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

常以黏膜糜烂、溃疡伴假膜成为其特征,是急性感染性口炎。在正常人口腔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细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外环境发生变化,身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如感冒发热、感染、滥用抗生素和(或)上腺皮质激素;化疗和放疗等,口腔细菌增殖活跃,毒力增强,菌群系失调,就可发病。致病菌要包括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口腔黏膜球菌感染往往是好几种球菌同时致病,口腔黏膜的急性损害。在临床......
目录

病因

发病原因

在正常人口腔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细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外环境发生变化,身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如感冒发热、感染、滥用抗生素和(或)上腺皮质激素;化疗和放疗等,口腔细菌增殖活跃,毒力增强,菌群系失调,就可发病。致病菌要包括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病机

口腔黏膜球菌感染往往是好几种球菌同时致病,口腔黏膜的急性损害。在临床上要的特点是成假膜,所以球菌性口炎又统称假膜性口炎

症状

发病急骤,伴有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咽痛、哭闹、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处,以、颊黏膜多见。初起为黏膜充水肿,继之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在、聚集后融和均可见到表面披有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但留下溢血的创面,不久又被假膜覆盖。

葡萄球菌性口炎发病部位以牙龈,覆有暗白色苔膜,易被拭去,但不溃疡口腔其他部位的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全身症状轻微。涂可见大量葡萄球菌,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链球菌口炎呈弥漫性急性齿口炎,在口腔黏膜急性充的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白苔膜,剥去假膜则留有出糜烂面,不久又重新被假膜覆盖。全身症状明显,常并发有链球菌性咽炎。苔膜涂或细菌培养检查发现链球菌,即可确诊。

肺炎球菌性口炎多发生于冬春季,或候骤变时,好发于硬底、下及颊黏膜。在充水肿黏膜上出现银灰色假膜,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苔膜涂或细菌培养检查发现肺炎双球菌而确诊。

口腔黏膜充,局部成边界清楚的糜烂或溃疡。在溃疡或糜烂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假膜,呈黄色或灰黄色,界限清楚。假膜不易被擦去,如用力擦去后,下可见出的创面。炎性口臭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增高,体温升高。细菌培养可协助诊断。

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涂及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组织病理改变,口腔黏膜充水肿,上皮破坏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坏死上皮细胞、多核白细胞及多种细菌和纤维蛋白成假膜,固有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

1、消炎控制感染 可给予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最好做药物敏感实验,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一般治疗 患者要多休息,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

3、中药 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方药可选用银翘导赤清瘟败毒饮等。

4、局部用药 口腔局部止痛用1%普鲁卡因饭前含漱,或涂含有麻药溃疡膏。控制感染可用0.1%依沙吖啶(雷夫奴尔),0.05%氯己定(洗必泰)漱液,泰漱含漱,4~5次/d,每次5~6min。局部可用溃疡,养阴促进溃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荆芥根

下一篇 荆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