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光眼
概要
原发性青光眼以眼压升高、视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为特点,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约占全民的1%,4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2.5%,多双眼发病。按房角的开闭情况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者有非常浅的前房和狭窄的房角为重要的解剖特点,眼压急性或慢性增高,可急性发病,有剧烈的眼胀痛和急剧视力下降,也可症状不明显,隐匿发病,慢性进展。开角型者多呈慢性,一般无明显症状,视杯增大,视神经萎缩、特征性的视野损害等为其临床特点。
原发性青光眼在中医上属五风内障,分别为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乌风内障、黑风内障之合称,因情志抑郁,气机郁结,肝胆火炽,神水积滞等所致。以头目胀痛,抱轮红赤,视力昏蒙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
症状
发作时剧烈眼胀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蒙,严重者视力降至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不及时治疗甚至失明。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亦有少数病例发生腹泻。
自觉症状轻微。虹膜膨隆型者,常有类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的小发作史,表现为发作性视蒙、虹视、眼胀及轻微头痛。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冬季比夏季多见,经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可发作加频、持续时间延长。也少部分患者毫无自觉症状,偶尔遮盖健眼时,才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虹膜高褶型。
1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早期往往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数偶有轻微眼胀、头痛或视蒙等。中晚期因视野缩小而有行动不便,定位不准等,尤以夜间为甚。
早期绝大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个别可有眼胀、视物易疲劳等不适,中晚期可有中心视力减退。多数患者曾有心血管疾患、暴发性肠胃道出血、心肌梗塞、血压突然下降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引起眼内动脉供血不足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
西医诊断:
1 双眼或先后发病,中老年者,女多于男,与家族史及情绪波动有关。
2 临床前期,前房浅,房角窄。
4 急性期,眼压突然上升6.6kPa以上,眼剧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明显下降,光感甚至失明;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前房浅,虹膜纹理不清,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视乳头充血模糊,视网膜中央静脉曲张,动脉搏动。
5 慢性期,急性发作后,进入缓解期,但如未经治疗,反复发作,房角粘连,眼压升高,瞳孔中等大,房水流畅系数小于0.19,虹膜节段性萎缩,视乳头凹陷及萎缩,杯盘比C/D≥0.6,双眼杯盘比差0.2以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6 绝对期,眼压持续升高,视力为零,瞳孔放大,虹膜萎缩,伴有并发性白内障。
具备1~4项或兼有5、6项均可诊断。
1 起病缓慢,40岁以上,双眼发病,青光眼家族史。
3 早期眼压波动大,24小时相差1.06kPa为阳性,中心视力可无变化。
4 视乳头杯盘比C/D>0.6,双眼相差0.2,乳头凹陷,血管曲膝,动脉搏动,青光眼晕,视神经萎缩。
5 视野有中心暗点,生理暗点扩大,翼状暗点,弓形暗点,周边视野缩小呈向心性,最终呈管状视野,直至失明。
7 房水流畅系数小于0.13。
8 暗适应进行性减低。
9 饮水试验:眼压相差1.06kPa为阳性。
10 妥拉苏林试验:眼压相差≥1.2kPa为阳性。
具备1~8项即可诊断,兼有第9、10项即可确诊。
中医诊断:
(1)好发于50岁以上妇女。通常双眼先后发病。
(2)瞳神散大,风轮气色混浊,呈哈气状,隐隐呈淡绿色,抱轮红赤。
(4)眼压升高可至6.7~10.7kPa(50~80mmHg),前房浅,房角关闭。
(2)头时痛,眼胀,鼻根部酸痛,眼前黑花,或观灯火有红绿彩晕。
(3)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前房浅,眼压高,眼底见青光眼杯。
(1)多为双眼发病,但可有先后轻重之别。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4)眼压增高,或24小时内眼压波动幅度增大(1.07kPa或8mmHg)。
分类和治疗
1.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如眼压高,最好用药物控制到正常后手术。一般临床前期或急性发作后房角又完全开放者,可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如房角已大部关闭有广泛粘连,应行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手术。
2.药物治疗
(1)急性发作期:①缩瞳药:1%-2%毛果云香碱滴眼,1/每10-15min,连续2-3h。待瞳孔或眼压恢复正常后改用毛果云香碱1/2h;其间可加0.5%噻吗心安(timolol)2/d。②立即口服乙酰唑胺500mg 1次,随之250mg,1/6h;③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1-2/d。
(2)间歇期或慢性发作期:可滴缩瞳液、噻吗心安、口服乙酰唑胺,滴眼次数及用药剂量视眼压情况而定。
1.可首先用药物治疗。如滴药不能控制眼压或在药物治疗下视功能继续减退者,应手术治疗(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滤过手术)。
2.局部用药应滴用最低浓度、最少次数又能维持正常眼压为原则。一般应于清晨睡醒后即滴眼药,午饭及晚饭后各滴1次。
3.如滴药不能完全控制眼压到正常范围,可加服乙酰唑胺,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并注意其并发症,定期查尿常规。
绝对期青光眼
1.如无痛苦,可不必治疗。
2.如有疼痛,可做睫状体电凝或冷凝术。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同外眼手术常规。术中注意凝固不可过强。电凝时一般系用40mA,每点相距2-3mm,每次范围不超过二个象限。做冷凝术时,巩膜须作标志点,以免重复或遗漏。
饮食
青光眼的饮食治疗
青光眼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加速眼内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压,改善微循环和眼部供血状况。膳食中除给予普通食物外,应注意给予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上述维生素具有维持正常代谢过程的作用,同时应注意供给具有高渗透性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是一种高渗性食品,能够改变血液的渗透压和眼内房水的渗透压,从而降低眼压。急性青眼每日食蜂蜜100毫升,慢性青光眼每日为150毫升,分三次口服,同时要选择低盐饮食,炒菜不要过咸。口渴时不要饮水过量,每天24小时内摄入1000~1500毫升就足够了,水过多会出现水肿,引起动脉血压升高。不要吃易渴的食物,避免喝浓咖啡和浓茶。不宜饮酒,以免对血管造成刺激防止眼压升高。膳食中应注意给多选用赤豆、金针菜、薏米仁、丝瓜、小米、玉米、荞麦、大麦、燕麦、蘑菇、海带、蚕豆、香蕉、萝卜、梨、柑桔、西瓜及绿叶蔬菜。烹调时要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茶油、麻油等。
青光眼的食物选择
治疗青光眼的关键是降低眼压,以下食物疗法具有较好的降眼压作用,可选择食用。(1)蜂蜜与甘油。食疗青光眼以蜂蜜为上乘。急性青光眼,口服蜂蜜或甘油100毫升,可缓解症状;慢性而眼压持续偏高者,可用50%蜂蜜或甘油,每次口服50毫升,一日2次。蜂蜜和甘油属于高渗剂,服后可使血液渗透压增高,利于眼内房水吸收,从而使眼压降低。
(2)利水食物。多食赤豆、苡仁、西瓜、冬瓜、丝瓜、金针菜等利水食物,可辅以中西医惯用利水(尿)药对青光眼进行治疗,故又称辅佐疗法。
(3)润肠食物。青光眼患者常有便秘症状,这对机体很有害,可引起自体中毒,能溶解血管
内皮及细胞间质,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促使眼内房水分泌增加而致眼内压升高。可多服蜂蜜、麻油、菜油等植物油,以改善肠道的润滑度。还可多食香蕉、萝卜、生梨、柠檬、柑桔、西瓜、香瓜、西红柿等瓜果与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粗粮等,以通便。
保健贴士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眼睑疖肿和脓肿
下一篇 眼假组织胞质菌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