑发育不好或因震颤起的混乱不利于黄斑进注视,注视反射不能发展。

b、物体运动感视外界物体有动荡感,眩晕、恶心呕吐,常把不动的物体感觉为不停地往返移动。

c、复视中枢性眼球震颤多有震颤复视

d、代偿头位头转向眼球震颤常伴有先天性内障或白化症等,有明显的视力障碍震颤式多为速度相等的摆动性、水平性震颤。后天性常为垂直性或旋转性震颤

e、中枢性眼球震颤为炎症、肿、变性、外伤管性疾病起前或其与小脑干的联系通路发生所致的眼球震颤,多为冲动或水平性眼球震颤,一般无眩晕症状,但有时出现震颤复视

f、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多为冲动或水平性,注视时更显,无明显器质病变。视力下降多为物像震颤所致,因此在慢相向某一区可出现震颤减轻现象,即休止眼位时此处可明显提高视力。

辅助检查

一、一般检查

直接观察患者注视正前或令患者追随检查者手指向某向移动时的眼震情况。有些需单眼遮盖进检查。为此,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

2、眼震是联性—两侧眼球的运动彼此一致,还是分离性。

3、眼震的类型、向、程度、频率、幅度等。

4、有无休止眼位。

二、特殊检查

眼震电流图等器械检查。

眼球震颤是指两眼有律不随意地往返摆动。这是一种与视觉、迷路及中枢等控制眼球位置有的因素所致眼位异常,也是为适应身体外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代偿性动作。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眼球震颤病因眼球震颤可分为四类:

1、眼性眼球震颤它指黄斑部中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成困难而成的眼球震颤

a、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它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和隐性眼球震颤等。

b、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它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葛根

下一篇 眼眶蜂窝织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