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红外线伤

波长760nm至4000000nm,发生于太阳或热物体,长波部分对组织无损害。可用透镜或反光镜聚焦,也可用三棱镜分。红外线的生物效应要是热效应。红外线易被深色物体所吸收,高强度的红外中使组织坏死,蛋白质凝固。远红外线只能穿入组织0.5cm左面,几乎完全被角膜及房水吸收,近红外线可穿透组织3~cm而达网膜,在虹膜网膜均被色素所吸收。1.短波红外线起的内障 红外线易透入透明介质而达眼,......
目录

病因

1.短波红外线起的内障

红外线易透入透明介质而达眼,屈光间质无管,性能差,加上邻近的葡萄膜能吸收大量放射线,故易受到损害而内障,若红外线集中于黄斑部而致黄斑部损伤。

近红外线起的晶状体混浊造成的内障,称为红外线性内障,又称为热性内障,常见于接触炉高温的车间工人,如吹玻璃的工人,故又“吹玻璃工人内障”,也可见于打、炼钢、制面包等工种的工人。越近,红外线性内障的发生率越高,有人统计发病率最高者可达50%,最低为1.5%。红外线性内障的发生率与年龄也有一定系,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病,这与老年人晶状体硬化,吸收红外线能力强有。红外线为什么能内障呢?有人认为红外线直接作用于晶状体,使晶状体产生原发性损伤而混浊;也有人认为红外线先作用于虹膜状体,由于虹膜状体的病变而影响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发生晶状体混浊。

红外线性内障初期,从眼球外观上不容易发现混浊,但视力可能已受到影响。因为病变始于晶状体后极部,发病早期就会影响视力,患者看东西模糊不清,以后视力逐步下降,直至晶状体完全混浊而失明。医生检查可发现早期晶状体后皮质外层出现空,逐步变为点状混浊,并联接成网状、盘状,呈金色结晶样闪光,然后发展为层混浊,最后完全混浊。在发展过程中,可见到前囊表层剥离,剥离物质一端附在囊上,一端卷游离在前房,此为红外线性内障的典型改变。长期多次暴于高温炉旁,又不使用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是本病发生的要原因。因此,工作在高温炉旁的工人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如已发生红外线性内障,早期可作光虹膜切除术,晚期需做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日光性网膜烧伤

要由短红外线及可见光屈光间质折聚集点,所产生的热能致网膜膜灼伤,多见于裸眼观察日蚀起。青年人及正视眼多见,而高度近视眼者则少见。且与日蚀性质、季、时间、天阴晴有

检查

1.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检查有无辐射线接触史及辐射性致伤史。

2.助检查:可视野、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

眼底荧光造影是将荧光素钠从肘静注入人体后,利用装有滤光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观察在网膜膜充盈的时间和态,以及是否有渗漏和荧光素管外潴留等现象,可以查明一般眼科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微环病变,常用于网膜阻塞、膜肿等眼部疾病和糖尿网膜病变、网膜病变等全身性眼部病变的检查。

诊断 

1.短波红外线起的内障

红外线内障的典型改变常从后极部始,初为晶体后皮质有一小样车轮状或盘状混浊,也可呈蛛网状混浊,中有亮光闪闪的结晶,具有混浊较薄、边界清晰的特点。另一特为前囊的浅层可以剥落,游离卷,在前房中自由飘动,它与囊性青光眼不同,囊性青光眼的前囊常呈粉末状碎屑,起始于虹膜下,逐渐覆盖虹膜前层,堵塞前房角,而致眼压升高

2.日光性网膜烧伤

日光性网膜烧伤症状最初为耀光感,继之羞明,光幻觉色觉异常(红、黄、蓝),24小时后,飘动的黑影成为致密暗点,可为暂时的或永久性中暗点。视力下降至0.5-0.1以下。且有视物变。眼底检查:病变仅限于黄斑区,轻者黄斑部色变暗;重者则水肿隆起,呈灰色,有小出点,典型者黄斑中凹有黄白小点,围绕色素斑点,严重者可成穿孔,网膜剥离等。

