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眼睑带状疱疹

眼睑带状疱疹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神经、泪腺神经神经)或第三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的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部的中央界线,而仅局限于一侧。或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状体炎。眼睑带状疱疹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神经、泪腺神经神经)或第三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的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部的中央界线,而仅局限于一......
目录

疾病病因

眼睑带状疱疹是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神经、泪腺神经神经)或第三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的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部的中央界线,而仅局限于一侧。其原因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或其某一支发生病毒急性感染而致。但其侵犯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常发生在体弱之老年人。有复发性与原发性之分,前者较为少见。

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或其某一支发生病毒急性感染而致。但其侵犯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常发生在体弱之老年人。有复发性与原发性之分,前者较为少见。带状疱疹病因分为流型(病毒性)和症状型两类。前者可能是属于水痘病毒类型感染而起。后者则为症状带状疱疹。实际只是以往曾一度发生感染而潜伏下来的隐患,后来新诱发刺激而活跃的病变,与流型者并无本质差,便后者则多见于年青人且易复发。

分类:带状疱疹系病毒感染所致、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得病,全身躯体皮肤皆可发生,本文仅研究眼睑带状疱疹的治疗。本病病因分为两型:(1)流型:系半月神经受病毒感染所致,多为阳性选择不复发;(2)症候型:系半月神经本身或三叉神经某一支以往曾受过病毒感染而伏下隐患,后来由于某种诱因而发病,多见于年青人,易复发。本病发作初期即有局部剧痛伴同侧头痛,局部皮肤潮红肿胀,簇生无数透明小水泡,严重者有全身症状,诊断因子及粘附注意有没有角膜虹膜受累情况,以便进一步治疗。

临床表现

症状

1、单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和(或)第二支分布区出现成族疱疹,不超过面中线。

2、疱疹出现前可有怕光、流泪,剧烈疼痛沿神经分岂有分布,局部皮肤红肿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疱疹大小不一,呈带状排列。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约2周后结痂落,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

4、常并发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状体炎,偶而也发生麻痹等。

临床表现: 

1.发病前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如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数日后,则在病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疼痛。且有怕光、流泪、皮肤红肿等症状

2.眼睑皮肤上成群集性透明小水泡。呈带状排列,继则混浊脓疱,破溃糜烂,终则干结痂,一般病程约2周,痂后,留下色素沉着之浅在 疤痕 。有些病例疱疹化脓成深层溃疡并相应部淋巴结肿大,痊愈后留下永久必疤痕。每可借此判断其曾患过此病,有时可以在疱疹周围出,或在眼睑深部成睑炎。

3.眼睑皮肤群聚性带状排列之疱疹,依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受累的部位而定,一般出现在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分布区,遍及前上睑,有时侵犯第二支。则病变分布在下睑面部及上皮肤等部位,绝不越过前中线,而侵及它侧。第三支很少受累,三个支同时受累则更为罕见。神经痛可持续1~2个月,有时数月、数年才消失,愈后遗留感觉迟钝麻木。

4.疱疹出现于侧及翼处,则表示神经受累,致角膜虹膜、巩膜、葡萄膜、视神经网膜和累及麻痹的可能。

角膜受累、视觉减退,基质混浊甚或溃疡。如侵犯虹膜,即使没有瞳孔锁,亦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但不常见。

检查化验

1、病史检查。皮疹疼痛持续时间,有无免疫缺陷病史,有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症的危险因素。

2、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及荧光素染色、测眼压 、瞳检查视神经网膜

3、全身检查。

治疗措施

1、提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高浓度(35%~40%)疱疹净,二甲基氧化硫棉局部包,连用3~4天,可缩短病程并减轻后遗症。1%阿糖胞苷霜局部涂布或阿糖胞苷注射,第一日每公斤体重3mg,以后每3天每公斤体重2mg,同时给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0.5%溶液局部治或服100mg,每日三次有良好效果。近来用左旋咪唑服,每次50mg每日三次,亦可用2%~3%生油滴患处。

2、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状体炎者,可用1%阿托品瞳,以防虹膜后粘连。

3、服强的松每日50~60mg,一次服用,痛疼减轻后减量。

4、疼痛剧烈者可服复方阿斯匹林,止痛消炎痛等有一定疗效。

5、提高机体抵抗力: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防止眼部发生并发症并能缩短疗程,或用恢复期清或液注射。

6、中药

(1)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4ml。(2)龙胆泻肝汤加龙胆草6g、木通6g、车前子6g、当归6g、柴胡6g、黄芩9g、山栀子9g、生地9g、析蓝9g、大清9g、甘草3g。疼痛剧烈者加生牡蛎、灵磁石各30g,水服,每日1。(3)大青30g,水

7、对皮肤的红斑、疹及水疱可给止痒炉苷石冲。水疱破溃可用1%龙胆紫液或粗涂布,均勿入眼

8、以顽固性疼痛,用X线照射半月状神经

注意事项

带状疱疹后除了及时找医生诊治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过分紧张。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会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但是请不要紧张,如果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2、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3、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草药或雷夫奴尔湿,促使水疱干结痂

4、老年重症患者,尤其发生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最好住院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5、患“带状疱疹”提示患者身体免疫力处于低状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理疗等缓解疼痛。

7、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8、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防治要点

本病应治疗及时以减轻疼痛。由于患者常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全身不适,低烧及食欲不振症状;因此要劝告病人积极配治疗,尽量避免用手抓搔,以免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病人应卧床休息。为防止水疱压破,可取健侧卧位。床单被褥要保持清洁,衣应勤换,且应柔软,以防摩擦而使疼痛加剧。

疼痛剧烈时,可服止痛药,也可在相应神经周围以普鲁卡因注射,常可迅速缓解。也可针灸治疗。

水疱未破,可外涂金霉素甘油,或硫磺炉甘石;如水疱已破有糜烂面时,可外涂6.5%新霉素软膏再加消毒纱布包扎。渗液多时可用0.5%新霉素溶液湿,然后再外用软膏。如疱疹累及眼睑部,可用疱疹净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药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九管血

下一篇 九牯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