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胶质鼠尾草

多年生草本。直立,高1-1.25米,期6-8月。产西藏;自西亚及南欧,阿富汗,巴基斯坦,至印度金及不丹也有。多年生草本。直立,高1-1.25米,单一,全体被有下部扁平的具毛,在花序部分混生有腺毛状长,两面被稀疏的柔毛或无毛,仅沿上被紧贴的具毛,叶柄叶片长或与叶片等长,稀有比叶片短,密被短柔毛;在花序分枝基部的苞小,长2-4厘米,或长,先端长渐尖,基......
目录

形态特征

整体

多年生草本。

直立,高1-1.25米,单一,全体被有下部扁平的具毛,在花序部分混生有腺毛

状长,两面被稀疏的柔毛或无毛,仅沿上被紧贴的具毛,叶柄叶片长或与叶片等长,稀有比叶片短,密被短柔毛;在花序分枝基部的苞小,长2-4厘米,或长,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楔形,边缘具牙齿,具短柄或近无柄,被短柔毛,如同其他的

轮伞花序6,彼此相1-2厘米,由10-12个组成单一的总状花序,或具1-2对分枝生总状花序苞片,先端长渐尖,无柄,比花萼短,向下外弯,下面及沿边缘被多数而纤细的短柔毛及混生具腺的毛,苞片,边缘有具腺缘毛;花梗长约等于花萼长之半,与花序轴密被具腺柔毛。

花萼长10-1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及长腺毛面在上半部或近至基部被短的硬毛,在紧靠基部被稀疏的毛,二,上,比下短,先端具3个极短的小齿,下深裂成2齿

花冠黄色,在冠檐上有美丽而细的纹及斑点,稀有紫色,长3-4厘米,比花萼长,冠筒极伸出,外被腺毛面具纤细的单毛,冠檐,上镰刀状,两侧压扁,稍向后弯,先端微凹,外被具腺短柔毛,下外被短柔毛,3裂,中裂宽倒卵,比侧裂稍短,边缘外卷,具深齿,侧裂横向椭状长,外卷。

能育雄蕊2,丝稍短于药隔,上长约为下2-3倍,上药室长达1厘米,与上近等长,下的药室不发育,变,呈半,边缘具胼胝质,借此彼此联花柱伸出花冠,先端极不相等2裂。

坚果,长3毫米,褐色,具有较大的黑网纹。

期6-8月。

分布范围

西藏;自西亚及南欧,阿富汗,巴基斯坦,至印度金及不丹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功 效:涩敛止

治:治各种出血症咯血

性味归经:甘、涩,温。大肠

用法用量:服,汤服,9一15克。外用:烧炭研粉涂于出处。

栽培技术

栽培

日照充足通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3-5粒,发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离,生长的较旺盛。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繁殖

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扦插繁殖

在5~6月,选端不太嫩的梢,长5~8厘米,在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土浇水,使萌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