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蚕食性角膜溃疡

蚕食性角膜溃疡,(ulcus corneal rodens),是一种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初发于角膜周边部,沿角膜周边部延伸,再向中央匍发展,最后累及全角膜,可侵及单眼或双眼,属于一种特发性角膜溃疡,与感染或全身原-管性疾病无。1849年Bowman首次描述了该病。1867年德国医生Albert Mooren对该病作了详细的报道,并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角膜病,故该病又称为Moorens溃疡。......
目录

疾病概述

蚕蚀性(或慢性匐性)角膜溃疡,也称Mooren氏角膜溃疡。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病因不清,病情顽固,且无特效的治疗法,迄今仍被视为一种极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临床表现:初起于睑裂区角膜缘部,由浅层灰色浸润发展成边缘性溃疡,并逐渐向角膜中央部匐扩展。2~3周后,溃疡的进缘出现潜掘状犁沟与稍隆起的悬边,呈现蚕蚀性。随着潜掘状溃疡缘向前推进,遗留的溃疡基底逐渐由来自角膜缘的新生管性组织和上皮所覆盖,表面不平,略呈咬凿状,间有肉组织隆起和在浸润小灶。从病变始,表现为严重症状,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疼痛常沿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域放射,局部滴用麻醉止痛药均不易缓解症状

疾病病因

确切病因不清。可能的因素包括外伤、手术或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带状疱疹梅毒、结核、丙型炎等),诱导改变了角膜上皮及结膜的抗原性,使机体产生自身抗体。进一步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侵润、原酶释放的免疫反应。多数者认为该病可能是体液免疫为、细胞免疫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生理

确切病因不清。可能的因素包括外伤、手术或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带状疱疹梅毒、结核、丙型炎等),诱导改变了角膜上皮及结膜的抗原性,使机体产生自身抗体。进一步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侵润、原酶释放的免疫反应。多数者认为该病可能是体液免疫为、细胞免疫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症状体征

有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病变初期,多于睑裂区周边部角膜浅基质层出现侵润,几周侵润区出现角膜上皮缺损,成慢性边缘性角膜基质溃疡。然后沿角膜周边部发展,并向角膜中央蔓延,有一个潜掘状的侵润进缘。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在溃疡的同时,先前的基质溃疡成浓密的纤维管膜,导致角膜瘢痕化。应排除其它起周边部角膜溃疡角膜溶解性病变的管性疾病,如类湿关节炎、egener肿等,能诊断此病。

并发症

角膜溃疡越深,症状和并发症越严重。角膜溃疡角膜瘢痕,导致角膜混浊,从而使视力减退。角膜溃疡无论治与不治,均有可能发生虹膜炎、虹膜状体炎、角膜穿孔伴虹膜出、前房积脓、全眼球炎、甚至摧毁眼球等并发症。由真菌起的角膜溃疡,虽然无痛,但病情严重,铜绿假单胞菌起的角膜溃疡凶猛,单纯疱疹角膜炎所致的角膜溃疡难治,角膜溃疡应紧急并需由眼科医师治疗。

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

(1)免疫抑制治疗:①皮质激素类;②氨甲蝶呤;③环磷酰胺

(2)原酶抑制:①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②依地酸钠;③自家清;

(3)其他药物:①非甾体类抗炎消炎痛阿司匹林、保太松等。②中药 要为清、解毒,应用明,或兼用活祛瘀药。

2、手术治疗:

(1)角膜移植术;

(2)穿透性角膜移植;

(3)角膜缘结膜切除术;

(4)角膜切除;

(5)割术。

治疗

本疾病治疗相当棘手。

(1)可用糖皮质激素点眼。

(2)应用原酶抑制,如2%半胱氨酸眼液。

(3)近年用免疫抑制1%-2%环胞霉素A油、或0.05%FK506滴眼点眼,有一定疗效。

(4)防止混感染,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并适当补充维生素类药物。

(5)手术:病灶局限于周边部且较为表浅,可相邻的结膜切除,联合病灶区角巩膜病灶浅层清楚术,可望控制病变。如病变已侵犯瞳孔区、或溃疡深有穿破危险者,可据病变范围,采用新月型、指环型或全角膜移植。如角膜已穿破,可角膜移植或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移植均应带有角膜边缘(干细胞)组织。术后继用环孢霉素A或FK-506滴眼点眼对于预防角膜病变复发有一定疗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