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而且多数病人需长期点药,如不坚持治疗,也可导致失明。因此,病人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悲观失望,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要仔细摸索眼压波动的规律和幅度,制定理的点药案,定期检查眼压。原发性青光眼眼压升高、视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为特点,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约占全民的1%,4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2.5%,多双眼发病。房角的情况分为角型和角型。角型者有非......
目录

概要

原发性青光眼眼压升高、视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为特点,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约占全民的1%,4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2.5%,多双眼发病。房角的情况分为角型和角型。角型者有非常浅的前房和狭窄的房角为重要的解剖特点,眼压急性或慢性增高,可急性发病,有剧烈的眼胀痛和急剧视力下降,也可症状不明显,隐匿发病,慢性进展。角型者多呈慢性,一般无明显症状,视杯增大,神经萎缩、特征性的视野损害等为其临床特点。

原发性青光眼中医上属内障,分为青内障绿内障、黄内障、乌内障、黑内障称,因情志抑郁,气机郁结,炽,积滞等所致。以头胀痛,抱轮红赤,视力昏蒙为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

症状

(一)角型青光眼

1 急性角型青光眼

发作时剧烈眼胀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蒙,严重者视力降至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不及时治疗甚至失明。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便秘等,亦有少数病例发生腹泻

2 慢性角型青光眼

自觉症状轻微。虹膜膨隆型者,常有类似急性角型青光眼先兆期的小发作史,表现为发作性视蒙、虹视眼胀及轻微头痛。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冬季比夏季多见,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可发作加频、持续时间延长。也少部分患者毫无自觉症状,偶尔遮盖健眼时,才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虹膜高褶型。

(二)角型青光眼

1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早期往往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数偶有轻微眼胀头痛或视蒙等。中晚期因视野缩小而有动不便,定位不准等,尤以夜间为甚。

2 低压性青光眼(正常眼压青光眼

早期绝大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个可有眼胀、视物易疲劳等不适,中晚期可有中视力减退。多数患者曾有心血管疾患、暴发性肠道出梗塞、压突然下降及冠状动脉不足等起眼动脉不足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

西医诊断:

(一)角型青光眼

1 双眼或先后发病,中老年者,女多于男,与家族史及情绪波动有

2 临床前期,前房浅,房角窄。

3 前驱期,有头痛、眼眶周痛、酸、虹视及视力模糊。

4 急性期,眼压突然上升6.6kPa以上,眼剧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明显下降,光感甚至失明;混角膜水肿呈雾状,前房浅,虹膜纹理不清,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视乳头充模糊,网膜中央张,动脉搏动。

5 慢性期,急性发作后,进入缓解期,但如未治疗,反复发作,房角粘连,眼压升高,瞳孔中等大,房水流畅系数小于0.19,虹膜段性萎缩,视乳头凹陷及萎缩,杯盘比C/D≥0.6,双眼杯盘比差0.2以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6 绝对期,眼压持续升高,视力为零,瞳孔放大,虹膜萎缩,伴有并发性内障

具备1~4项或兼有5、6项均可诊断。

(二)角型青光眼

1 起病缓慢,40岁以上,双眼发病,青光眼家族史。

2 头痛眼胀、视力疲劳

3 早期眼压波动大,24小时相差1.06kPa为阳性,中视力可无变化。

4 视乳头杯盘比C/D>0.6,双眼相差0.2,乳头凹陷,膝,动脉搏动,青光眼晕,神经萎缩。

5 视野有中暗点,生理暗点扩大,翼状暗点,弓暗点,周边视野缩小呈向性,最终呈管状视野,直至失明。

6 前房深度正常,宽角;瞳孔中度大,对光反应迟钝

7 房水流畅系数小于0.13。

8 暗适应进性减低。

9 饮水试验:眼压相差1.06kPa为阳性。

10 妥拉苏林试验:眼压相差≥1.2kPa为阳性。

具备1~8项即可诊断,兼有第9、10项即可确诊。

中医诊断:

(一)角型青光眼

1 急性角型青光眼绿内障

(1)好发于50岁以上妇女。通常双眼先后发病。

(2)瞳神大,风轮色混浊,呈哈状,隐隐呈淡绿色,抱轮红赤

(3)发病急骤,视力锐减,头眼剧烈痛,恶心呕吐

(4)眼压升高可至6.7~10.7kPa(50~80mmHg),前房浅,房角

2 慢性角型青光眼(乌内障

(1)瞳神色昏暗,日久变乌并带浑红色

(2)头时痛,眼胀部酸痛,眼前黑,或观灯有红绿彩晕。

(3)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前房浅,眼压高,眼底见青光眼杯。

(二)角型青光眼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青内障

(1)多为双眼发病,但可有先后轻重之。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2)瞳神轻度大,瞳色淡青。

