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糖尿病相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葡萄膜炎,此要表现为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眼炎);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④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炎或无菌性眼炎。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糖尿病相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葡萄膜炎,此要表现为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眼炎),糖尿病患者发生源性感染性眼......
目录

 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糖尿病相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葡萄膜炎,此要表现为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眼炎),糖尿病患者发生源性感染性眼炎的机会较正常人大为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抑或是有在的联系,尚难以肯定;④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炎或无菌性眼炎。

流行病学

1.糖尿病患者中葡萄膜炎发生率 有糖尿病患者中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仍缺乏多中大宗病例的分析报道据查到的资料,糖尿病患者中葡萄膜炎发生率最低者为0.3%最高者达25%,如此大的差异可能与作者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时间以及患者是否进详细眼部检查等有

2.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在葡萄膜炎中所占的比例 Rothova等对荷兰患者调查发现荷兰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为1.4%,在340例葡萄膜炎患者中,糖尿病有20例,占6%此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表明糖尿病与葡萄膜炎有着在的联系。在最近统计的1214例葡萄膜炎患者中由糖尿病所致者共5例,占0.4%,在546例葡萄膜炎患者中占0.9%。Barton等报道的71例60岁以上的葡萄膜炎患者中有6例(8.5%)为糖尿病患者

3.葡萄膜炎与糖尿病类型 糖尿病Ⅰ型和Ⅱ型均可起或伴发葡萄膜炎,对20例患者分析发现:并Ⅰ型糖尿病者12例,并Ⅱ型糖尿病者8例。

糖尿网膜病变与葡萄膜炎的前尚未肯定。已有研究发现,50%以上的葡萄膜炎患者不伴有网膜病变。有些结果似乎表明糖尿网膜病变与葡萄膜炎可能无直接的联系。

4.发病年龄 据报道糖尿病发病年龄平均为39岁,而葡萄膜炎发病年龄则为49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二者之比为1.7∶1。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绝大多数表现为葡萄膜炎,单侧发病常见,占75%~85%。

 病因

糖尿病。

发病机制

糖尿病伴发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糖尿病时出现的所谓炎症反应可能是缺所致并不是真正的葡萄膜炎。但临床上发现,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对糖皮质激素滴眼有很好的反应这些都提示它确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有限的HLA抗原分型研究尚不能肯定二者有共同的发病遗传景。糖尿病患者由于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易于发生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葡萄膜炎:①病原体直接侵犯葡萄膜,起炎症反应,此种情况较为少见;②病原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发对机体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葡萄膜炎;③病原体可能通过成免疫复物沉积于葡萄膜,并激活补体系统,造成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葡萄膜炎

临床表现

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可以表现为特发型,也可表现为某些特定的类型,如Vogt-小柳原田病、Behcet病等。但有糖尿病与这些特定葡萄膜炎类型是偶然的巧还是有在的联系,前尚不清楚。在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中,葡萄膜炎发病往往在糖尿病发生之后。

初次发病多呈急性葡萄膜炎,发病突然,出现眼痛畏光流泪,检查发现有状充,大量细小尘状KP,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少数患者出现前房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甚至前房积脓。此种急性炎症反应过适当治疗后可迅速消退,但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表现为急性复发性葡萄膜炎或慢性复发性葡萄膜炎。一些患者最终发生虹膜后粘连、虹膜新生管、并发性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和后遗症。但也有一些患者一始即表现为慢性葡萄膜炎,无明显的状充,仅有轻度的虹膜炎或虹膜状体炎糖尿病也可起或伴有后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症转移性病灶Cheng等对23例患者分析发现,14例(60.8%)出现葡萄膜炎或眼炎。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内障糖尿病性网膜病变和虹膜红变病对这些患者施内障摘除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特慎重,因为术后易发生纤维素性渗出、虹膜红变加重和新生管性青光眼。Hykin等对伴有虹膜红变的13只眼进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现术后在无增殖性网膜病变的8只眼中,5只眼发生了纤维素性渗出,在有糖尿病增殖性玻璃体网膜病变的患者发生的葡萄膜炎更为严重,但多数患者的炎症可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滴眼点眼的法获得控制。还发现有虹膜红变和增殖性糖尿病性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差,为了提高术后效果,术前应尽可能进网膜光凝。

