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

晶状体位置变化是指在生理情况下,位于后房的晶状体偏离了中位置,在临床上表现为晶状体位或全位,总称为晶状体位。因晶状体眼压升高所导致的青光眼称为晶状体位所致青光眼晶状体位置变化是指在生理情况下,位于后房的晶状体偏离了中位置,在临床上表现为晶状体位或全位,总称为晶状体位。因晶状体眼压升高所导致的青光眼称为晶状体位所致青光眼。1.外伤晶状体位包括顿挫伤和手......
目录

概述

晶状体位置变化是指在生理情况下,位于后房的晶状体偏离了中位置,在临床上表现为晶状体位或全位,总称为晶状体位。因晶状体眼压升高所导致的青光眼称为晶状体位所致青光眼

病因

1.外伤晶状体

包括顿挫伤和手术伤。外伤晶状体位的发生率较高,大约一半以上的晶状体位是外伤起的。同时外伤晶状体位所致青光眼也是最多见的

2.遗传性晶状体

如长指-晶状体位综征,短指-晶状体位综征,高胱氨酸尿症、无虹膜先天性扁平角膜等都可能使晶状体位,发生眼压升高

3.自发性晶状体

可能与某些眼病有密切系,或继发于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视先天性青光眼、眼炎、眼角膜溃疡穿孔后等,自发性晶状体并继发性青光眼者少见。

临床表现

晶状体位或全位时的要自觉症状表现为视力障碍晶状体位或位置倾斜时,可出现晶状体近视散光。如晶状体赤道部位于瞳孔中央,可产生单眼复视晶状体完全入玻璃体远离瞳孔区时,可发生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仔细检查均可发现晶状体位时都有虹膜震颤现象。

晶状体完全位进入前房使前房加深,虹膜后倾,光照时晶状体赤道部有黄色反光而呈现油滴状外观。如晶状体已变混浊,则表现为灰色扁豆状附于角膜后,表面因晶状体紧贴角膜后壁,造成角膜皮损伤,角膜可发生混浊。晶状体入前房者78%~93%可发生青光眼,表现为急性角型青光眼症状晶状体位时,前房加深房角变宽。如果晶状体不全位呈倾斜状态,则在同一前房可显出象限性前房深度不等,某一部分前房变浅,房角镜检查可发现该侧房角变窄或。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位的晶状体或突入前房的玻璃体对瞳孔的阻塞。入玻璃体的晶状体常出现钙化现象,浮在玻璃体或与网膜粘连。少数病例的晶状体蛋白发生分解,葡萄膜炎性反应,虹膜角膜角及小梁网被巨噬细胞堵塞。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遗传检查排除Marfan综征Marchesani综征、高胱氨酸尿症等遗传性疾病。

2.助检查

晶状体位轻微时,应做仔细的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及眼底检查,并与对侧眼进对比。

诊断

晶状体位后常继发青光眼,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青光眼眼压升高并明显的晶状体位征象时,一般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原发性青光眼相鉴

并发症

入前房导致角膜炎失代偿而水肿入玻璃体致出现玻璃体阻滞性青光眼

治疗

晶状体位原因及病情不同,因而当晶状体位并发青光眼时应据具体情况做不同处理。

1.晶状体入前房并发青光眼

药物治疗一般无效,应尽快手术摘除晶状体

2.晶状体完全位进入玻璃体

可进观察。如并有眼压升高起炎症反应者,应尽早摘除晶状体

3.晶状体眼压升高

可先保守治疗,针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角型青光眼可慎重地使用缩瞳药治疗。如果应用缩瞳药房角放并且前房不变浅,应怀疑晶状体位。对于这样的病例可让患者仰卧位,并甘油或静点滴醇,局部应用噻吗洛尔,以使晶状体后退,解除瞳孔阻滞。如确为全位,应手术摘除晶状体。对应用缩瞳后房角变窄、前房变浅、病情加重者,可试用麻痹药,以观察能否解除瞳孔阻滞。如不能解除瞳孔阻滞时,可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周边切术,如果不成功可晶状体摘除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