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戟叶石韦

石韦:Pyrrosia hastata(Thunb. ex Houtt.) Ching)是水龙骨石韦植物植株高10-20厘米以上。短粗,横卧,密被披针鳞片鳞片幼时黄色远生,一型;具长柄。叶片,长6-12厘米,两侧宽6-9厘米。干后软革质。不隆起,成熟时扩,但彼此不密接或汇,无盖,幼时被星状毛覆盖。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在中国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各省......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20厘米以上。短粗,横卧,密被披针鳞片鳞片幼时黄色,老时黑色,边缘毛状。远生,一型;具长柄,约等于叶片长度的1.5-2倍,基部被鳞片,向上被星状毛,褐棕色,木质。叶片,长6-12厘米,两侧宽6-9厘米,基部略下延,全缘,上面灰绿色光滑无毛,下面灰棕色,被有厚层的星状毛。干后软革质。不隆起,小网状,不显。孢子囊群近,满布叶片下面或沿着叶片边缘分布,成熟时扩,但彼此不密接或汇,无盖,幼时被星状毛覆盖。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在中国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各省区,北至河南陕西山东半岛及旅顺等地。原生长在亚热带,海拔在2000-2300米的山坡林下潮湿地区以及溪边谷畔的滴水层间。附生林下树干上,或藓类丛生的荫湿面上。性喜温暖,阴湿的性态环境,也能耐,要求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长

繁殖方法

孢子

石韦的播种繁殖在亚热带地区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孢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因为播种及时,能提高孢子的出苗率。石韦孢子着生于两侧,5-10月都是它的成熟期,成熟的孢子为淡灰褐色,莳养者见到第一批孢子成熟后就可采集,因为5-7月是孢子发育的最佳时期。如在晚秋成熟的孢子,而又没有温室设备的话,可将孢子收藏起来,待到来年春暖时再播。播种以前,要选好苗床,一般都用浅土陶盆代替苗床。播种基质可用森林腐土2份、山泥土3份、泥炭土2份、砂质菜园土2份、砖屑、炭粉1份配制。配好的基质要曝晒,整细过筛,再药物消毒的法,浸泡盆,喷洒基质。严格进消毒处理后,上盆装至盆沿2-3厘米处,稍微压实,刮平,然后均匀地将孢子撒播在基质上面。播后不盖土,将苗床置于浇水容器中或盛有水的盘子中,待水分从底孔渗入基质,并且确实完全湿透后,盖上玻璃,置于温暖湿润的地,等待孢子萌发

分株

石韦分株繁殖可在春秋两季进,但是,以春季翻盆换土时分切最好。这不但省时省事,而且成活率高。分株前要准备好大小适宜的盆和栽培基质。分株时,要在苗株土壤不干不湿的疏松状态下进,先将盆倒放,用手拍打,促进土壤和盆分离,然后轻轻帯土团取出苗株。剔去多余的土壤,再植株生长情况和的走向,切取,每段至少要有2-3。操作时,要特,尽量少损或不损细,切涂抹草木灰,伤水分干了后便可进分株栽培。分株栽培也很简单,盆要用清水浸泡,使其完全失去性后,才能使用。

栽培时,要用数块瓦棚盖盆底孔,再用碎木炭块填在盆底,厚度为2厘米,使之透渗水,消毒后的培养土填至盆沿2厘米处,稍加抖动,使之落实,然后在盆栽培,注意栽培不宜过深,一般以能稳住植株为宜。分株苗栽好后,要把水灌透,再把盆置于温暖、湿润、荫、通的地,毎天向其面进雾状喷水。在保持良好的通透条件下,还要保持基质的湿润。当分株苗发出新后,叶片随之恢复生机,如果出现叶芽时,要适当降低基质的温度,加强通,注意保护新。一般过1年以上的培育,新株就能长出丛丛新,便可进绿化美化栽培

栽培技术

播后管理

石韦播种后,要努力提高育苗率,因此,要求管理,盆基质要保持湿润。干地区可每隔2-3天用浸盆的法把基质再次湿透特要注意,苗床既不积水,又不干旱。苗床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22℃,如果温度过低,可在玻璃上覆盖报纸什么的,将其置于阳光下迅速提高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超过28-30℃时,要在保湿度的前提下加强通,不断调苗床的温度。这样若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般过25-30天的生理生化发育孢子便萌发,出现体,这时要保持基质的湿润和透,以利雌配子体受。当雌配子发育成幼苗株时,可进分栽。操作时,要特,柔嫩细弱的小苗,很怕机械冲击,也怕积水和干旱,若管理不当,也有死亡的情况。在真出现时,即可用小刀带原土把苗株移植至培养土中,扩大株,促进幼苗前壮成长。当培育至伸展、小苗发出3-4时,便可用大小适宜的十陶盆,进定植栽培

