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是一种泪液过少而起干性角、结膜炎,分为原发性、先天性、麻痹性、中毒性四种,中医认为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属“水将枯”范畴。出现改疾病应及时、理的治疗,一般无大碍,但是这是一种难以治疗的慢性疾病,一般只有减轻症状,但效果均不太满意。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是一种泪液过少而起干性角、结膜炎,分为原发性、先天性、麻痹性、中毒性四种,中医认为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属“水将枯”范畴。出现改疾病应及......
目录

概述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是一种泪液过少而起干性角、结膜炎,分为原发性、先天性、麻痹性、中毒性四种,中医认为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属“水将枯”范畴。出现改疾病应及时、理的治疗,一般无大碍,但是这是一种难以治疗的慢性疾病,一般只有减轻症状,但效果均不太满意。

发病机制

美国1995年国立眼科研究所制定的泪腺分泌功能减退的分类法是将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分为“泪液不足型”及“发过强型”。前者要指泪液生成不足,后者除了包括脂质层异常(如睑腺功能障碍)外,也包括瞬不全起的泪液发增加等情况。另一种分类法将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分为水液性泪液不足和脂质性泪液不足。

据维持稳定泪膜的要素,建议将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分为5类,不同类型发病机制不同:

1、发过强型:这种类型的泪腺分泌功能减退要由于脂质层的异常(质或量的异常)而起,如睑腺功能障碍、睑腺炎、睑缘炎等,眼睑的缺损或异常发增加等,荧屏终端综征。患者瞬次数减少,发多;睑裂大,暴多,也可归为这一类。

2、水液缺乏型: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而起,许多全身性因素起此类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水液性泪液质的异常也导致泪膜不稳定,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3、黏蛋白缺乏型:要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起,包括眼表的化伤、烧伤角膜缘功能障碍。在化伤中,一些患者的泪液量正常,如Schirmer试验在20mm以上,但这些患者仍发生角膜上皮的问题,要是由于黏蛋白缺乏起。

4、泪液动力异常型:由泪液的动力异常起,包括瞬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起的眼表炎症而导致动力异常等。

5、混型: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起的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病理病因

1、原发性:泪腺本身疾病所致,任何发生泪腺萎缩的疾病,都可以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如老年性泪腺萎缩,斯耶格兰综征,米古利兹综征等。

2、先天性:先天性泪腺缺失。

3、麻痹性:支配泪腺的面神经、三叉神经、交感神经发生神经麻痹。尤其外伤浅大神经注射,都可阻断流泪反射,终止泪液分泌。

4、中毒性:伴有毒血症的疾病如高热、伤寒、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及可能由于泪腺分泌细胞直接受损,如阿托品中毒食物中毒起泪腺分泌减少。

临床表现

1、眼疲劳、异物感、眼干涩、有的还有烧灼感、眼胀痛、眼红、畏光等。

2、症状时轻时重,早期症状为异物感,病情发展则有灼热感。眼部干感是最明显的症状,特是在户外、吹时、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文处理机、电子游戏机等,注意力集中瞬减少时更明显。

3、早晨起床睁眼困难似有粘连感,眼的干涩症状更显著,当然较严重的可伴发眼有分泌物及眼疲劳

4、眼部发红,毛上有许多碎屑。

西医治疗

如果发现有各种原因起的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我们可以去医院治疗。在眼科专家的检查下,确定是什么原因起的泪液异常。首先治疗原发病,解除原发疾病的影响。比如,戴眼接触镜者,暂时停戴;细菌的感染起的干眼症,可酌情使用抗生素维生素A(VitA)缺乏者,可补充VitA。然后有针对性地选用人工泪液滴眼以及做其他的相应的治疗。至于具体的治疗案,应该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

一般只有减轻症状,但效果均不太满意。

1、常用人工泪液,如甲基纤维素、液体石蜡、硼酸溶液等。

2、副交感神经:适用于轻症患者。

3、电灼泪小点,使之封,保持结膜囊常有湿润。

4、必要时作睑裂缝术。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属“水将枯”范畴。其治疗候分为:

肺阴虚证

症状眼干涩,灼热畏光,频频眨眼,眼疲劳,视力下降,荧光素染色早期结膜上着色,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角膜上着色。舌质红,少苔。

治法:滋阴

地黄加减:生地10克、熟地15克、赤芍10克、皮10克、玄参20克、麦冬25克、防风10克、菊花15克、蝉蜕20克、甘草25克。

阴津枯竭

症状眼干涩,灼热畏光口干皮肤干,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着色,舌质红,干无苔。

治法:滋补

六味地黄加减:熟地1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泽泻20克、皮25克、茯苓15克、白参20克、麦冬20克、天花粉10克、石斛15克、菊花15克、蝉蜕20克。

针刺治疗

1、取:承泣、攒竹、太阳、迎香、池。每日1次,每次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2、取:承泣、攒竹、太阳、迎香、四白、百会、少泽、后溪等。每日1次,每次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疾病诊断

有下列症状就可能是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1、症状

2、泪液分泌量不足和泪膜不稳定;

3、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

4、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5、粘性分泌物增多,上下干

6、粘稠的粘液粘住上皮,在瞬时可牵拉上皮面起疼痛;

7、上皮落可发生丝状角膜炎,也可并发角膜浸润。

检查方法

对可疑患者可采用以下检查法以明确诊断从事:

1、泪液分泌实验(Schimertest):低于10mm/5min为低分泌。

2、泪膜破裂时间(BUT):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角膜荧光素染色:可观察角膜上皮缺损和判断泪河的高度。

4、角结膜虎红染色:染色阳性者为干失活的上皮细胞。

5、泪液渗透压测定:如大于312mOms/L可最早诊断为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6、泪液乳蛋白含量测定:69岁以前如低于1.04m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琼脂糖免疫课题单扩法),则可诊断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7、泪液溶菌酶含量测定:如溶菌区<21.5mm2,或含量<1200μg/ml,则提示泪腺分泌功能减退

8、泪液羊齿状物试验(TFT):在粘蛋白缺乏性泪腺分泌功能减退不能成良好的羊齿状。

9、泪液清除率(TCR)检查: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

10、活检及印迹细胞检查: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

上述检查法各有优缺点最好联两种或优秀多种法。

疾病鉴别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容易与慢性结膜炎发生混淆。有些病人在这一阶段,由于眼红、干涩、眼屎多,可能会被没有临床验的医生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轮换着点各种各样的抗菌消炎眼药水但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

疾病预防

诊疗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如果我们对泪腺分泌功能减退能有一些起码的防护知识,即使你得了本病,便能在疾病的早期就医并得到及时而理的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保终身无大碍。对于正常眼的保健与预防,有:

1、眼局部的按摩以及湿热

2、避免不良的工作环境;养成适度眨眼的习惯;

3、在办公室或者各种污染的不良环境中预防地使用人工泪液等。但抗生素眼液的使用须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其眼液中的抗生素和防腐对正常的眼表有毒性损伤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尖头蚱蜢

下一篇 尖嘴林檎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