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泪腺多形性腺瘤

泪腺多性腺是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约占50%,是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的良性肿,过去称之为良性。成年好发,单眼发病。多性腺多表现病程较长,常在1年以上。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无自发痛感。典型症状为泪腺区无痛性包块,缓慢增大。较少疼痛、复视。最常见的症状为单眼进眼球突出及眼球下移位,眶外上可扪及硬性肿物,表面有正常泪腺时触诊有颗粒感,无触痛,不能推动。也可出现眼睑肿胀,少部......
目录

症状体征

性腺多表现病程较长,常在1年以上。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无自发痛感。典型症状为泪腺区无痛性包块,缓慢增大。较少疼痛、复视。最常见的症状为单眼进眼球突出及眼球下移位,眶外上可扪及硬性肿物,表面有正常泪腺时触诊有颗粒感,无触痛,不能推动。也可出现眼睑肿胀,少部分患者有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症状。肿压迫眼球,产生散光、视力减退。眼底正常或可见外上部压痕(网膜皱褶)。

泪腺良性多性腺容易复发,复发后多数病变侵及广泛,甚至可破坏。尽管在组织病理上仍为良性肿特征,但其生物为的临床表现已为恶性肿。复发的肿可扪及眶上部呈结状或不规则,压痛。肿也可向眼眶其他位置扩,如眶上甚至眼眶下部,远离原发位置。

据单眼患者(20~50岁)发病缓慢,颞上眶缘无痛性肿块。CT显示眼眶颞上密影,边界清楚,密度高,均质或不均质,可被造影强化,无眶破坏。B型超声显示肿物边界清楚、状规则,回声中等或较强,结临床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检查鉴别

一、检查

病理检查:巨检为单个多性包块,肿呈类,有完整包膜,表面可有结状突起,为细胞浸润被膜所致。切面淡粉或黄白色,可见软的黏液样区与纤维组织。镜下见组织要由上皮细胞或间质部分组成,为分化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大量管状结构态各异的细胞巢构成,在透明样、黏液样、软结构细胞态和排列多样化:①腺管状排列,有两层细胞,层为腺上皮,呈扁平,立或柱;外层为上皮细胞,呈多边或梭。②实性块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巢有水液或软样区,部分上皮巢可见鳞化。电镜见有两层或多层上皮细胞中央成空腔,层细胞的腔面有绒毛,侧面与邻近细胞有复连接,这些细胞的胞质含多数线粒体、粗面质网和在张力丝,有些细胞浆部含少数至卵、直径约0.3m、中等电子密度、有膜包绕的颗粒。基底层细胞有显著的张力丝束,已实为基底细胞。另含少数上皮样细胞,其胞质中含丝样区。细胞岛周围间质含细胞性和细胞外成分,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组织细胞,起源于上皮的二型间质细胞;细胞外成分包含纤维、弹力纤维和细纤维丝及黏多糖样物质。免疫组织:Keratin(角蛋白),肿导管上皮和间质中上皮样细胞偶见染色;Muscle-specific actin(动蛋白),肿上皮和管平滑染色,偶有梭和成群的间质细胞染色。

1、X线检查 由于现代许多影像检查如超声、CT均普遍应用,且显示软组织病变优于传统X线。但后者对诊断多性腺仍具有特征性。X线可显示(20后前位)眶腔扩大或泪腺向外上膨隆,边界清晰整齐,无破坏。因肿位于泪腺窝邻近壁并受壁和眼球的限制,肿增长后首先压迫泪腺窝,造成泪腺窝向外上扩大。此种X线征所见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2、超声检查 典型的良性多性腺B超显示为眶外上或类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光滑,回声多或中等而分布均匀,声衰减中等,无可压缩性。由于肿压迫起的泪腺窝扩大,在B超上显示为肿后界局部向后突出,这是压迫征,这些声特征非常符性腺组织所见。A超则为眶外上占位病变,出入肿波峰较高,为均匀的中高波,中等衰减,非常类似海绵状的超声特征。

3、CT扫描 CT扫描在泪腺上皮性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位置。CT显示肿位于眶外上泪腺区,肿呈膨胀性增长,或类高密度块影,边界清楚、光滑,密度基本均质。泪腺窝壁可有压迫性改变(凹)及泪腺窝扩大。病变较大时,冠状CT可显示眶吸收或缺损,但很少有明显破坏。这可与发生于泪腺的炎性假恶性淋巴。而泪腺凹扩大是良性泪腺上皮性肿较为特征性的改变,也是和其他病变区的重要指征之一。肿前界一般不超出眶缘,即病变要累及眶部泪腺,很少波及睑部泪腺。复发性泪腺良性多腺瘤状不规则或成扁平,可侵及眼眶周围软组织(眼外、提上睑)及骼。

4、MRI 对良性多性腺的诊断如同其他眼眶良性肿一样,T1WI呈中信号,T2WI为高信号,但部分肿T2WI信号较低,呈中信号。由于扫描多个角度而使对肿的空间位置了解地更清楚。增强后扫描显示肿明显增强。复发性肿状不规则或呈结状,也可向颅蔓延。

二、鉴

要需与下列几种疾病鉴

1、泪腺腺瘤 肿物大小中等,呈,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质韧可移动,增长缓慢,管较丰富。彩超和CT扫描检查有助于诊断。管造影可显示为与管相似的特性。

2、泪腺淋巴细胞性病变 多发生于老年人,可单侧或双侧发病,类似炎性假,病史较短,眶前部可触及实性肿物,有压痛,超声扫描显示病变区低回声、边界清楚、较少声衰减。CT显示颞上眶区病变范围较大、均质、密度高。

3、泪腺炎性病变 炎性假常好发于泪腺,临床表现睑肿胀、疼痛、反复发作,有用激素治疗好转史。超声显示局部病变区(扁平)低回声。CT扫描显示病变区呈半或扁平。常并邻近眼外增厚或眼环增厚,病变常侵及睑部泪腺。

4、皮样囊肿 可发生于眼外上泪腺区,临床上不易与泪腺肿相区,CT扫描多显示为低密度区域或含低值区病变可向眶颅骨或颞凹扩展可见质凹陷。

5、其他泪腺区病变 泪腺囊肿神经肿少见。

治疗预后

一、西医

1、治疗

手术是要治疗手段,注意完整切除肿,保持包膜完整,避免过度挤压。若肿切除不完全或术中肿囊膜破裂,容易导致残留复发或恶变。若复发多次手术可能刺激细胞恶变。恶变时细胞呈间变,异型性、呈腺癌、腺样囊性癌表现。因此,最恰当的手术式是外侧眶术,在显微镜下细膜外完整切除肿及其导管包膜。有助于减少复发或恶变。

若肿发生恶变,要作眶容摘除术,同时切除受累膜及质。如相邻旁窦受累也要作相应处理。泪腺肿切除手术多选用外上眶缘切,从眉弓中1/2弧外眦部,依次切皮肤、皮下、眶缘膜,眶隔,暴泪腺窝,切除肿

2、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完整切除肿有助于减少肿复发或恶变。有报告在初次手术后20~40年后复发者。Rose等报告术前活检复发率32%,术前未做活检者复发率为3%。因此,只要术前对泪腺多性腺细致准确诊断,避免活检,初次手术完整摘除肿就可以避免复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建砂仁

下一篇 老年性黄斑变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