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弓形体病性巩膜炎

形体病性巩膜炎又称“弓浆虫病性巩膜炎”和“虫病性巩膜炎”。本病要是通过先天性感染或后天性感染所得,病变区巩膜呈炎症浸润和肿胀紫红色,成不能活动的结样隆起,结质硬、后疼痛不已,结单个多见,也有数个结同现,通常可并发表层巩膜炎。(一)发病原因弓形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寄生的原虫为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属孢子 纲原虫,有滋养体,包囊体和卵囊3种式,其动物宿......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形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寄生的原虫为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属孢子 纲原虫,有滋养体,包囊体和卵囊3种式,其动物宿十分广泛,人类只是此寄生虫的中间或临时宿,凡与人类系密切的动物(特是狗,猫)都可成为传染源,弓形体对人的感染途径不十分了解,要传播途径有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2种,先天性感染系母体感染了弓形体胎盘使胎儿感染;后天获得性感染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接触了含有卵囊的动物粪便,土壤,通过,皮肤感染;或由患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唾液,涕,眼分泌物等呼吸道,外伤等多种途径感染,其他的潜在传播媒介包括输器官移植,实验室和剖检事故等。

(二)发病机

先天性感染的复发是由包囊因某种原因破裂起,后天获得性感染的病原体在宿肠道自包囊体或卵囊释出,并在肠黏膜繁殖,滋养体流或淋巴播并可感染宿任何有核细胞,若宿免疫力低下,则持续感染并起局部或全身性损害,若宿免疫功能良好,则成包囊体,呈隐匿性,无明显病变,但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若因某种原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则起包囊体,卵囊繁殖体扩,导致急性感染的临床症状

症状

先天性感染的全身症状脊髓膜炎为基础而产生,尚有贫血黄疸,各种先天异常及胎儿死亡起的流产

大多数出生后感染弓形体者,很少有全身性感染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幼虫在全身扩,常见的表现为发热90%,淋巴结肿大40%,不适40%,尚有肝大肺炎等。

形体病的眼部病变一般只侵犯单眼,儿童和成人弓形体患者20%~25%发生网膜炎,这种眼病几乎均为先天性感染起,出生后获得性感染者几乎不起眼病,所见者可能为先天性潜在病灶激活所致,肿性网膜膜炎症状通常在20~30岁才始出现,损害病灶单个,为1个视盘直径大小,症状和视力减弱的程度决定于网膜受累的部位和程度,症状视物模糊盲点,疼痛,畏光流泪,中性视力缺失等,斜视可是儿童患者的早期症状,很少有全身症状,急性活动期病变分为陈旧性病灶的复发病变和局限性渗出性病变2种类型,2种类型的临床表现都具有网膜模糊不清,突起边缘的白色黄色棉絮样斑块,周围伴网膜水肿和出,沿网膜管有渗出物,玻璃体炎性渗出可使眼底模糊不清,病变陈旧时,病变区萎缩伴边界清楚的灰白色斑和膜色素沉着的黑点,病变可在周边部和赤道部,但以发生于网膜后极部附近为特征,常为新旧不等的多个病变,但也可为单个,后天获得性病变多表现为局限性网膜病变,在眼底后极部,陈旧性病灶的中央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组织增生,周围环以黑褐色色素呈锯齿状排列,与正常网膜分界清楚,出少见,弓形体病唯独不葡萄膜炎,弓形体网膜膜炎患者的临床过程难以预料,可以1次或多次急性发作,但通常在40岁以后停止,炎症消退后视力改善,但常不完全恢复,反复发作者伴有进性视力减退。

巩膜炎巩膜外层炎可由严重的弓形体网膜膜炎扩所致;也可由于弓形体的直接侵犯或对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起,弓形体巩膜炎呈结肿性炎症反应,病变区巩膜呈炎症浸润和肿胀紫红色,成不能活动的结样隆起,结质硬,疼痛拒,结单个多见,有数个结者,可伴发表层巩膜炎

检查

1.检查

取双份清(急性期和恢复期)进Sabin-Feldman染色,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IFA)在急性期1~2周出现阳性,6~8周达高峰,以低滴度1∶4~1∶64终生存在,前认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稀释1∶8呈阳性有诊断价值,IgM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于感染后第5天出现,转阴较IgG快,IgM从最初抗体刺激直到3年后或更长的时间在中存在,故早期诊断后天获得性弓形体病,必须查看IgM是否先上升后下降,新生儿IgM抗体阳性,提示为胎儿感染,因为IgM不能通过胎盘,如染色试验,IFA和IgM抗体均呈强阳性,则提示新近感染,如染色试验和IFA均呈阴性,则可排除本病。

2.病原体分离

采用动物接种法,临床上不常采用。

OCT检查可明确眼后段及网膜病变情况。

诊断

形体病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试验,组织或体液查见滋养体,或从体某些部位分离出弓形体,何种诊断试验最适用决定于临床情况。

诊断形体病性巩膜炎据检出弓虫,反应阳性,巩膜炎临床特征几面,但由于检查弓形体比较困难,反应阳性和巩膜炎临床特征尤其显得重要。

治疗

(一)治疗  

是否需要治疗及疗程长短取决于临床表现。弓形体症状重或长期存在症状器官功能受损,有免疫缺陷者需要治疗。巩膜炎或孕妇是否需要抗弓形体治疗,意见尚不统一。  

形体巩膜炎的治疗包括服糖皮质激素和抗弓形体药物。抗弓形体药物有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SD成人每6小时服1~1.5g,婴儿100mg/(kg·d);乙胺嘧啶成人首75mg,以后25mg/d,婴儿1mg/(kg·d),3天后0.5mg/(kg·d)。服药时多饮水,同时加服亚叶酸(folinic acid)5~10mg,每周2~3次,以减少对骨髓的毒性。治疗期间应查和白细胞计数每周2~3次。乙胺嘧啶可致畸,孕妇用。  

病人不能耐受SD和乙胺嘧啶者,可选用其他替代药物。AIDS使用克林霉素注射2.4g/d,联乙胺嘧啶疗效相当显著,但毒性也大。其他有希望的治疗案有克林霉素乙胺嘧啶,新大环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azitromycin)或甲红毒素(clarithromycin)或红霉素(roxithromycin)单用或与乙胺嘧啶用。  

如病变广泛而严重或复发病例,首先应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其超敏状态。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使用乙胺嘧啶和SD以预防弓形体的局部繁殖和扩的可能。局部应用0.1%地塞米松,4~6次/d滴眼。全身用药泼尼松从20~30mg始,过3~4天再减量,维持量为10mg。停药前应少量间歇给药。有人对并用糖皮质激素提出不同意见,理由是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细胞防御功能,可能起弓形体重新繁殖,反而使病程延长、病灶扩大。  

(二)预后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

1.平时注意保护好眼睛,避免用眼时间过长。

2.注意卫生,减少与猫,狗等动物的接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巩膜炎

下一篇 固定性斜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