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绢毛木姜子

绢毛木姜子 绢毛木姜子,落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树皮黑褐色。幼绿色,密被锈色或黄白色长绢毛。产西北部;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针阔混交林中,海拔2700—3400米。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也有。印度尼泊尔有分布。(Nees)Hook.f.(1886);Chun(1925);Liou Ho(1932),(1934);Allen(1938);图鉴(1972)*。 Tetranthera sericea ......
目录

文献来源

(Nees)Hook.f.(1886);Chun(1925);Liou Ho(1932),(1934);Allen(1938);图鉴(1972)*。

Tetranthera sericea Nees(1831).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树皮黑褐色。幼绿色,密被锈色或黄白色长绢毛; 顶芽鳞片无毛或仅上部具短柔毛。互生,长披针,长8-12厘米,宽2- 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纸质,幼时两面密被黄白色或锈色长绢毛,后毛渐落上面 仅中脉有毛或无毛,下面有稀疏长毛,沿毛密且色较深,羽状侧脉每边7-8条,在 下面突起,连结侧脉之间的小微突或不甚明显;叶柄长1-1.2厘米,被黄白色长绢毛。 花序单生于去年,先放或与同时放;总梗长6-7毫米,无毛;每一花序8-20朵;花梗长5-7毫米,密被柔毛;花被6,淡黄色,有3条;能 育雄蕊9,有时6或12,丝短,无毛,第3轮基部腺体黄色;退化子房卵形。果近球, 直径约5毫米,端有明显小尖头;果梗长1.5-2厘米。期4-5月,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针阔混交林中,海 拔400-3400米。印度尼泊尔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本种与 钝木姜子L. veitchiana Gamble极相似,惟本种叶片披针,先 端渐尖,下面上绢毛的色较深,褐色花序总梗无毛,而后者叶片倒卵状长或倒 卵形,先端急尖或钝,下面绢毛同色,花序总梗有毛,可以区

药用

【药 】:绢毛木姜子

【拼 音】:JUANMAOMUJIANGZI

【来 源】:为子叶植物木姜子植物绢毛木姜子果实

【功 效】:利尿消肿、燥湿健脾湿

治】:治水湿停聚、小便不利、水肿消化不良

性味归经】:苦、辛,温。膀胱

【用法用量】:服:汤服,9一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利尿、防腐、祛、驱、健的功能。

【考 】:始载于《四川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绢毛石花

下一篇 玻璃体猪囊虫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