并发症

可有虹膜后粘连虹膜新生管、并发性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检查

针对糖尿展一些实验室检查,以监控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其转归。

裂隙检查可以确定眼前病变的程度,包括葡萄膜和晶状体的改变。

诊断

据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葡萄膜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葡萄膜炎患者时,应询问有无糖尿病等全身病史,一些轻微的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葡萄膜炎时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及早发现糖尿病对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有益的。值得说明的是,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所以对发生于中年或老年人的葡萄膜炎,尤其是急性葡萄膜炎,应想到糖尿病所致葡萄膜炎的可能性并进面的检查,以确定或排除此种类型的葡萄膜炎。

鉴别诊断

与普通前葡膜炎相鉴是该病与糖尿病病情密切相

治疗

糖尿病应在分泌专家的指导下进规范用药治疗,葡萄膜炎的治疗则应据炎症类型、严重程度伴有糖升高的程度等面来确定。

1.葡萄膜炎的治疗 葡萄膜炎要使用糖皮质激素麻痹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对于严重葡萄膜炎(如出现前房积脓)的患者,可每15min点眼1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小时1次,一般2~3天后炎症即明显减轻,然后据临床表现逐渐降低点眼频度。一般而言,糖皮质激素滴眼点眼治疗对糖影响不大。

麻痹药在临床上多选用后马托品,这是因为它不但有很好的麻痹作用,还可使瞳孔处于不断运动状态,能有效地预防虹膜后粘连的发生。但对于有前房积脓或有大量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的患者,可使用阿托品眼膏1~2次/d,待炎症控制后,改为2%后马托品眼膏点眼;或始即用后马托品眼膏 1~3次/d,随着炎症的减轻改为每天1次或隔天1次;对于新发生的虹膜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合剂(1%阿托品、1%可卡因和0.1%上腺素等量混液)0.1~0.2ml,以期消除此种后粘连。但对于陈旧性虹膜后粘连,注射合剂已无明显效果。

非甾体消炎药滴眼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所伴有的葡萄膜炎,通常与糖皮质激素滴眼应用。在炎症轻微时可单独使用非甾体消炎药。

值得提出的是,正确判断患者有无前房的活动性炎症对治疗至重要糖尿病患者的-房水屏障功能较正常人差,不少患者有轻度的前房闪辉这些患者的葡萄膜炎所致的-房水屏障功能通常较正常人恢复慢,因此患者出现前房闪辉并不代表患者即有活动性葡萄膜炎,只有在房水出现炎症细胞时,始能认为仍有活动性炎症。

2.后、中间和全葡萄膜炎的治疗 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应非常慎重,要是因为它可使糖尿病加重

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服治疗,但一般量不宜过大如泼尼松通常不超过30~40mg/d;对于糖明显升高且伴有顽固性葡萄膜炎者,宜选用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由于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脏损害,这些免疫抑制也易功能和其他系统的副作用在治疗中应注意使用比正常人小的量,并应密切随访观察和进实验室检查,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由于环孢素、FK506具有升高糖并且可起酮症酸中毒等副作用,所以对这些患者不宜使用这些药物。

3.并特定类型葡萄膜炎的治疗 对并特定类型的葡萄膜炎,治疗时既要考虑到糖尿病,又要考虑到葡萄膜炎的特点,如并的Vogt-小柳原田病,本身需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但患者的糖尿病限制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因此,应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对这些患者,糖皮质激素不是绝对不能使用,在最初发病的患者也可于糖尿病控制的情况下试用小于常规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并眼虫病者则需给予有效的抗弓虫药物。

4.并发症的治疗 由网膜所致的虹膜红变应进网膜光凝治疗,如系葡萄膜炎起者应积极抗炎治疗;继发性青光眼应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继发于瞳孔锁者,应激光虹膜术;并发性内障应在炎症完全控制后进手术治疗。

预后

糖尿葡萄膜炎的预后与治疗是否正确有密切的系。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能避免并发性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当,患者发生了并发性内障炎症性或激素青光眼则使治疗复杂化。虽然现代内障摘除手术和抗青光眼手术的技巧和仪器设备已日趋完善,但由于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对损伤的高反应性,使得手术成功率低于正常人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应给予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