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菜
形态特征
百子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半直立或斜生,株高50-150厘米,根系发达,主根肉质,侧根较细。植株分枝性强,高达1.5米,茎略带浅紫色。单叶互生,肉质,披针形,嫩叶浅黄绿色,老叶绿色,叶片长10-21厘米,宽5-10厘米,先端较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被白色干膜质皱毛,羽状脉,叶面主脉基部紫色,上部绿色,叶背的叶脉突起,叶柄约2厘米,被短茸毛,无托叶。头状花序,长约1.5厘米,总花梗长约5厘米,总苞钟形,长6-13毫米,花金黄色,两性花。若不断采收,植株一般不开花。
生物学特性
百子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栽培可多次采收。植株 半直立或斜生,株高一般 30~50cm,高的可达 150cm。直根 系,根系发达,主根肉质,侧根较细且多。茎可无限生长、直 立、肉质,基部紫色带绿,嫩茎浅绿色、绒毛少而短,圆筒形 光滑或具 5 条浅棱,分枝性强。单叶互生,肉质,披针形、椭 圆形或卵形,嫩叶浅黄绿色,老叶绿色,叶片长 10~21cm、宽 4~10cm,先端较尖,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 两面被白色干膜质茸毛,羽状脉,叶面主脉基部紫色,上部 绿色,叶背的叶脉突起,叶柄长约 2.0cm,被短茸毛,无托叶。头状花序,长约 1.5cm,总花梗长约 5cm,花金黄色,完全花, 两性花,总苞钟形,长 6~13mm。若不断采收,植株一般不开 花。果实为瘦果,圆柱形,成熟时深褐色,冠毛白色。在广州 只开花,不结籽。
生长习性
百子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为20-25℃,低于15℃时茎叶生长缓慢,成株可忍耐3℃的低温,—2℃时地上部分冻死,在广州一般可露地越冬。百子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微酸性至中性、上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百子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阴,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但适当遮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适应性广,既耐热喜湿,又耐寒耐 旱。生长适温为 20~30℃,低于 15℃时茎叶生长缓慢,成株 可忍耐 3℃的低温,-2℃时地上部分冻死,在广州一般可露 地越冬。百子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微酸性至中性(适 宜的 pH 值为 5.0~6.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 强、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百子菜对光照要求不 严格,较耐阴,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但适当遮荫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百子菜抗逆性强,在广州地区终年均可种植和采收,在 高温的夏季依然生长良好。在山东、江苏等地通常在春、秋 季育苗定植,夏秋季节露地种植,在冬季早春温度低于 15℃ 时生长缓慢,选择避风温暖处,并采取保护性设施(如大棚 里再搭塑料薄膜中、小拱棚)保温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并能 延长市场供应期。
栽培管理
栽培需求
百子菜抗逆性强,在广州地区终年均可种植和采收,在高温的夏季依然生长良好。百子菜通常在春、秋季育苗定植,多采用露地栽培,而在冬季、早春,温度低于15℃时生长缓慢,采取保护性设施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百子菜以扦插繁殖为主,全年均可进行,以春、秋两季为宜,夏季成活率低。育苗宜选用细沙或疏松的沙壤土作床土,从植株上剪取生长良好的健壮枝条作插条,剪成具有3-5个节位、约10厘米长的小段,除去基部叶片,将插条的1/2插入床土。有条件的可覆盖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插条水分损失,保持士壤和空气湿度,以提高成活率。扦插后4-7天,插条即能发生不定根,12-15天后可移植至大田。春、秋两季直接剪取枝条扦插到大田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定植
百子菜根系发达,是一次种植多年多次采收的蔬菜。在生产上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有利于增产及提高品质。百子菜需肥量大,要求土壤养分供应持久,施足基肥是高产优质的关键,通常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一般1.5-1.7米包沟起畦栽培,畦高20厘米左右,畦面整细呈龟背形,3行植,株距25-30厘米,亩植约3500株。定植后随即淋透定根水。
1、肥水管理百子菜营养生长期长,在中国南方种植一般能终年生长,因此除了要追施速效肥外,生长期间要及时补施有机肥。定植后,经3-4天缓苗,即可薄施复合肥水提苗,15天后每亩可追施腐熟的粪肥水300-500千克+尿素少量或复合肥10-5千克,以后每隔10天追速效肥1次。另外,每个月需增施1次有机肥,可用花生麸粉加细土施入,也可用腐熟的鸡粪加细土施入。百子菜生长量大,需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则要及时排水,防涝渍。
2、中耕除草植株封行前需进行l-2次中耕除草。中耕需在晴天进行。早春气温较低,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温;夏季中耕则可保墒、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封行后不宜中耕,但仍要增施有机肥和培土。
3、植株调整百子菜生长旺盛,生长后期茎叶交叠,不利于通风及田间操作,亦影响植株的生长,此时应将植株距离地面约15厘米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同时增施有机肥和培土。修剪次数和修剪时视植株的高度和生长势而定。当植株枝条过密、过高及生长明显减弱时,需进行植株调整。
病虫害防治
百子菜抗性好,病虫害少,仅见蚜虫、斜纹夜蛾、灰霉病等的危害。但在土壤板结、温度过高、田间积水时植株会出现枯死现象,应选择疏松的土壤栽培,及时排水,有条件可覆盖遮阳网。
灰霉病宜采取的措施:
1、整地前先清洁田园,深翻晒地后施足基肥,与非菊科蔬菜轮作,整地伸沟高畦,有助雨季排水。
2、增加通风透光及降低温度,并以提高温度。
3、加强种植期田间管理,摘除病叶及修整去除侧枝,合理浇灌,雨季减少渍水,合理追肥以提高植株本身的抗性。
4、在封行或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及喷药防治,可采用50%扑海因可温性粉剂1500倍,60%多霉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达霜宁75%乳油800-1000倍等轮流交替使用防治。施药间隔7-10次,连治3-4次。
适时采收
在广州,百子菜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定植后20-30天就能采收嫩茎叶上市。在生长初期,及时采收主茎上的嫩茎叶,保留基部3-4片叶,促使植株侧芽的萌发,迅速封行,以后每次采收嫩梢时保留基叶1-2片。采收几乎每天都可进行。产品以长10-15厘米、约具6片叶为佳。嫩茎叶连续采收后,植株分枝繁茂、矮化丛密,单位面积产量会明显增加。在肥水充足和采收及时的情况下,一般每年亩产可达7500-10000千克。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