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九管血

九管属于矮小灌木匍匐生长叶片坚纸质,狭卵形或卵状披针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端,直径约6毫米的果呈球,为鲜红色。生长于阴湿之地,中国除湖北、广东海南未发现外都有此种分布。矮小灌木,具匍匐生直立高10-15厘米,幼嫩时被微柔毛,除侧生特殊外,无分枝叶片坚纸质,狭卵形或卵状披针,或至近长急尖且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长7-14 (-18) ......
目录

形态特征

矮小灌木,具匍匐生直立高10-15厘米,幼嫩时被微柔毛,除侧生特殊外,无分枝叶片坚纸质,狭卵形或卵状披针,或至近长急尖且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长7-14 (-18) 厘米,宽2.5-4.8 (-6) 厘米,近全缘,具不明显的边缘腺点,面无毛,面被细微柔毛,尤以中脉为多,具疏腺点,侧脉 (7-) 10-13对,与中脉几成直角,至近边缘上弯,连成远离边缘的不规则的边缘叶柄长1-1.5 (-2) 厘米,被细微柔毛。

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端,长2-5厘米,除近端(即花序基部)有1-2外,其余无或全部无花梗长1-1.5厘米,长4-5毫米,花萼基部连达1/3,萼片披针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有或无毛,里面无毛,具腺点;花瓣红色卵形急尖,长约5毫米,有时达7毫米,外面无毛,里面被疏细微柔毛,具腺点;雄蕊花瓣短,花药披针部具腺点;雌蕊花瓣等长,无毛,具腺点;胚珠6枚,1轮。

果球,直径约6毫米,鲜红色,具腺点,宿存萼与果梗通常为紫红色。期6-7月,果期10-12月。

基本信息

中文九管

所属卷:Ardisia Swartz, nom. conserv.

所属科:Myrsinaceae nom. conserv.

:(真) 猴爪、猴爪、乌肉鸡(江西)、 山豆根(砚山,贵州)、(团八爪金龙贵州)。

文献来源: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 (1900); Mez in Engl. (1902); Walker (1940); H. L. Li (1963).

Ardisia bodinieri Levl. (1911); Bladhia brevicaulis Migo (1944).

分布及生境

产中国西南至台湾,湖北至广东海南岛未发现,海拔400-1260米的密林下,荫湿的地

产西畴、砚山等地,海拔1200-1260米的密林下;中国东从台湾至西南各省,北从湖北至广东海南除外)均有。

用途及功能

全株入药,有祛解毒之功,用于治湿骨痛、痨伤咳嗽蛾、蛇咬伤肿毒;当归的作用,又因横断面有血红色液汁渗出,故有血党之称。

果可食;全株药用,可除湿、解热毒,治湿骨痛、痨伤咳嗽蛾、肿毒、蛇咬伤等。

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辛;性

【功效】清热解毒;祛止痛;活消肿。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祛止痛药;活消肿药。

治】咽喉肿痛;牙痛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服:汤,9-15g;或浸酒

【用药忌】孕妇慎服。

医药

【侗药】全株治道蛔虫,炎,硬化月经不调,咽喉痛《桂药编》。

【瑶药】肺炎《滇药录》。独龙矮,金边罗伞: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贫血湿骨痛,跌扑损伤,痛,结石咽炎疮肿毒[57]。当:治疗贫血月经不调,湿痹痛,胆囊炎[58]。

【土家药】箭:用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咽喉肿痛,牙痛,跌打损伤,肺痈头痛[7]。

【苗药】寡踩:痛,咳嗽《滇药录》。红钻山,招山狗:全株治湿骨痛,痨伤咳嗽肿毒,蛇伤,《湘蓝考》。

(朱砂根):苦、微涩,平。祛清热,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湿骨痛痛,跌打损伤,肿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九翅豆蔻

下一篇 眼睑带状疱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