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多发性硬化伴发的葡萄膜炎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功能障碍和多区域受累。在临床上分为良性型、复发-缓解型和慢性进展型3种类型。此病可神经炎、葡萄膜炎、眼外肌病变等眼部异常。多发性硬化所致的葡萄膜炎是一种少见的类型。(一)发病原因前尚不完全清楚。(二)发病机制有此病的发病机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嗜神经的病原体有狂犬病......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前尚不完全清楚。

(二)发病机

此病的发病机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嗜神经的病原体有狂犬病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前更多的人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有的自身抗原可能为磷脂碱性蛋白和脂质蛋白,将它们分与佛氏完全一起免疫动物,可以诱发出实验性过敏脊髓炎,此种动物模型的炎症与多发性硬化在临床和病理面都非常相似,此外,还发现此病与HLA-DR15-(DRB1*1501)和HLA-DQ6相,这些结果均提示免疫遗传因素在此病发生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症状

1.眼部表现此病可起多种眼部病变,最常见的为神经炎,其次为葡萄膜炎,也可复视眼球震颤等。

(1)神经炎:神经炎是此病最常见的眼部病变,发生率高达40%~73%,以神经炎作为此病最初表现者占15%~25%,患者多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或丧失,出现中暗点或其他多种视野缺损,视觉和对比敏感度异常,一些患者可有眼痛或球后疼痛,疼痛多发生于休息时,眼球运动时或眼球受到压迫时,球后神经炎眼底可无任何异常改变,一些患者可有视盘炎,可出现视盘旁神经纤维层的裂隙状缺失,偶尔可出现网膜管鞘。于发病2周后患者视力通常逐渐改善,数月后视力可恢复,但在不少患者可以遗留视物模糊色觉异常和视盘颞侧色淡等改变。

(2)葡萄膜炎:2.4%~44%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出现葡萄膜炎,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1∶1.2,可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包括网膜管炎和网膜炎)。

葡萄膜炎(图1,2):一般认为,葡萄膜炎少见,临床上要表现为双侧肿性虹膜状体炎,患者出现羊脂状KP,虹膜虹膜后粘连,少数患者偶尔可出现双侧急性葡萄膜炎,但仍可出现虹膜和大量羊脂状KP。

中间葡萄膜炎:是此病并的葡萄膜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但也有报道中间葡萄膜炎在此病所伴有的葡萄膜炎中仅占25%,患者多表现为轻度的玻璃体炎症反应,也可起严重的状体平坦部炎,出现双侧状体平坦部和玻璃体基底部雪堤样病变,其与特发性中间葡萄膜炎在临床表现上并无明显区多发性硬化所伴发的葡萄膜炎比特发性中间葡萄膜炎更易出现明显的肿性葡萄膜炎和虹膜后粘连,更易出现后极部网膜管鞘,但不易黄斑囊样水肿和周边网膜的新生管。

③后葡萄膜炎:此种类型比较常见,要表现为网膜周围炎,多数发生于后极部网膜,也可发生于周边部网膜,此种病变与神经炎,全身疾病的恶化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系,通常表现为轻度的网膜周围炎,出现网膜管鞘,玻璃体炎,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不易黄斑囊样水肿网膜塞和网膜新生管,其他类型的后葡萄膜炎如网膜炎虽然也有报道,但相当少见。

(3)其他眼部表现:一些患者可因神经受累复视,一些患者尚可出现眼球震颤,Horner综征等。

2.全身表现此病最常见的全身表现为疲乏和虚弱,感觉异常也相当常见,可表现为麻刺感,针刺感,麻木感,冷感等,感觉异常通常始于手或足部,在几天可进展为整个肢体,于数周消退;可出现多种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头痛神经痛,骼疼痛,痉挛,阵挛,触物感痛等;其他尚可出现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说话和困难,抑郁,精神欣快,膀胱,肠道和性功能障碍等异常。

饮食

多以清淡食物为,注意饮食规律。

预防

1、如发现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或无红、痛,但眼前有黑影浮,视物模糊视物变,闪光感、视力下降者有可能患葡萄膜炎,应到有专科作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2、一旦诊断为葡萄膜炎,应积极进治疗,瞳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必要措施,可防止瞳孔粘连,避免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内障的产生;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常用药物,但有副作用,不论全身或局部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滥用。

治疗

不同的患者病程可能有很大不同,但基本上表现为复发-缓解型、原发性持续进展型、继发性进展型和进展-复发型4种类型,患者也可最初表现为一种类型,以后又进展为另一种类型。一旦患病,即终身难愈,一般于患病10年左右即可出现完全的肢体瘫痪

视力的预后要取决于受累的眼组织和炎症的严重程度。神经过积极治疗后视力多能恢复,但对比敏感度的异常可长期存在;中间葡萄膜炎过有效的糖皮质激素和(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后视力多能恢复至0.5以上。