栽植

假山栽培石韦,可选山石缝隙或洞孔,撬取培育好的幼苗,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将其植于缝隙或洞孔中,把水湿透,荫数日,植株就能成活、配植山水盆景的栽培法与其相同,同时还能将盆景移至温暖湿润蓢的地,待其成活生长后,就可以置于室观赏。

水肥管理

施肥:在假山盆景中栽培植株,可以不施肥,但是,喷泉水阀要随时打,盆景中不能缺水,只要保持湿润,或山石的潮湿植株就能旺盛生长。如盆栽置于室莳养和观赏,就植株的长势和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要求,追施肥料植株才能成活。盆栽石韦,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渗水透,pH值在6-6.5之间。一般可用森林腐土3分、石灰化后的山泥土3份、泥炭土2份、堆积腐熟的干类肥2份配制。配好后,曝晒数日就可使用栽培时,基部还可用干猪粪作底肥,但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烧。用这样肥沃的土壤栽培,平时可以少施或不施追肥,植株就能旺盛生长。如果在旺盛生长,确实土壤缺乏肥力,可用生麸的稀释浸出液或化肥的淡薄水溶液浇灌,每10-15天施一次即可。施肥时,要注意,氮肥施用要适当,过多则叶片会出现疲软,严重时,还会造成叶片腐烂。

浇水:石韦性喜土壤湿润,要求盆土和空都要有较高的温度,如果将植株置于室莳养和观赏,空相对混度不能低于70-75%,尤其是旺盛生长期,最好每天多次进雾状喷水,满足植株对空湿度的要求。给盆浇水,要据季候和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适时适量进。春季可每隔1-2天浇水一次,最好每次浇水施肥都把肥土松松,这样基质才能疏松透。夏季浇水更要严格,土壤绝对不能干,必要时,可把盆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浸泡,使其完全吃透水分。如果空,还要向叶片喷水,减少叶片水分的发。秋季浇水可以适当减少,但是盆土也不能干早。因为秋季是石韦的第二次旺盛生长期,盆土缺水对其生长不利。冬季浇水要适当,既要保持盆土的湿润,又要要求土壤中有适宜的新鲜空,因此,置于室莳养还要注意通

温度光照

光照:石韦性喜阴湿环境,不耐夏季的强阳光照射。所以栽培石韦,一定要选荫的地,最好春秋冬二季,都能见到阳光,而夏季较为荫的地,最适宜石韦生长。为了提高石韦的观赏价值,延长叶片的观赏时间,春季应将盆栽植株放置于东南向的窗台莳养,使之有允足的阳光照射。如果这时光照不足,植株生长不好,柔软不健壮。如果置于室外莳养则要选择全日照和温度较高的地,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的旺盛生长。夏季,应将盆放置在凉爽阴湿的地,进半荫式莳养,满足植株只要柔和光照的要求。秋季,是石韦第二次旺盛生长期,这时室莳养的植株,可把盆放置在东南或西南向的窗台上莳养,因为这两个向的窗台光照最强,能满足植株对光照的要求。冬季可把盆放在温室的南向玻璃窗莳养,植株仍能翡翠碧绿

温度:石韦性喜温暖,不耐高温和严,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如果光照、水分理,植株便旺盛生长,观赏价值最高,但是大部分地区,夏季温较高,一般可达30-35℃,这段时间要把植株移至凉爽、湿润、荫的地,尽量把小范固的温度下降到25-30℃,并加强喷水降温的工作。在亚热带地区秋季的候也较适宜石韦生长,这时,莳养者应加强莳养管理工。作,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一般温在15-18℃,植株还可以缓慢地生长,如果温低于10℃,植株便基本上停止生长。冬季把植株置于南向的窗台,室温度控制在5-8℃之间,石韦便能安全越冬。

主要价值

石韦是一种株奇特、姿态优美的常绿观赏蕨类,是院布置、配植山水盆景的较好材料。

植物文化

在细长的上,密被棕红色的美丽鳞片叶形多变,三裂五裂,状若鸡爪,故其有“金鸡脚”的美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