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也称Hallervorden-Spatz病,为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期遗传代谢性疾病。要累及锥体外系统,也是罕见的与元素代谢障碍有神经性病,国已有少数尸检的报道。本病由Hallervorden和Spatz(1922)首先报道,以后就以两人命此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Taylor用DNA连锁研究发现,该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20p12.3-p13......
目录

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Taylor用DNA连锁研究发现,该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20p12.3-p13区。

临床表现

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锥体外系症状,首先出现的是下肢强直,张力障碍及舞蹈-手足徐动等症状,早期即可有锥体束征,出现痉挛性瘫、反射亢进及Babinski征等;逐渐进展累及上肢、面部及延髓;有些病人出现张力障碍,眼睑痉挛,色素性网膜炎,并可有视盘萎缩。身体屈成弓困难、齿不清,晚期患者不能起床,多数在起病10年因并发症死亡。

检查

1.CT检查

脑室扩大,外侧裂明显增大,沟扩大,小脑萎缩等;可见纹状体低密度病灶,也有报道出现高密度病灶。

2.MRI检查

T2WI示双苍白球外侧低信号,侧有小的高信号,称为“虎眼征”。

3.骨髓巨噬细胞和周围血淋巴细胞的Giemsa-Wright染色

染色中可找到海蓝组织细胞,这种细胞在340nm波长的显微镜下,见光中有PAS阳性的荧光物质,有诊断意义。

4.静注射59Fe标记的盐(枸橼酸亚

SPECT显像示基底基区聚集增加,比正常人消退延迟,这也有诊断参考价值。

诊断

据青少年期出现进性锥体外系症状张力障碍、强直和双下肢痉挛性瘫等,MRI检查T2WI显示典型“虎眼征”,可以诊断本病。

阳性家族史,骨髓巨噬细胞中或周围血淋巴细胞中分辨到海蓝组织细胞,或59Fe标记的盐的SPECT显像在双侧基底核区有放射性聚积及消失缓慢,则可实本病。

并发症

并有原发性神经萎缩、精神症状、智力下降及衰退、共济失调、痫性发作等。

治疗

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要是对症治疗。张力增高和运动迟缓的Parkinson综征,用左旋多巴可暂时缓解症状;舞蹈-手足徐动症可选用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可改善患者情绪;痫性发作可用癫痫药;神经养药疗效不明显,螯合剂对驱除基底核沉积无效。

进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和试用大维生素E治疗,以及单胺氧化酶-β抑制,但效果不明显。

预后

儿童型病程10年左右,多数在20~30岁死于并发症。成人型病程也可多达10余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