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发病原因
病菌感染(45%):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还有肺炎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急性结膜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可存在于成年人的上呼吸道,细菌可通过多种媒介造成接触传染,如手,毛巾,水等,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学校,幼儿园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尤以春季为甚,在各种呼吸道疾病流行时,致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免疫因素(15%):
虽然正常的结膜暴露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中,但眼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护机制具有一定的预防感染和使感染局限的作用,泪液不仅能机械地刷洗眼表,清除潜在的病原体,还含有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能杀灭微生物和阻止细菌黏附在结膜表面,结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也能释放抗生素样物质或代谢性产物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另外,完整的眼表上皮和结膜基质中丰富的淋巴组织能充分提供细胞免疫学防卫作用,眼表温度较低也不利细菌生长,但有些因素可破坏这些防护机制,导致感染性结膜炎的发生,常见的危险因素有:眼干燥症,睑闭合不全,突眼以及不充分的瞬目等导致的眼球暴露,营养缺乏或吸收不良(如维生素A缺乏症),眼局部或全身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免疫低下,泪道阻塞和感染,放射性损伤,外伤,手术,全身感染,外源性接种等。
常见症状
起病急,自觉异物感,灼热感,疼痛,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去除分泌物后即可恢复视力,由于炎症刺激产生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患者晨起时上,下睑可被分泌物粘在一起,难以睁开,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畏光,疼痛等症状明显加重,依角膜病变的情况可出现轻度的视力减退。
眼部检查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同时可伴乳头增生,结膜表面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形成假膜,所以又称假膜性结膜炎,球结膜充血,水肿,有时甚至可突出于睑裂外。
本病常双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一般来说,发病3~4天,病情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轻,10~14天即可痊愈。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在发病早期和高峰期做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以确定致病菌,并做药敏试验。对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多种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如10%磺胺酰酰钠、0.25%氯霉素、0.5%~1.0%红霉素液或新霉素等,根据病情轻重,每隔2~3小时以至每隔1小时一次;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如0.5%四环素、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防止眼睑粘着,同时使药物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在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处理。治疗要及时、彻底,防止复发。
疾病预防
1.如果发现本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均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除积极治疗外,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护理
1.如果发现本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均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除积极治疗外,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
下一篇 接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