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

玻璃体及网膜离手术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iated with vitreous and retinal surgery)在术后第1天即可发生,多为急性眼压升高,也可发生在术后半年以上,表现为隐匿性或慢性的眼压升高。发生的青光眼可以是角型、角型,或2种因素均有。随着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广泛展和复杂性手术的日趋增多,这一类的继发性青光眼越来越起临床上的重视。因为一旦发生,不仅......
目录

病因

与玻璃体及网膜的手术式和操作技巧相

发病机制

玻璃体和网膜离手术后青光眼的发生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可分为2个面:房水环路径的扰乱和手术应用的助材料的影响。

1.角型青光眼:手术导致的眼炎症和回流障碍可使状体充肿胀和(或)离,以巩膜突为支点向前旋转,推周边虹膜向前房角;膜的水肿、渗出和出以及离均累及状体,促使状体的水肿前旋,使前房变浅,导致完全或部分房角。常见于网膜离巩膜环扎术、巩膜外加压术或2种以上联术式,以及全网膜光凝术等,尤其巩膜外加压范围较大且位于深部并压迫或损伤涡静者。组织病理面发现所有的巩膜外加压术后起的急性角型青光眼,其膜上腔均存在不等量的性或浆液性液体。网膜玻璃体手术中的体注入过多过快,尤其是膨胀体,可推整个晶状体-虹膜隔前移,房角;硅油注入术注入过多硅油也可推整个晶状体-虹膜隔前移,或在晶状体眼玻璃体腔的硅油可直接造成瞳孔阻滞;手术后残留在晶状体眼前房的全氟化碳液体也可阻塞6点位周边虹膜切除孔,起瞳孔阻滞。网膜玻璃体手术后长期的葡萄膜炎症也是造成周边虹膜前粘连的因素之一,可导致继发角型青光眼。此外,术前就存在的角型青光眼眼前段解剖结构特征的眼,术后瞳和维持俯卧位,类似青光眼激发试验起房角或前房变浅,可诱发急性角型青光眼的大发作。

2.角型青光眼: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其眼压升高可能与前列腺素的释放、红细胞溶解和炎症性玻璃体混浊物阻塞小梁网有;硅油乳化进入前房,组织检查见到小梁网被微小硅油沫、色素细胞和充满硅油的巨噬细胞所堵塞,可阻碍房水通过小梁网外流;术后炎症使小梁网功能失常,原先存在原发型角型青光眼的患眼这时眼压更易升高;孔源性网膜离使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增加,当网膜复位时网膜裂孔和葡萄膜巩膜流出途径被迅速封,小梁网流房水负担量增加,也可导致眼压升高;术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是玻璃体网膜术后角型青光眼的因素之一。此外,一些者认为黄斑裂孔手术使用转化生长因子可增加房水生成,眼压升高

临床表现

多于术后第1天下午出现急性眼压升高症状原发性急性角型青光眼相似。有时被认为是网膜术后的炎症反应,尤其容易与全麻术后反应相混淆。一般多因角膜水肿不能看清眼底时始发现眼压升高。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眼部疼痛、一般无虹视。视力可仅有光感甚至无光感,眼睑肿胀,眼部充角膜皮水肿或后弹力层皱褶,前房浅或正常,房角放或。用压平式眼压计或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升高≥22mmHg可以帮助鉴诊断。硅油或膨胀体填充术后的早期就可发生青光眼,往往在手术结束后几个小时以,可以是一过性的眼压升高或持续高眼压。硅油填充术后早期在晶状体眼可发现6点虹膜周切孔被渗出膜封,瞳孔区一层致密膜成,也可见瞳孔大,硅油充满前房。晚期则表现为硅油乳化、房角粘连或虹膜红变,眼底特征性的青光眼视盘病变,眼压持续升高等。

检查

1.应用Tono-pen或压平式眼压计进眼压测量;

2.B超检查可明确玻璃体状态以及视网贴等情况;

3.虹膜角膜角镜检查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诊断

据手术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1.药物治疗

状体前旋起的角型青光眼在大部分病例用药物能有效地治疗。术后前房变浅或部分变浅,眼压升高,应立即滴用强力的麻痹阿托品,而不用缩瞳药,因其可使收缩、状体充而加重病情。局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或非甾体抗炎药有利于减轻状体水肿,减轻眼部炎症和充,防止周边虹膜前粘连。同时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如β受体阻滞药、α2受体激动药、碳酸酐酶抑制药,必要时可服碳酸酐酶抑制药和静滴注高渗脱水药以快速降低眼压。过治疗一般于1~4天(68%)或1周(84%)离变平,前房深度逐渐恢复,房角重新放,眼压自然下降。对用最大耐受量的降眼压药物,高眼压仍持续1周或1周以上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术后眼压观察和处理原则:术后不同时间测量眼压,眼压<25mmHg,抗炎治疗并观察;眼压在25~30mmHg,需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如果眼压31~40mmHg,采用2~3种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或加服碳酸酐酶抑制;眼压>40mmHg,则必须加用碳酸酐酶抑制药和高渗脱水药治疗。

玻璃体和网膜离手术后常常伴有较明显的炎症反应,发生青光眼时,选用局部抗青光眼药不宜滴用前列腺素衍生物类降眼压,因为该类药物可以加重炎症反应恶化病情。另外,这类抗青光眼药对于房角完全青光眼无效。

2.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无效时,或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来解除青光眼的患眼,应及时采用手术法处理。在膨胀体填充术的病例首先可作穿刺放出部分填充体,如无效也可考虑做玻璃体和前房穿刺放液。在晶状体眼如有纤维渗出膜造成的瞳孔阻滞,可施激光切或手术切除来解除。硅油起的青光眼一般需要手术干预,首选硅油部分取出术。

较严重的玻璃体和网膜离手术后青光眼往往需施滤过性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房水流物植入术是一较为理想的滤过性手术。前常选择带有压力调控的流物,又称为青光眼减压阀,房水通过一插入前房的硅流到缝置于赤道部巩膜上的流盘处,再由眼眶组织吸收。青光眼减压阀置入手术尤其适于这一类的青光眼,其成功率远高于小梁切除等滤过性手术。

状体破坏性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尤其是还残留视功能的患眼。前常用的手术式有状体冷凝和激光状体光凝术。应注意控制状体的破坏量,以免造成眼球萎缩的严重后果。

玻璃体及网膜离手术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iated with vitreous and retinal surgery)在术后第1天即可发生,多为急性眼压升高,也可发生在术后半年以上,表现为隐匿性或慢性的眼压升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