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猪囊虫病
病因

其发病途径系因患者食入含有未经杀死的绦虫虫卵的猪肉后,绦虫卵的外壳经十二指肠液的消化,六钩蚴虫钻入肠壁随血液循环散布全身在组织内沉着并形成囊尾蚴。囊尾蚴就在人的肠内继续发育,首先是带有小钩和吸盘的头节从囊里翻出来,并用小钩和吸盘钩吸在人的小肠壁上吸收养料。经2~3个月,即可发育为成虫。猪肉绦虫的囊尾蚴除寄生在猪的肌肉里以外,还可寄生在人的肌肉、脑、眼球等处,引起囊虫病。
临床表现
检查
1.作皮内试验和ELISA绦虫抗体实验阳性。
2.超声扫描、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
3.眼底检查
可见玻璃体内黄白色半透明圆形囊泡,大小约2-6PD。其周围有金黄色反光圈,囊泡中可见发亮的白色加点状头部。强光照射时可引起头部伸缩运动,有时在伸缩的头部可看到吸盘。
诊断
1.有食感染尾蚴的生猪肉史。
2.早期自觉眼前黑影飘动,后期视力下降。
3.玻璃体呈不同程度混浊,玻璃体内可见半透明的浅灰色或浅蓝色球形囊体,其中心常有一灰白色或黄白色圆形斑点,为囊尾蚴之头部,有时可见囊尾蚴在玻璃体内蠕动。
预防
1.治疗病人 在普查的基础上及时为患者驱虫治疗。由于本虫寄生在肠道常可导致囊尾蚴病,故必须尽早并彻底驱虫治疗。驱绦虫药物较多,近年多采用槟榔和南瓜子合剂。此外,阿的平、吡喹酮、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都取得较好驱虫效果。
槟榔、南瓜子合剂疗法效果良好。多数患者在服药5~6小时内即排出完整的虫体,若只有部分虫体排出时,可用温水坐浴,让虫体慢慢排出,切勿用力拉扯,以免虫体前段和头节断留在消化道内。用过的水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免虫卵扩散。服药后应留取24小时粪便,仔细淘洗检查有无头节。如未得头节,应加强随访,若3~4个月内未再发现节片和虫卵则可视为治愈。
治疗囊尾蚴病习用的方法是以手术摘除囊尾蚴。眼囊尾蚴病唯一合理的治疗法是手术摘取虫体,如待虫体死亡,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最近不得不摘除整个眼球。但在特殊部位或较深处的囊尾蚴往往不易施行手术,而仅能给予对症治疗。如脑囊尾蚴病时给抗癫痫药物等。国内有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囊尾蚴病取得疗效的报导。近年证明吡喹酮、丙硫咪唑和甲苯咪唑可使囊尾蚴变性和死亡,特别是前者具有疗效高、药量小,给药方便等优点,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发热、头晕、皮疹等毒副作用。
2.管理厕所猪圈 发动群众管好厕所、建圈养猪,控制人畜互相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 必须大力宣传本病的危害性,革除不良习惯,不吃生肉,饭前便后洗手,以防误食虫卵。烹调务必将肉煮熟。肉中的囊尾蚴在54℃经5分钟即可被杀死,切生熟肉刀和砧板要分开。
4.加强肉类检查 搞好城乡肉品的卫生检查,尤其要加强农贸市场上个体商贩出售的肉类检验,在供应市场前,肉类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处理。猪肉在-12~-13℃环境中,经12小时,其中囊尾蚴可全部被杀死。
治疗措施
早期手术摘除囊尾蚴:在手术显微镜下经睫状平坦部吸取或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囊尾蚴及玻璃体内炎性物质,修复视网膜,消除严重反应。
