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管性青光眼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纤维管膜,导致周边虹膜前粘连,阻碍房水排出起的青光眼。由于新生管容易破裂,反复发生前房出,故又称出青光眼,本病极顽固,用一般的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往往无效。患者眼部充角膜水肿,剧烈眼痛头痛,常导致失明。虹膜新生管常继发于某些网膜缺氧的疾病,如网膜中央静阻塞,糖尿病性网膜病变、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网膜周围炎、恶性黑色......
目录

病因

1.纤维管膜收缩牵拉,使房角眼压升高和剧烈疼痛。

2.导致新生管性青光眼病因有多达40余种,不同疾病差不多都是广泛累及眼后缺氧或局部性的眼前缺氧,要有网膜中央静阻塞、糖尿网膜病变及其他疾病,各约占1/3。网膜中央静阻塞据有否网膜分缺型(占25%)和非缺型(占75%)2种,自然病程中无一例非缺型发展为新生管性青光眼,而缺型中则有18%~60%发生多在静阻塞后2~3个月时发生,80%病例在6个月发生。要通过眼底荧光管造影来显示有否网膜毛细管非灌注区来判断缺与否,注意非缺型也能转变为缺型。糖尿病就是一危险因素,糖尿病也是网膜中央静阻塞发生的一个危险致病因子。原发性角型青光眼网膜中央静阻塞有,认为是机械性压力作用所致因此将网膜中央静阻塞视作原发性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此外,80%发生了静阻塞的患眼眼压较对侧眼的要低,认为这是代谢性酸中毒抑制了房水成所致。

3.增殖性糖尿病性网膜病变中约22%发生新生管性青光眼糖尿病中1型占15%且多伴增殖性网膜病变,2型占80%且多伴黄斑病变。成人双眼新生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管化几乎均为糖尿网膜病变所致,但发生网膜病变与出现虹膜新生管或青光眼的时间间隔不清楚。内障手术、玻璃体网膜手术后更易发生新生管性青光眼要是与原先的糖尿网膜病变及网膜缺氧有

4.其他较多见的伴发新生管性青光眼的眼部疾病有: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恶性黑色网膜母细胞虹膜新生管化可达30%~72%,玻璃体网膜手术后的虹膜新生管化也达23%~32%。此外,还见于诸如眼管性疾病如Coats病、静周围炎、镰状细胞病;其他眼病有慢性葡萄膜炎、早产网膜病变、虹膜异色症、征、巩膜炎、眼炎、交感性眼炎、视神经纤维病、原发性虹膜萎缩、网状组织细胞肉瘤、转移性癌、眼外伤、Sturge-Weber综,甚至内障摘除等手术之后。眼外管性疾病如颈动脉阻塞病、动脉海绵窦瘘、无症、巨细胞性动脉炎等也可是新生管性青光眼病因

临床表现

新生管性青光眼的共同表现有眼痛畏光。眼压可达60mmHg以上,中到重度充,常伴角膜水肿虹膜新生管,瞳孔缘色素外翻,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周边前粘连。Shield将自虹膜新生成至发生新生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病理过程分为3期,即青光眼前期、角型青光眼期和角型青光眼期。

检查

1.组织检查

NVG尽管病因不同,但前组织病理却相同。惟一的例外是CRVO和糖尿病,前者的新生管更加充盈,而后者由于糖原的累积表现为典型的虹膜色素上皮囊样改变。

2.Goldmann房角镜

可以早期发现房角新生管,能提供高倍率放大和高亮度照明的效果。

3.虹膜新生管荧光造影

可见荧光素的渗漏,在新生管发生之前即可看到瞳孔缘管及放射状管扩张和荧光素异常漏出。

4.其他

与原发性疾病相的一些助检查。

诊断

1.有原发病的病史或体征。

2.眼压高。

3.虹膜表面及前房角可见到新生管,瞳孔大,瞳孔缘色素外翻

并发症

角膜水肿以及反复性前房积等。

治疗

1.全网膜光凝(PRP)

PRP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由于网膜是发生NVG的键因素,PRP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生长因子的来源或拮抗了其效应。网膜缺氧网膜管慢性扩张,进而网膜新生成。网膜管供养网膜网膜氧消耗总量的2/3却在外层和色素上皮层。光凝可以选择性地破坏高氧耗的外层,使膜的氧成分向网膜层扩从而缓解网膜的缺氧。网膜管的自动调机制表现为在周围环境低氧水平时扩张,高氧水平时收缩。

2.全网膜冷冻

在指征适于PRP治疗时,但因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混浊明显影响眼底可见度,可以考虑施网膜冷冻。全网膜冷冻作为一项要的治疗措施,比PRP造成更明显的炎症和-网膜屏障破坏,其潜在性并发症包括牵性和渗出性网膜离以及玻璃体积。已失去有用视力的患眼,同时应用全网膜冷冻和状体冷冻,可以同时控制NVG和眼压,但术后炎症和疼痛比较严重。因此,只有在其他治疗失败或不可能进时,作为最后一项措施,采用冷冻治疗。

3.前房角光凝

房角光凝最早提出于1977年,当时正在评估PRP在治疗NVG中的作用和有效性。某些情况下,在PRP治疗前,先房角光凝可以提供“一段暂缓期”以延迟迫在眉的粘连性房角。然而,此后如果不能进PRP,房角光凝本身不能有效地防止房角粘连的发生,反而时常加重炎症和加快房角新生成的进展。

4.药物

在发生房角粘连以前,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小梁网受到纤维管膜的阻塞所致。另外,糖尿网膜病变或CRVO的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着角型青光眼。在房角放的情况下,常规的抗青光眼药物还可有效地降低眼压,然而除非予以PRP治疗防止房角,药物治疗的效果仅有暂时缓解的作用。在此期间,局部应用1%阿托品,2次/d以缓解眼部充,糖皮质激素4次/d以缓解眼部炎症。

保健贴士

1、术前充分控制全身病(压、高糖等),最大限度降低眼压,在粘弹助下小梁切除术。术后以5-FU尿嘧啶及按摩治疗。

2、术前理护理: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使他们了解到该病的治疗愈过程,强调术后1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眼部不适,解除患者未来不必要的惊慌和疑虑,向其解释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的必要性(可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起暴发性前房、玻璃体腔出离的危险),以利于协调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3、术后护理:加强术后1周眼压的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眼压的波动,观察角膜的变化,若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应加用醇等降眼压药对症处理,否则易角膜,浅前房,前房出等并发症。由于网膜冷凝范围广泛,术后有眼球萎缩的可能,应加强随访,作好理准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