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爵床

爵床(拉丁: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 Nees)一年生匍匐草本,对生;卵形、长或广披针穗状花序生或腋生,花冠红色或带紫红色,丝基部及着生处四周有细绒毛,花柱丝状,柱头头状,蒴果线形,先端短尖,基部惭狭,全体呈压扁状,淡棕色,表面上部具有白色短柔毛。种子而微扁,黑褐色,表面具有网状纹凸起。期8~11月。爵床清利;活止痛的功效;治......
目录

形态特征

爵床(原变种)草本,基部匍匐,通常有短硬毛,高20-50厘米。至椭状长,长1.5-3.5厘米,宽1.3-2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两面常被短硬毛;叶柄短,长3-5毫米,被短硬毛。穗状花序生或生上部腋,长1-3厘米,宽6-12毫米;苞片1,苞片2,均披针,长4-5毫米,有缘毛;萼裂4,线形,约与苞片等长,有膜质边缘和缘毛;花冠红色,长7毫米,2,下3浅裂;雄蕊2,药室不等高,下1室有蒴果长约5毫米,上部具4粒种子,下部实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状皱纹。

主要变种

早田氏爵床台湾植物志第二版,1998)(变种)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1978)

草本,或外倾,密被长硬毛。几无柄,多汁,卵形或近,长10-16毫米,宽8-10毫米,端钝,基部或宽楔形,边全缘,两面密被长硬毛。穗状花序长约1-2厘米,具总花梗苞片披针,长4.2-5毫米,宽1.2-5毫米。端钝,边缘稍透明,被长纤毛,面密被长硬毛;苞片披针萼裂线状披针花冠堇色,长7-9毫米,宽4-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冠檐2,上直立,三角,下卵形丝稀被纤毛;花柱约长5毫米,近基部被纤毛。蒴果端稍被微柔毛。(标本未见)产台湾〔澎湖岛(模式标本产地,见模式标本)、屏东〕。为澎湖岛和恒春半岛海滨特有。

密毛(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变种)

几铺,上部上升,基部匍匐,上生,密被硬毛,上部对生,卵形披针披针全缘,长1-1.5厘米,宽0.5-1厘米,端钝或略尖,基部或极钝,两面密被硬毛。苞片苞片萼片密被硬毛。产台湾澎湖。(据《台湾植物志》第二版,未见标本)。

爵床台湾植物志)(变种)

线形或稀线状披针,长1-2.5厘米,宽4-5毫米,端极尖或渐尖,基部钝或稍楔形全缘,两面被极稀疏梳柔毛。产台湾屏东。此变种可能即两广线爵床Rostellularia linearfolia Bremek. subsp. liankwangensis H. S. Lo,因未见台湾标本,暂志于此。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间草丛中,为习见野草。亚洲南部至澳大利亚广布。生于旷野草地和路旁的阴湿处。

湿湿润的候,不耐严,忌盐碱地,宜选肥沃、疏松的砂壤土种植。

分布情况

分布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

产秦岭以南,东至江苏、台湾,南至广东,海拔1500米以下;西南至云南西藏(吉隆),海拔2200-2400米。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多用条播,南播。条播作平畦,在畦上30cm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覆土0.5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10~30天可出苗,当苗高7~10cm时,可10cm株定苗。播,在整好的地上,25cm,左右,要求浅、土细、底平,将种子拌成种子灰,匀撒,每1hm2用种子7.5kg左右,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左右可出苗。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施清淡人畜粪水提苗,苗高10cm可匀苗补菌,每留壮苗4~5株,生长期注意中耕、除草、追施两次肥,促使多分枝,提高产量。

病虫防治

虫害有地龙虎,可人工捕杀或用化防治。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治痛、创伤等。本品在东汉前已载入《农本草》,但宋代以后很少入官药而沦为草药

药源相

出自《农本草》。

①《唐本草》:爵床,似香荣,长而大,或如茬且细。生平泽熟田近道旁。

②《纲》:爵床,原野甚多,,与大香蕾一样,但香蕾搓之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

③《纲拾遗》:小青草,五月生苗,短小,多,不甚高,成簇,红色两瓣,与大青同,但细小。《纲》‘小青’条集解下《图》,生福州,三月生,亦不载其状,未免失考,且治亦。《圃事须知》小青淡竹, 比则另是一种。

孩儿草、爵卿(《吴普本草》),香苏(《录》),赤眼老母草(《唐本草》),赤眼(《品汇要》),小青草(《百草镜》),蜻蜒草、苍蝇翅(《纲拾遗》),尾红(《台湾植物录》),瓦子草(《中国药植志》),五累草(《南京民间药草》),六角仙草(《福建民间草药》),观音草疳积草、肝火草、倒草(《江西民间草药》),山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四季青、蚱蜢腿(《浙江民间草药》),野万年青、毛泽兰(《四川中药志》),屈仔、麦穗红(《闽东本草》),六角英、大草(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六疳积草(《江西草药》),蛇食草、水竹笋(《上海常用草药》),麦穗癀、尾癀(《福建草药》),阴牛郎(《江苏药材志》)。

来源:该品为爵床爵床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Ness的全草。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采收贮藏:8至9月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中段,干,筛去灰屑。炮制后贮干容器,置通处。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微苦,。味苦咸辛、性,归膀胱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疟。用于感冒发热疟疾咽喉肿痛,小儿疳积痢疾肠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疖肿,跌打损伤。

①《本》:“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汤。”

②《唐本草》:“疗下气。”

③《本草汇言》:“解毒,杀,清热。治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痢,疗男子积肠红。”

④《纲拾遗》:“理小肠。治小儿疳积,赤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⑤《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毒。”

