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出现在成熟期或过熟期内障时,因晶状体囊膜漏出的晶状体蛋白质起的炎性青光眼,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phacolytic glaucoma)或晶状体蛋白性青光眼(lens protein glaucoma),系一种继发性角型青光眼青光眼是眼科一种疑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其中女性急性充青光眼较多,是一种眼压增高且伴有角膜周围充,瞳孔大、眼压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头痛、......
目录

发病原因

青光眼是眼科一种疑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其中女性急性充青光眼较多,是一种眼压增高且伴有角膜周围充,瞳孔大、眼压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头痛恶心呕吐要表现的眼痛。危害视力功能极大,是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必须紧急处理采用手术较好。过熟期内障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液化的晶状体皮质溢入前房起。

发病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囊膜可以保护晶状体蛋白不渗漏进入房水。过熟期内障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晶状体皮质液化渗入房水中,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巨噬细胞吞噬了晶状体皮质后肿胀,聚集在虹膜隐窝小梁网,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使眼压升高。另一种说认为高分子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质对房水排出通道的直接阻塞也可眼压升高。已发现,婴儿期晶状体缺乏这种蛋白,5~20岁青少年,其含量只占晶状体可溶性蛋白的1%以下以后随年龄增长其含量逐渐上升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含量可达5%~15%,内障患者的含量随病程而明显增加为同年龄组的2~3倍。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房水中的含量更高。

因此,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质从过熟期内障晶状体囊膜漏出,严重阻塞房水流为其要的发病机制。而巨噬细胞在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中的作用,要为清除前房晶状体物质及清除房水流道中的蛋白质,在眼压升高中不起要作用。

男性角角青光眼较多,其他年龄段的慢性青光眼较多,都是一种慢性青光眼,特点为:病程进展缓慢,眼压增高,视野典型缺损,视乳头凹陷及萎缩。多为双眼先后患病,少有自觉症状,具有失明的危险性和家族遗传性。此病发病原因不明,但有几种不同说:① 与遗传有;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③ 与精神、情绪有(长期紧张、忧虑);④ 分泌功能失调等。这种病房角多为宽角,亦可有窄角,房角在高眼压时也是放的,眼压常在正常范围之

慢性角性青光眼病因与情绪紊乱、过度疲劳、思虑过度、遗传等因素有。这些因素起房角塞有其特点:①虹膜的高褶特点是前房轴深,并不过浅,只是虹膜部偏前,周边虹膜拥挤成窄房角。长期只有部分房角,若眼压不发生急性剧烈升高,不起急性发作及充。② 虹膜膨隆,全部虹膜向前膨隆,房角塞发生在房角入出,房角从不突然,而是逐渐

临床症状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多见于60~70岁老年人,均有视力减退的长期内障病史突然发病,眼痛结膜充、视力锐减伴同侧头痛,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眼压急剧升高,常为30~50mmHg,有些患者可达80mmHg以上,角膜通常为弥漫性水肿,有时为微型囊样水肿房水的细胞及闪辉反应非常显著,无角膜后壁沉着物(KP)房角始终保持放且无任何可观察到的异常。

前房中的细胞碎屑呈层状位于房角处,极少数病例有时见到前房积脓白色颗粒状物(集聚的晶状体蛋白质)可见于前房。伴有因晶状体物质释放后晶状体容积减少而起前囊膜皱缩的成熟期、过熟期或囊性内障(Morgagnian cataract)。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罕见于未成熟期内障,如为未成熟期内障青光眼急性发作多不明显眼压不很高。罕见的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病例亦可伴有自发性或外伤晶状体位至玻璃体

炎性沉着物如分的细胞或聚集的KP可出现或不出现在角膜皮上。前房的细胞反应有的很低,一般情况下多为中等。

晶状体完全呈灰白色混浊,于前囊表面可见到典型的白色钙化点或黄褐色斑点,这可能是巨噬细胞在晶状体囊膜上的微细破孔处沉着所致常见晶状体皮质液化呈乳状,核下沉呈棕黄色,房角镜检查房角为角,在虹膜部、巩膜突以及小梁表面,可见在的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和状沉着物。这些改变是与原发性急性角型青光眼相鉴的重要体征。

鉴别诊断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应与肿胀内障所致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青光眼以及原发性急性角型青光眼相鉴

1.肿胀内障所致青光眼 系由于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后径加大所致。前房极浅,瞳孔大呈固定状态,光反应消失,晶状体前囊与瞳孔缘紧贴,房角大部分或全部。房水中可见少量色素而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前房深,房角放,瞳孔轻度或中度大。房水和虹膜角膜角有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物浮或沉着。

2.晶状体蛋白过敏青光眼内障囊外摘除术,针拨内障手术或晶状体外伤病史。虹膜肿胀,有广泛的后粘连,瞳孔小,对光反应消失,前房可变浅,房水闪光明显,含较多多性白细胞甚至可见前房积脓,常有虹膜周边前粘连在前房、玻璃体或小梁表面有残存的晶状体皮质。

3.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内障手术史或晶状体外伤史,前房较深,发作时房角仍放,房水闪光明显,前房中含大量肿胀晶状体皮质颗粒,并含有少量较大的巨噬细胞和小的白细胞,可见虹膜周边前粘连。

4.原发性急性角型青光眼 视力突然下降甚至无光感,眼压急剧升高,前房浅,房角可见晶状体青光眼斑及虹膜段性萎缩,瞳孔呈强直大,光反应消失。

疾病检查

对非典型病例,应进下列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

1.房水细胞检查 前房穿刺抽出房水,滴1滴于载玻上,用纯甲醇固定10min空,再用Giemsa液染色1h后用95%乙醇褪色,干后光镜检查,如发现有典型的透明膨胀的巨噬细胞,则有助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诊断。

2.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测定 采用差速分级分离沉淀法,分离提纯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进含量测定。

3.晶状体白皮试验 用制备的标准晶状体蛋白液作皮注射,观察结果。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为阴性晶状体蛋白过敏青光眼为阳性。

其它助检查:

虹膜角膜角镜检查提示为角并可在虹膜部巩膜突及小梁表面发现在的灰白色或褐黄色点状和状沉着物。

治疗措施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发病急剧应积极抢救治疗,首先应使用药物降低眼压,如伴有炎症时,应同时控制炎症。全身应用高渗和碳酸酐酶抑制药,眼部点用1%左旋上腺素或β受体阻滞药使眼压尽快下降。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前房穿刺术以缓解症状。如有炎症表现,可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类非特异性抗炎药物局部点眼。于眼压下降、炎症控制后即可进内障摘除术。在内障摘除术中,对前房残存的晶状体皮质,必须冲洗干净,否则晶状体蛋白存留于眼,可能起严重的并症——晶状体过敏性眼炎。术后如未发生严重并症将会获得较好视力有些病例术前视力很低,但因眼球后段未受累,有时术后也可获得一定视力。如不及时摘除晶状体最终患眼失明。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首先小梁切除联内障囊外摘除术);

2.降眼压治疗(手术前应将眼压尽量降低);

3.对症支援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