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榉树叶

乔木,高达25m。一年生密被柔毛。互生,硬纸质;叶柄长1-4mm;无托叶叶片卵形、窄卵形或卵状披针,长2-10cm,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上面粗糙,具落性硬毛,下面密被柔毛。【药榉树【功效】清热解毒凉血【考】出自《唐本草》【治】疮疡肿痛;崩中带下【性味】苦;性【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用法用量】服:汤,6-10g。外用:适量,捣......
目录

简介

【药榉树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考】出自《唐本草》

治】疮疡肿痛;崩中带下

性味】苦;性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服:汤,6-10g。外用:适量,捣

生态环境与分布

【生态环境】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栽于宅旁。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植物形态

边缘具单锯齿侧脉7-15对。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雄花簇生于新下部的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上部的腋;花被4-5;雄蕊花被同数而对生;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1室,花柱2,斜生。坚果上部偏斜,直径2.5-4mm。期3-4月,果期10-11月。

药材鉴定

性状鉴 常皱缩,展平后长椭卵形或卵状披针,长3-10cm ,宽1-4cm,上面绿褐色,粗糙,有落性硬毛,下面色稍浅,密生淡灰色毛,叶脉于下面明显,侧脉7-15对,叶缘波状单锯齿叶柄长1-4mm。纸质,脆而易碎。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榉树

各家论述

1.《唐本草》:嫩,贴烂疮有效。

2.《日华于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

3.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钦凉;贴

出处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榉树皮

下一篇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