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稷米

稷米 稷是禾本科作物,为粢米。 稷起源于中国北,史前已有栽培,殷商时期就已成为人们的食,也正因此,中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社指土地,稷就是指粮食,可见稷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稷具有高度抗旱耐热,抗虫害,生长期短等优点,是中国北干旱地区要粮食作物之一。现要种植在中国东北、华北丰西北地区。【出处】《录》【拼音】Jì Mǐ【】粢米、穄米(《补缺肘后》),(......
目录

基本资料

【出处】《录》

【拼音】Jì Mǐ

】粢米、穄米(《补缺肘后》),

(《饮膳正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

性味】甘,平。

①《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③《本草拾遗》:性冷。

归经】入

①《本草求真》:入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功能治】和中益凉血

①《录》:,补不足。

②《千金·食治》:益安中,补虚和,宜

③《日华子本草》:治热,压石毒,能解 苦瓠毒。

④《纲》:凉血

【用法用量】服:食或研末。

【注意】《日华子本草》:多食发冷。不可与川 附子同食。

【摘录】《*辞典》

稷米图册稷粟)芦稷益和中 黍稷清热解。稷(专入)。有芦稷 黍稷之分。芦稷者其高如芦。实既香美。性复中和。所以为五谷之长。而先王以之官也。味甘平。故食可以益和中。宣汤以治霍乱 吐泻如。用此烧。可治中沉 啾唧。若黍稷之稷。状似粟。但粟穗则 丛聚攒簇。黍稷之粒。则疏。黍与黍稷分。则粘者为黍。而不粘者则为黍稷之稷。昔人于此。纷纷置辨。而不画一。是亦未分二稷之说矣。黍稷味甘性。作饭疏爽。香美可爱。服之可以清热。解止渴。故书载治发背瘟疫之症。但多食则有冷发。(饮 黍穣汁即瘥。)烧 黍稷则瓠必死。忌同 附子服。

稷米图册稷米图册

简介

⒈作用。中国古代把国家称为 社稷,社指土地,稷为粮食,可见稷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稷具有高度抗旱耐热,抗虫害,生长期短等优点。是中国北干旱地区要粮食作物之一,蒙古、河北山西宁夏陕西等地为产区,但产量不多。

稷属小粒粮,千粒重为3-8克。加工成米后养也很丰富,含蛋白质9.6%,脂肪0.9%,碳水化物76.3%,热量351千卡/百克,粗纤维1.0%, 灰分1.3%,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稷的食用法很多,碾成米称“稷米”,可粥,磨成面叫“糜子面”,可作糕团或其它小食品。中国蒙古族多用稷米米。稷专业标准以容重定等,分三个等级稷米

⒉起源。稷起源于中国北,史前已有栽培,殷商时期已是人们的食。现要种植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在华中及四川等地有部分栽培,中国与前苏联、印度是世界上生产稷最多的国家。此外,欧洲和美洲的不少地也有少量栽培

⒊分类。稷属为黍亚科中一大属,约有400种,起源于赤道热带潮湿生境中。产美洲热带和非洲。稷为4倍体植物,是一种喜温湿的短日照作物,最适温度25~30(35)℃,相对湿度要求在50%以上。稷的生育周期短,一般为2~3个月,因此适于生长在夏季温高多雨的北地区,分布可达北纬50度。

原形态

稷米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c m,有时有分枝密被 髭毛,下具毛。叶鞘松弛,被基毛; 叶舌长约1mm,具长约2mm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长10-30cm,宽达1.5cm,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

花序展或国交紧密,成熟后下垂,长约30cm,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上部密生小小穗小穗卵状,长4-5mm;颖纸质,无毛,第1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具5-7,第2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其先端渐汇状;第1外稃似第2颖,具11-13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mm,先端微凹。谷粒,长约3mm,乳白色褐色、果期7-10月。

栽培区划

⒈东北春稷米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蒙古兴安盟和通辽市。稷米以春播为,垄作栽培要为糯性品种,穗型居多, 籽粒较小,以黄、黑粒色为

⒉北稷米

包括蒙古大兴安岭以西大部、辽宁朝阳市、河北承德和张家市、北京延庆县、山西晋西北地区、陕西北部长城沿线各县、宁夏 盐池和 同县及黄灌区、甘肃河西走廊。稷米以春播为。由东向西由糯性品种为向以粳性品种为过渡,类型复杂多样。千粒重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籽粒以黄、白、红色

⒊华北夏糜子区

包括 太山及 豫西山地以东,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大部、山东及安 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稷米以夏播为, 条播平作,以糯性品种为,侧穗型品种居多,中小粒,以黄、白粒色为

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

包括河北西部少数县、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陕西中部、甘肃中部及甘南自治州、宁夏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本区西北部以春播 糜子为,东南部以夏播糜子为。由东向西是由糯性品种为向粳性品种为过渡,侧穗型品种居多,千粒重较高, 籽粒以黄、红色

⒌西北春、夏稷米区包括新疆全区及甘肃西北部泉地区。糜子有春 播也有夏播,但面积较小。

⒍ 青藏高原春糜子区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中西部及四川西部,是中国最大的 高原区。稷米属零星栽培,一般为春播,少数地为秋、冬播,品种为粳性,穗型, 籽粒小,单产较低。

⒎南秋、冬糜子区

包括淮河、 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各省区。稷米零星分布 于各省山地和丘陵地带,一般多在头年秋、冬季播种,次年春季收获,品种多为糯性、侧穗型。

考证

稷米出自《录》《唐本草》:“ 《本草》有稷,不载穄,稷即穄也今楚人谓之稷,中谓之 糜,呼其米为黄米,与黍同类。”《本草图》:“稷米,个所谓穄米也,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出粟米处皆能种之,高诱(注《吕氏春秋》)云,西谓之糜,冀州渭之穄,皆一物也。”

《纲》:“稷与黍一类二种也,粘者人黍,不粘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犹稻之有粳与糯也。 黍稷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结子成而殊,其粒如粟而光滑,三月下种,五六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其色有亦。白、黄、黑数种,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为 黍子,不复呼稷矣。北边地,种之有补,河四出者,颗粒尤硬,稷熟最早,作饭疏爽乔美。”

功效介绍

性味:甘,平。

①《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③《本草拾遗》:性冷。

归经:入

①《本草求真》:入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功用治-稷米的功效:和中益凉血

①《录》:,补不足。

②《千金·食治》:益安中,补虚和,宜

③《日华子本草》:治热,压石毒,能解苦瓠毒。

④《纲》:凉血

用法与用量:服:食或研末。

宜忌:《日华子本草》:多食发冷。不可与川附子同食。

食用禁忌

⒈适宜人群:适用于胃虚弱、胃热湿热症状的患者。体弱之小儿食用。

⒉不适宜人群:其性冷,入,部分人应适当忌食。

⒊选购宜:无过多杂质、颗粒饱满、色泽、气味味良好。

⒋选购忌:不完善粒: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未熟粒:米粒不饱满,与正常米粒显著不同的颗粒。虫蚀粒:被虫蛀蚀的颗粒。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的颗粒。霉变粒:粒面有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 1.0mm孔筛的物质。矿物质: 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碎米:通过直径 1.5mm孔筛,留存在 1.0mm孔筛上的破碎粒

其他杂质:无食用价

⒌烹调宜:服:食或研未。稷可作饭

⒍食 用 宜:药用部位为黍的种子之不粘者。

⒎食 用 忌:不可与川 附子同食。多食发冷

⒏储 存:阴凉通处保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