(3)发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视野缩小

(4)眼压增高,或24小时眼压波动幅度增大(1.07kPa或8mmHg)。

(5)视乳头生理凹陷加深扩大,或双侧不对称,管偏侧,呈屈膝状,晚期视乳头色灰白。

分类和治疗

角型青光眼

1.治疗原则以手术为。如眼压高,最好用药物控制到正常后手术。一般临床前期或急性发作后房角又完全放者,可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术;如房角已大部有广泛粘连,应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手术。

2.药物治疗

(1)急性发作期:①缩瞳药:1%-2%毛果云香碱滴眼,1/每10-15min,连续2-3h。待瞳孔或眼压恢复正常后改用毛果云香碱1/2h;其间可加0.5%噻吗安(timolol)2/d。②立即乙酰唑胺500mg 1次,随之250mg,1/6h;③快速静滴20%醇250ml,1-2/d。

(2)间歇期或慢性发作期:可滴缩瞳液、噻吗安、乙酰唑胺,滴眼次数及用药量视眼压情况而定。

角型青光眼

1.可首先用药物治疗。如滴药不能控制眼压或在药物治疗下视功能继续减退者,应手术治疗(激光小梁成术或滤过手术)。

2.局部用药应滴用最低浓度、最少次数又能维持正常眼压为原则。一般应于清晨睡醒后即滴眼药,午饭及晚饭后各滴1次。

3.如滴药不能完全控制眼压到正常范围,可加服乙酰唑胺,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并注意其并发症,定期查尿常规。

绝对期青光眼

1.如无痛苦,可不必治疗。

2.如有疼痛,可做状体电凝或冷凝术。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同外眼手术常规。术中注意凝固不可过强。电凝时一般系用40mA,每点相2-3mm,每次范围不超过二个象限。做冷凝术时,巩膜须作标志点,以免重复或遗漏。

3.可用60%1ml作球后注射。

饮食

青光眼的饮食治疗

青光眼饮食治疗的的是加速眼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改善微环和眼部供状况。膳食中除给予普通食物外,应注意给予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上述维生素具有维持正常代谢过程的作用,同时应注意供给具有高渗透性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是一种高渗性食品,能够改变液的渗透压和眼房水的渗透压,从而降低眼压。急性青眼每日食蜂蜜100毫升,慢性青光眼每日为150毫升,分三次服,同时要选择低盐饮食,菜不要过咸。渴时不要饮水过量,每天24小时摄入1000~1500毫升就足够了,水过多会出现水肿动脉压升高。不要吃易渴的食物,避免咖啡和浓。不宜饮,以免对管造成刺激防止眼压升高。膳食中应注意给多选用赤豆、金针菜薏米仁、丝瓜、小米、玉米荞麦大麦、燕麦、蘑菇海带蚕豆香蕉、萝卜、桔、西瓜及绿蔬菜。烹调时要用植物油,如生油、豆油茶油麻油等。

青光眼的食物选择

治疗青光眼键是降低眼压,以下食物疗法具有较好的降眼压作用,可选择食用。(1)蜂蜜甘油食疗青光眼蜂蜜为上乘。急性青光眼蜂蜜甘油100毫升,可缓解症状;慢性而眼压持续偏高者,可用50%蜂蜜甘油,每次服50毫升,一日2次。蜂蜜甘油属于高渗,服后可使液渗透压增高,利于眼房水吸收,从而使眼压降低。

(2)利水食物。多食赤豆、苡仁、西瓜冬瓜丝瓜金针菜等利水食物,可以中西医惯用利水(尿)药对青光眼治疗,故又称疗法。

(3)润肠食物。青光眼患者常有便秘症状,这对机体很有害,可起自体中毒,能溶解

皮及细胞间质,影响正常的环,可促使眼房水分泌增加而致眼压升高。可多服蜂蜜麻油、菜油等植物油,以改善肠道的润滑度。还可多食香蕉、萝卜、生柠檬桔、西瓜、香瓜、西红等瓜果与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粗粮等,以通便。

保健贴士

1、注意补充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忌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2、另外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情舒畅、劳逸结,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3、有糖尿病、压、网膜管性疾病以及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后眼压升高等情况时,须注意罹患角型青光眼的可能,应定期找眼科医生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4、可以通过理、慎重使用激素类眼药水来加以预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