多发性硬化伴发的葡萄膜炎西医治疗

此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法,一些药物虽然可使患者的病情暂时得以缓解,但尚无药物能使疾病完全治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此病的一种常用药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可用于严重的复发性或慢性进展性疾病,此外尚有人使用静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法治疗多发性硬化。此病所致的神经炎可用泼尼松服治疗,也有人建议用静注射大量的甲泼尼龙治疗,认为可以减少神经炎的复发,并能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恶化。对于此病所致的中间葡萄膜炎,一般认为与特发性中间葡萄膜炎的治疗相同。通常首选糖皮质激素服,初始量为1~1.2mg/(kgd),10天~2周后据患者的反应逐渐减量;对于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选用苯丁酸氮芥,初始量为0.1mg/(kgd),4~6个月后逐渐减量;对于出现状体平坦部、周边眼底的雪堤样改变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给予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过上述治疗仍不能控制者,可考虑玻璃体切除手术。对于有眼前段受累者,应给予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和麻痹滴眼点眼治疗。

多发性硬化伴发的葡萄膜炎中医治疗

[治法]:泻肝,祛滋阴龙胆草10g柴胡10g木通4g车前子12g生地15g栀子12g黄芩12g陈皮9g石决明30g枸杞子15g防风9g怀牛膝12g黄柏12g白芍12g。

检查

液检查可发现蛋白浓度升高,白细胞增多,lgG水平增高,一些病毒抗体(如抗风疹病毒抗体,抗带状疱疹病毒抗体)的出现,支持此病的诊断。

1.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发现脊髓的白质区有在的脱髓鞘斑块,3个病灶(至少有1个脑室周围的病变)或3个以上病灶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此种病变通常大于6mm,源自胼胝体和小脑幕下的病灶高度提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2.眼电生理检查在有神经炎的患者,视觉诱发电位通常出现异常,但在发病2年约35%的患者视觉诱发电位恢复正常。

3.荧光素眼底管造影检查荧光素眼底管造影检查对确定患者的网膜管炎有重要价值,活动性管炎可出现管染料渗漏和管壁的染色,无管炎的静硬化,虽然也可出现管鞘,但造影无异常改变,造影还可发现网膜新生管膜,黄斑囊样水肿等改变。

4.视野检查,色觉检查神经炎多起视野改变,如弥漫性暗点,中暗点和周围暗点;色觉检查对发现亚临床的视神经损害有帮助,红光的色觉异常通常比较突出,在急性期,蓝或黄光缺陷可能更为常见。

诊断鉴别

诊断

此病的诊断要依赖于其临床表现的时空特征,即病变在空间的多发性(在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发病灶)和时间上的多发性(病程中复发和缓解的反复交替),磁共振,液检查,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眼电生理检查,荧光素眼底管造影检查,视野检查等对眼部病变的诊断可提供有用资料。

诊断

多种疾病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炎和葡萄膜炎,这些疾病有Behcet病,类肉瘤病,Lyme病,梅毒疱疹病毒感染等,在诊断时应注意与这些疾病相鉴

1.Behcet病Behcet病可管炎,出现神经系统的多种异常,但患者典型地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多皮肤病变,阴部溃疡关节炎;所致的葡萄膜炎多表现为非肿性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网膜炎,网膜管炎,易起前房积脓,网膜网膜幻影管等病变,而多化性硬化中间葡萄膜炎,且多是肿性炎症,据这些特点,一般不难将二者鉴来。

2.类肉瘤病类肉瘤病虽然也可起多种神经系统改变,神经炎和葡萄膜炎,但它起的葡萄膜炎多为葡萄膜炎,网膜管炎(典型地出现蜡烛泪样病变),肿,并且患者多有皮肤损害,淋巴结病,部X线检查发现淋巴结肿大,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查对诊断和鉴诊断有很大帮助。

3.Lyme病伴发的葡萄膜炎Lyme病是一种由感染蜱传染的螺旋体疾病,发热,游走性红斑,关节疼痛,也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葡萄膜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联免疫印迹检查对确定病原体,诊断和鉴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4.梅毒梅毒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病变,常起视盘肿胀视盘水肿神经萎缩,动眼神经麻痹葡萄膜炎多表现为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病史和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帮助。

5.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葡萄膜炎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均可炎和葡萄膜炎,但它们往往表现为网膜炎,网膜坏死综征,进展性外层网膜坏死综征,网膜膜炎和葡萄膜炎,而多发性硬化中间葡萄膜炎,检查,PCR检测等对诊断和鉴诊断均有重要帮助。

并发症

此病可起多种眼部并发症,常见的有神经萎缩,网膜神经纤维层的萎缩,并发性内障黄斑囊样水肿网膜前膜,继发性青光眼网膜离,网膜新生成,网膜玻璃体积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