⑥《四爪中药志》:“除清热,止咳嗽。治湿头痛痛。”

⑦《闽东本草》:“退热,利水湿疟疾,疗淋疝,解烦热。”

⑧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滞瘀。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疳积乳痈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患处。

服: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研末。外用:鲜品适量、捣;或汤洗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表明:爵床金黄色葡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咽痛,可与蒲公英白英野菊花枇杷叶等同用。可用于小儿肾炎水肿,可每天用鲜草一至二两,服,连续服用,肿退后,再据辩,服药调治。治疗疟疾,可单用该品一两(或鲜草三两),服,于疟发前3~4小时服下。对于疔疮肿,或扭伤肿痛等症,既可服,又可捣烂外

人群:孕妇慎服;胃虚服。

过服亦克脾气胃虚两虚者不宜。

应用选方

实用验

①治感冒发热咳嗽痛:爵床五钱至一两。服。(《上海常用草药》)

②治疟疾爵床一两。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草药》)

③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腓肠。(《云南草药》)

④治痢,肠红:小青草、秦艽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服。(《本草汇言》)

⑤治黄疸劳疟发热障初起:小青草五钱,豆腐食。(《百草镜》)

⑥治肾盂肾炎爵床三钱,地菍凤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寄生上的虫蛀球)十个。水服,每日一。(《江西草药》)

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两,地锦草、龙泉草各二两,车前草一两半,小号野生、狗肝菜各一两(后二味可任选一味,如龙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文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一,至少以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于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维持三个月,以巩固疗效。(《全展选编·传染病》)

⑧治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钱。加猪肝羊肝服。(《浙江民间草药》)

⑨治筋疼痛:爵床一两。水服。(《湖南药物志》)

⑩治疳积小青牛肉、田鸡、鸡肝食之。(《纲拾遗》)

⑾治鸡肝羊肝一具(不落水),小青草五钱。安碗,加熟,去草吃。加明雄黄五分尤妙。(《百草镜》)

⑿治生疮:爵床一两,水服。(《湖南药物志》)

⒀治疮疖:小青草捣烂。(《本草汇言》)

⒁治瘰疬:爵床三钱,夏枯草五钱。水服,每日一。(《江西民间草药》)

⒂治跌打损伤:爵床鲜草适量。洗净,捣患处。(《上海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肾炎

取鲜麦穗红汤分次频服。1~5岁每日1~1.5两,5~10岁1.5~2.5两;10岁以上3两。如用干品可减?0~70%。观察10例,痊愈9例,好转1例。一般2~3天小便即见清利,浮肿逐渐消退。

②治疗结核性肛瘘

用六角仙草0.5~1两,苦刺五加科三五加)1两(均为干品),加水约600毫升,至300~400毫升,顿服,每日1次。如瘘管分泌物很多,须每日清洁局部,并用0.2%黄连素纱布条填塞管治12例,7例痊愈,5例好转。据观察,一般服药后即觉肛门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每日换药时,可见瘘管周围的红肿现象日见消退,脓液逐渐减少,管壁渐渐变软,管道由深变浅,新鲜肉组织由管底向上慢慢生长,最后外盖以上皮,成瘢痕。

③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小青草15至30克,水服。

④治肺热咳痰不利,癞子草、五皮车前草各15克,陈皮3克,水服。

⑤治咽喉肿痛,鲜爵床全草30克,捣烂绞汁服;渣捏成含于中,流出毒涎。

现代研究

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还含有爵床定C和D等木脂体。Justicia procumbens L.var. leucantha Honda含爵床定A、B,台湾杉素E甲醚,爵床辛,异爵床辛。

爵床全草含爵床脂定(justicidin)A,山荷叶素(diphyllin),爵床脂定(justiscidin)E,新爵床脂纱(neojusticin)A、B、C、D。

刘国瑞对爵床的化成分进了系统的研究。利用正相硅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法,从爵床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并以化法等鉴定了17个化物的结构,其中包括14个木脂素及其苷类化物:Chinensinaphthol methyl ether(YA1),Taiwanin C(YA2),4’-demethylchinensinaphthol methyl ether(YA7),NeojusticinC(YA10),Neojusticin A(YB1),Chinensinaphthol(YB2),Taiwan E(YB3),6’-hydroxyJusticidin B(YC1),6’-hydroxy Justicidin A(YC2),Diphyllin-1-O-β-D-Apiofuranoside(YD1),Procumbenoside C(YE1),Procumbenoside D(YE2),Justicidinoside C(YE5),Justicidinoside B(YE6),1个邻苯二甲酸酯类化物:Phathalic acid bis(2-methylpropgl) ester(YA5),1个嘧啶类化物:尿嘧啶Uracil(YE4)及1个甾醇:β-谷甾醇(YA9)。其中化物YA10,YE1,YE2为新化物,化物YA5,YE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药材鉴

性状鉴

全草长10~60cm。细而弯具纵棱,直径2~4mm,基部上常有定根;表面黄绿色;被毛,膨大成膝状;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对生,具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狼状披针,两面及叶缘有毛。穗状花序生或腋生、苞片及宿存花萼均被粗毛;偶见花冠,淡红色蒴果棒状,长约6mm。种子4颗,黑褐色,扁三角微,味淡。以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

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含钟乳体细胞甚多,棱,稍弯,两端渐尖或钝,长200~800μm,直径33~58μm;气孔直崭式;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33~43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2~5细胞,长230~700μm,基部直径约至60μm,表面有角质条纹,有的可见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含钟乳体细胞较小,长200~500μm,直径11~58μm;气孔密布;腺鳞颇多;非腺毛着生于叶脉叶缘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