易混疾病

1.角膜上皮损伤:角膜上皮擦伤,病人视力减退,出现明显的疼痛、怕光和流泪症状,上皮缺损区荧光素着色,若发生感染,可出现角膜溃疡

角膜上皮擦伤,可涂抗生素眼膏后包扎,促进上皮愈角膜基质层水肿混浊者,可局部滴用皮质类固醇,必要时用。对角膜裂伤应手术缝角膜穿孔伤处理。

2.性浆液性网膜病变:性浆液性网膜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多为单眼发病,有自愈和复发倾向。病因不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感染、过敏膜静流障碍、热调功能衰竭均能促发性浆液性网膜病变。

要表现为中视力减退,视物变,病人自觉在注视点中央有一团暗影,呈灰色暗红色,偶而为紫色绿色,如反复发作,可遗留永久性视力障碍,但从不失明。一般过1~3个月后病变转入恢复阶段,水肿和渗出物逐渐吸收,可不留任何痕迹,但也可遗留不规则尘状色素沉着,中凹光反射重现,视力提高或完全恢复。

并发症

病变仅限于黄斑区,轻者黄斑部色变暗;重者则水肿隆起,呈灰色,有小出点,典型者黄斑中凹有黄白小点,围绕色素斑点,严重者可成穿孔,网膜剥离等。

黄斑位于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起中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等。正常状况下荧光素不能漏出网膜管。在的荧光素虽能透出管但因受色素上皮限制也不会漏到网膜。故只有在网膜管或色素上皮有病变时才会发生网膜荧光渗漏。这一点对于检查黄斑区病变时意义极大,除了可以有助于探讨病原外,还可为光凝治疗定位。

在黄斑区,异常的荧光有5面的原因:(1)管障碍;(2)色素上皮障碍;(3)网膜膜炎症;(4)机化组织(假荧光现象);(5)某些肿

治疗措施

1.短波红外线起的内障

对早期红外线内障工人,应离红外线辐射环境,如视力障碍,病变仅在晶体后极部,可作虹膜切除术,如果晶体已完成混浊,而网膜功能正常时,可内障摘除术。

虹膜切除术,术前准备及麻醉:

1)缩瞳。联内障手术则需瞳。

2)有高眼压者需先用药物降压。

3)术前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吲哚美辛减轻术后反应。

4)球后阻滞麻醉及球结膜浸润麻醉。

手术步骤:

1)睑器撑眼睑,上直缝线牵固定眼球。

2)切 在角膜缘上做长约5mm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角巩膜后界作3mm长的弧巩膜切外切宽度一致。放松上直缝线。

内障摘除术是使患者重见光明的手术,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展,手术法也在不断改进,手术适应症也逐渐放宽,新的手术法也日益增多,可据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的好坏及内障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当的手术法。常用的手术法有:

1)内障摘除术;

2)内障囊外摘除术;

3)内障针拨术;

4)内障针拨套出术;

5)晶状体超声乳化。 

2.日光性网膜烧伤

受伤后可服用皮质类固醇,维生素B、管扩张滴眼及球后注射激素等。

上腺皮质可分泌多种激素生理生化功能及分泌组织,可分做三类:①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要是醛固酮和氧皮质酮;②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要有皮质醇及少量的皮质酮;③网状带分泌的性激素,如氢异雄酮、雄烯二酮及少量激素。从化结构上看,这三类激素性腺成的其他性激素,均是固醇的衍生物,故统称类固醇激素,而上述三类上腺皮质激素称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

维生素B也作维他命B,是某些维生素的总称,它们常常来自于相同的食物来源,如酵母等。维生素B曾被认为是像维生素C那样具有单一结构的有机化物,但是后来的研究明它其实是一组有着不同结构的化物,于是它的成员有了独立的称,如维生素B1,而维生素B称为了一个总称,有的时候也被称为维生素B族、维生素B杂或维生素B复群。

预防

加强工业卫生教育,选戴适的防护眼睛。镜含有氧化亚及GRB无色镜,对红外光谱的吸收率均在90%以上。不可直视太阳,观看日食时,应戴格防护眼镜,如新生产的CR-39光树脂镜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1.https://www.aliyiyao.com/topic/wkjb/jbfl/ss/sscs/62631.html

2.http://www.jkwhy.cn/ailment/yanke/639.htm

3.http://jbk.39.net/keshi/wuguan/yanke/syn/4dd59.html

4.http://jb.qm120.com/jb/2146.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症

下一篇 火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