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共同性斜视

所谓共同性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互相平等,又不能同时注视一标,以致一眼正位时,另一眼位偏斜。即用任何一眼注视时,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但斜视度都是相同的。这是一种涉及双眼的现象。当然,如果只有一只眼,就不存在产生共同性斜视的问题了。患者无双眼视,无眼球运动障碍。据国家有部门的调查发现,前我国少年儿童斜视患病率已超过1%,斜视近视弱视等眼病一样,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大病症。1 、偏斜......
目录

分类

1 、偏斜的性质可分为:

单眼性斜视常固定用一眼注视标而另一眼偏斜。偏斜眼视力显著减退。

交替性斜视:两眼可轮换注视或偏斜,如以左眼注视则右眼偏斜,右眼注视则左眼偏斜。两眼视力常接近。

间歇性斜视:一眼有时偏斜,有时眼位为正位,或者仅在视远时或视近时出现眼偏斜。

2、偏斜的向可分为:

斜视(esotropia)眼球偏向;外斜视(exotropia)眼球偏向外;上斜视(hypersropia)眼球偏向上;下斜视(hypotropia)眼球偏向下。

成因

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不甚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中枢性辐辏和分兴奋不平衡有。还可能与遗传因素、解剖因素、眼发育异常有相当的联系。

正常眼由横纹纤维构成,含有大量的纤维管系统,而且它们的排列是极规则和有序的,相邻的纤维整齐地平排列,各纤维之间有大量的结构线粒体分布及浆和细胞核,每条纤维沿长轴显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的明带和暗带,暗带中央有相对透亮的H带,其长度随肉所处状态而变化,H带正中央又有一条 横的暗线(M线)。明带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为Z线,纤维上位于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即)是细胞进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正常眼外细胞的膜管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横管(称为T管)。横管系统的作用是将细胞兴奋时出现的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传入细胞部。膜管系统的另一部分为走向与纤维质网,质网在暗带中央附近管腔较宽而两侧逐渐变细,在到达Z线附近将要靠近横管环时管腔又变宽,成终末池构成所谓三联管结构,这种结构的完整是把膜上的电位变化和细胞的收缩过程衔接或耦联起来的结构基础。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共同性外斜视在电镜下见纤维普遍细小纤维密集,Z带不清,少数纤维的排列向错乱失去平排列的状态等可能是造成力过度松弛而使外直力过强产生外斜的原因之一。

共同性外斜视在本该是横纹的位置上充斥着大量的成束的纤维,残留的纤维质膜部分破损、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呈现着各种不同态的退化变性,及部分外直纤维化,有的标本中的纤维神经鞘层次不清,轴突旁水肿,这种神经的原发性改变可致纤维萎缩退变,提示神经纤维的消失与细胞的损害是互相伴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性外斜视的眼的超微结构上的确发生了病理改变。这与传统的共同性斜视的眼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的观点不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共同性外斜视的眼神经纤维发生了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

共同性斜视症状是一眼注视标,另眼偏斜。当用任何一眼注视时,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并且斜度都是相同的。即用健眼注视标,斜视眼的偏斜角(第一斜视角)与用斜视眼注视标,健眼的偏斜角(第二斜视角)相等。眼球运动无障碍,两眼向各个向转动时偏斜的程度保持不变。但在某些高级神经活动的影响下,如在沉睡、麻醉或使用调等不同情况时,其斜度可能有所不同。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因容貌系而就医。

危害

共同性斜视的危害不仅仅是患者的视力健康,它让患者失去立体视觉,造成复视和混淆视两种视觉障碍。复视是指看东西是重影的,混淆视则是指患者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物体会在网膜上重叠,这样看东西是非常难受的。

除此之外,还会给很多人的就业、婚姻造成很大障碍。对于小孩来说,由于常会受到周围小朋友的嘲笑,对他们的理健康和性格造成巨大影响。从临床接触的少儿斜视患者来看,大部分性格比较向、小、不敢说话,甚至有很多小孩连走路都低着头,生怕人看到他的眼睛,由此可见这种疾病让孩子负了巨大的理压力。

检查方法

1、遮盖法:是检查眼外功能是否正常或平衡的一种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一般可以查出具有5度以上的隐斜视或斜视。检查法有两眼交替遮盖法及单眼遮盖法。先作两眼交替遮盖法,如果查出有眼位不正现象,再作单眼遮盖法。

(1)两眼交替遮盖法:让被检者面对光亮处,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外)或近处(33cmm)标。先观察双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后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复交替遮断左、右眼的视线。使被检者两眼没有同时注视的机会,观察在轮换遮盖的瞬间,去掉遮盖的眼球有无转动现象。

(2)单眼遮盖法:受检查者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处)或近处(33cm)标,用遮眼器或手于一眼前反复遮盖与除去(另眼始终不加遮盖),观察两眼是否转动,然后用同法检查另眼。