玻璃体切除术是显微眼科手术。手术要借助显微镜、玻璃体切割仪、角膜接触镜、导光纤维以及多种玻璃体专用眼内器械。手术器械在密封的眼球内操作,需要医生具有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经验,高精尖的手术器械及设备,是一个对设备器械依赖性很强的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闭合”的意思是保持眼球压力的稳定、密闭,实施手术才能保证安全。手术要在眼球的睫状体部作三个小切口。约1.3mm长,然后进入眼内器械,每个器械的直径为0.08mm使器械既能与切口吻合又能在眼内随意活动。三个切口插入灌注头与眼外的林格氏液相连,使眼内外进出的水达到平衡即使眼内压保持恒定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若单纯的玻璃体积血或混浊而无视网膜脱离的病人,施行玻璃体切除,去除了混浊的玻璃体恢复了玻璃体的透明度,术后大部分病人会重新获得有用的视力。若合并眼内异物,则在手术时用异物镊子夹出异物,然后处理异物的部位。如异物在视网膜上,则需在异物取出的部位做眼内激光将视网膜裂孔封闭。单纯的玻璃体积血不合并视网膜且视网膜正常者,手术效果是令人鼓舞的。合并有视网膜脱离或损伤的患者。除做玻璃体切除外还要做视网膜复位术使视网膜回到原来的位置。若在术中视网膜很容易复位,则术后会获得一定的视力,若视网膜难以在术中复位或有严重视网膜玻璃体增生,则术后要注入空气或惰性气体甚至硅油心肝强迫视网膜贴回原处。这样的病人需术后俯卧位(面向下)休息,以使气体或硅油顶压视网膜。
中药治疗
(1)硝石矾石片:每次8片,每日3次,口服。药物组成为硝石2份、制皂矾2份,制 成片剂,每片0.2g。适用于皮下、肌肉型囊虫病的治疗。
(2)灭囊丸:每丸10g,成人日1丸,小儿酌减。1年为1疗程。药物组成:石榴树根、槟榔、秋葵、桃仁、半边莲、雷丸、羊角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适用于各型囊虫病人。
(3)囊虫丸:每日服8g,连服1~2年。此丸主要含雷丸、鹤虱、泽泻、黄芪等。用于各 型囊虫病者。
(4)苦参60g,水煎内服,每日1剂,适用于全身散在性猪囊虫病。
针灸:
(1)对皮下或浅层肌肉中的囊虫结节,可选用5分或1寸长的毫针,每次选囊虫结节3~5个,采用围刺法,从结节的边缘上下左右4针,各斜刺至囊虫结节的中心,再在结节中心刺1针,稍加捻转,使有酸麻胀痛感,留针20~30分钟,其间捻转行针1~2次。起针后,按揉结节,一般2~3次结节可消失。应根据患者皮下或浅层肌肉结节之多少及分布情况,酌情分批分期进行治疗。每3日1次,1次针刺囊虫结节不宜过多。个别结节经用上法后残留小硬结,可于小硬节上用当归注射液0.5ml封闭,以促进吸收。
(2)癫痫发作频繁者,可在服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穴:鸠尾、大椎、间使、丰隆、人中等。夜发加照海,昼发加申脉,用泻法之手法治疗。 玻璃体猪囊虫病西医治疗方法
玻璃体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面,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玻璃体不是玻璃,它是人眼中类似于玻璃一样的物质,其无色透明,半固体,呈胶状,其主要成分是水,占了玻璃体体积的99%左右。玻璃体的前面有一凹面,正好能容纳晶状体,称为玻璃体凹。年轻时,晶状体与玻璃体能较好地紧密粘连,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晶状体与玻璃体的粘连性也逐渐变差,因此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时很容易将它们分开。玻璃体周围有一层密度很高的物质,称为玻璃体膜,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界膜与后界膜。玻璃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和脉络膜,因而代谢缓慢,不能再生,若有缺损,其空间就由房水来充填。当玻璃体因各种原因发生混浊,看东西时,就会觉得眼前如有蚊虫飞舞。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或由于高度近视等原因,半固体的凝胶状玻璃体就会逐渐变成液体状,这叫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和晶状体房水、角膜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