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海绵窦血栓

海绵窦栓(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是海绵窦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由头面部的局部感染病灶起,要表现为头痛、海绵窦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热、眼眶回流障碍所致的眼睑、结水肿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等。1.感染性病海绵窦栓多继发于局部感染灶,此类海绵窦栓称为炎性海绵窦栓。其中急性炎性海绵窦栓多由头面部感染所致,慢性炎性海绵窦栓多由......
目录

病因

1.感染性病

海绵窦栓多继发于局部感染灶,此类海绵窦栓称为炎性海绵窦栓。其中急性炎性海绵窦栓多由头面部感染所致,慢性炎性海绵窦栓多由蝶、筛窦炎和中耳炎逆起。起炎性海绵窦栓的常见局部感染灶有:

(1)鼻腔口腔、眼部和面部病灶,如疖、

(2)蝶窦筛窦病灶。

(3)部感染,如中耳炎或乳突炎

(4)其他部位感染,如上骨髓炎术后、扁体炎、体周围脓肿、颈深部脓肿等。

2.非感染性病

头部外伤、外科手术、慢性消耗性疾病、高凝状态以及位于海绵窦附近或大脑前部的膜动静

3.病原菌

海绵窦栓的病原菌金黄葡萄球菌,约占所有发病者的2/3,其次是肺炎球菌和链球菌,再次是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霉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耐药菌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

1.海绵窦要临床表现为海绵窦的颅神经(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眼支)及与海绵窦邻近的颅神经(视神经)受损征象和眼眶、外回流障碍所致的眼部症状

2.一般而言,海绵窦栓的第一个症状头痛和面部疼痛,第一个体征为面部、眼睑和结膜水肿,伴有高热和眼球突出;随后出现麻痹(外展神经最先受累,其次是动眼、滑车神经受累,最后累及三叉神经)。

3.动眼、滑车、外展神经麻痹可表现为眼球各向活动受限,眼球固定,伴眼睑下垂、瞳孔大、对光及调反射消失。

4.三叉神经眼支受累可出现前部及眼球疼痛,前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第二支受累会出现面颊部和上疼痛、麻木和分布区感觉减退;运动支受累出现咀嚼麻痹、下颌和牙龈疼痛。

5.不足10%的患者可有视神经受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6.眼眶、外回流障碍可起眼睑、结膜水肿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

7.两侧海绵窦因环窦相连在数日后可出现双侧眼球突出、充和眼球固定不能活动。

影像学检查

1.头部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平扫CT诊断价值有限,即使进增强CT扫描,诊断海绵窦栓也较困难。有提示意义的表现为海绵窦肿胀、不规则充盈缺损和眼静扩张。

2.头部MRI(磁共振成像)

能直接显示栓且能反应其栓的自然演变过程,是诊断栓的有效检查法,也是诊断栓的首选法且在其随诊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有时即使MRI和MRV(磁共振静造影)相结海绵窦栓的诊断仍相当困难。海绵窦栓的早期阶段T1WI为等(高)信号、T2WI为低(等)信号;数天后,可呈现为中等信号、周围高信号的“靶”征;第二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对比增强T1WI可见海绵窦充盈缺损。MRI还可显示实质的静梗阻征象,如肿胀(占位效应和沟变浅)伴T2WI异常信号、脑室扩大、实质肿伴周围水肿等。

3.头部MRV(低场强磁共振管成像)

直接征象为发育正常的海绵窦高信号缺失或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低流信号;间接征象为梗阻处静侧支成和其他途径流静异常扩张。

4.头部CTV(CT静造影)

窦壁强化的充盈缺损、异常静侧支流和小脑幕强化等。

5.DSA(数减影管造影)的静

充盈缺损、造影排空延迟和静侧支通路。

6.核素显像

可见梗阻静窦的近端核素浓集、排空延迟和静侧支等。

7.颅多普勒(TCD)

能了解静侧支通路能力和管再通情况,对评价预后和制定治疗措施很重要。

诊断

海绵窦栓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液及影像改变,特管造影结果才能明确。

1.临床表现

典型的海绵窦综征表现,如上所述。

2.液检查

初压可正常或稍高;外观呈清亮或微黄色;有感染性因素存在白细胞升高,涂或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3.电图

缺乏特异性,约70%表现为慢波。

4.化验检查

常规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沉偏快。

5.影像

上述影像检查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并发症

炎性海绵窦成时,容易出现以下并发症:

1.膜炎

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膜刺激征、液炎性改变。

2.脓肿

可为单发或多发,好发部位为、颞小脑;多在恢复期发病,亦可在痊愈后3~6个月发病。常表现为临床症状缓解后又出现头痛加重、恶心呕吐偏瘫癫痫等。

3.脓肿

梗死、肺炎脓肿脓胸脓肿眼眶脓肿等。

4.动脉病变

动脉炎、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动脉海绵窦瘘等。

5.垂体病变

如垂体感染、坏死、脓肿及功能减退。

鉴别诊断

1.颈动脉海绵窦漏

是由于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包膜动脉)破入海绵窦成,多有头部外伤史、伤后不同时期出现结水肿和充、搏动性突眼、颅管杂音、视力进性减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结管造影检查可确诊。

2.海绵窦肿

要影响Ⅲ~Ⅵ神经,当肿广泛侵犯海绵窦、眼眶和中颅窝底时可出现前海绵窦综征(三叉神经眼支受累)、中海绵窦综征(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受累)和后海绵窦综征(三叉神经诸分支均受累),均可伴有眼球活动障碍(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或分受累)和复视眼睑下垂等。病变以、三叉神经、侵袭性垂体等为,MRI平扫+增强可予以鉴

治疗

1.改善全身状况

维持水电解平衡、养支持、输、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炎泌尿系感染和压疮;镇痛、镇静;使用眼药膏和眼罩保护眼睛。

2.压增高的处理

保持呼吸道及二便通畅、防治高温,适当限制液体入量和速度;醇、激素、呋塞米、甘油果糖等脱水利尿、减轻水肿药物。

3.手术治疗

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压增高者可考虑脑室流、脑室腔分流、清除静所致的肿、去瓣减压术和静搭桥术等。

4.抗癫痫治疗

一旦确诊癫痫应立即予以治疗,应选择疗效高、毒性小、价格低的药物;更换药物时应在5~7天逐渐替换,以免癫痫持续状态。

5.抗炎治疗

炎性海绵窦栓(化脓性海绵窦成或栓性海绵窦炎)应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一般应用药2~3周,在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后再酌情用药2~4周。

6.溶栓治疗

常用药物为尿激酶(SK)、链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t-PA)、乙酰化纤维蛋白溶酶原链激酶活性物(APSAC)、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Scu-PA)和蛇毒制等。溶栓法有全身性静溶栓、局部静溶栓和局部动脉溶栓等。

7.抗凝治疗

常用药物有肝素肝素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令钠、双香豆素、硝香豆素和藻酸双酯钠等。抗凝为严重的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消化性溃疡倾向、外伤亚急性感染性膜炎等。

8.介入治疗

要有动脉穿刺、颈静穿刺、动脉穿刺溶栓法和微套圈助直接溶栓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