2、角膜映光法(Hirschbeng法):是一个检查显性共转性斜视的粗略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及弱视、或不能进详细检查的患者。法:在受检者正前33cm处置一灯光,嘱注视之。如角膜光反射点位于两眼瞳孔正正央则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现于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度;在角膜缘上,则偏斜约45度;在角膜角膜缘之间的中点处,则斜视度约为25度。(注: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3、视野计法:用于检查显性斜视斜视角,检查时视野检查法将受检者头部固定于颏架上,检查视远斜视角时,斜视眼正对视野计弧的中点处,使健眼注视正前5米处标;检查视近斜视角时,双眼连线的中点(即部)正对视野计弧中点处,健眼则注视视野弧上中央零度处标点,然后以手电筒或烛光在视野计上往返移动,检者也随灯光移动,使检者的眼、灯光、受检者的眼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当灯光映在斜视眼瞳孔中央时,记录灯光在视野计上的刻度,即为斜视的度数。

4、马多克(Maddox)杆检查法:要用于检查隐性斜视。马多克杆(简称马氏杆)由多小玻璃杆彼此平排列构成,由于柱状透镜具有与其轴平的光线通过不屈折,与轴垂直光线屈折的性质,因之通过马氏杆看光源(点状),成为一条与柱镜轴垂直的光条。检查在暗室进,嘱受检者注视5米处一灯光。 1.检查水平向眼位时,在一眼前戴一水平放置的马氏杆,如受检者所见垂直光条穿过灯光,则无水平向之斜位;如果垂直光条偏于灯光的一侧,则有水平向之隐斜视。垂直光条在戴马氏杆眼的同一侧(右眼戴马氏杆,光条在光的右侧)时隐斜;垂直光条在对侧(右眼戴马氏杆,光条在灯光的左侧)是为隐斜。2.检查垂直眼位向时,右眼前戴一垂直放置的马氏杆,如受检者所见水平光条穿过灯光点,则无垂直向的斜视。如水平光条偏于灯光的上或下,则有垂直向的隐斜视。光条在下为右眼上斜视;光条在上为左眼上斜视

治疗

外观有眼球的偏斜,临床常用的检查法有:遮盖法、三棱镜加遮盖法、角膜映光法、视野计检查。治疗的的是恢复双眼的视功能和获得正常眼位,以达到功能治愈。因此必须提高斜视眼的视力,恢复正常网膜对应,矫正眼位偏斜,增强融能力。否则只能是外貌上的改善。

1、在完全麻痹下进验光,属于调型者应充分矫正其屈光不正,AC/A 比值高的斜视,需加用强缩瞳或戴双光眼镜治疗。非调型者应在适当时候进手术矫正。

2、对斜眼视力已减退或已成抑制性弱视的儿童,应及早进弱视治疗。

3、用同视机或实体镜作双眼单视训练,进一步改善双眼视功能和矫正眼球位置。

4、手术治疗:原则是增强或减弱眼外力量,以矫正眼位偏斜,前者常采用眼外除术,后者采用眼外后徙术。手术后,据情况继续配戴眼镜和进双眼单视训练。

治疗公共性斜视对时间的要求很严,一般在6岁以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很多患儿都是因为延误了治疗而遗憾终生。

预防

共同性斜视多数始于龄时期,它非但严重影响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更会让儿童的象受损。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预防共同性斜视法也不尽相同,但键在于防止儿童看过份靠近的东西。

婴儿:父母切不可将孩子喜爱的玩具挂得太近;

幼儿:因自己可拿到玩具,父母要随时注意避免他近离地看玩具;

龄前儿童:可应多带他们户外活动,并有意地导他们看远处的东西。

手术检查

  据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共同性斜视治疗法的选择、治疗效果好坏与详细的眼部检查密切相,特是对不会陈述病史的、不能配检查的婴幼儿,更应该耐、细致地、反复多次地进检查,以求掌握与斜视的各种资料,正确制定治疗案,检查要包括下列各项。  

1、平时视物时有无异常表现如视物离过近,视物歪头、眯眼、强光下一只眼睛等。  

2、诱因。有无惊吓、高烧、外伤等诱发因素。  

3、治疗过。是否进屈光矫正、弱视训练、手术治疗及手术的时间、眼、术式。  

4、家族史。家族成员中,祖代或同代有无相同疾患。  

5、斜视发生的时间。发病年龄与预后密切相斜视发生越早,治疗效果越差,半岁前发生的先天性斜视,很难获得功能治愈。部分患者的发病时间很难肯定,有些家长以为孩子眼斜,实际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斜视;有些斜视是被人发现的,如邻居、亲戚、老师等,家长并不知道。应参阅小时候的照,以助诊断。  

6、发病过。发病时眼位偏斜是间歇性或者是恒定性。如为间歇性,多在何种情况下发生,有无明显规律,何时转为恒定性斜视。  

7、发病急缓。生后逐渐发生或突然发生。  

8、伴随症状。有无复视复视的性质与特征,有无眼球震颤与隐性眼球震颤,是否并垂直偏斜。  

9、患儿出生时的情况。是否为足月顺产,有无吸氧及助产史。因为助产及吸氧可致眼底出及玻璃体病变,致知觉性斜视。  

10、斜视性质与偏斜向。即为隐斜或显斜、斜或外斜、垂直性斜视或交替性上斜视。  

11、眼。是一眼恒定性斜视或双眼交替性斜视,一眼恒定性斜视易发生重度弱视。[2]

相关词条

白塞病玻璃体猪囊虫病角膜病变性角结膜炎
间歇性眼球突出,症角膜软化症 基底细胞 恒,定性外斜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江珧壳

下一篇 江南玄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