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见血封喉

见血封喉 :Antiaris toxicariaLesch.),又箭毒木,桑科植物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树皮灰色,幼时被浓密的长粗毛,成长之,表面深绿色,成熟的核果,直径2厘米,鲜红紫红色;期3-4月,果期5-6月。 产自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海南大都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保存最为完整。多生于海......
目录

形态特征

见血封喉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大树偶见有板根树皮灰色,略粗糙;小幼时被棕色柔毛,干后有皱纹。

至倒卵形,幼时被浓密的长粗毛,达缘具锯齿,成长之,长7-1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至浅心形,两侧不对称,表面深绿色,疏生长粗毛,浅绿色,密被长粗毛,沿中脉更密,干后变为褐色侧脉10-13对;叶柄短,长约5-8毫米,被长粗毛;托叶披针,早落。

雄花托盘状,宽约1.5厘米,围以舟状三角苞片苞片卷,外面被毛;雄花花被4,稀为3,雄蕊与裂同数而对生,花药紫色斑点,丝极短;雌花单生,藏于花托,为多数苞片包围,无花被,子房1室,胚珠自室悬垂,花柱2裂,柱头,被毛。期3-4月。

核果,具宿存苞片,成熟的核果,直径2厘米,鲜红紫红色;种子胚乳,外种皮坚硬,子叶肉质,胚根小。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多生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热量丰富,长夏无冬,冬季潮影响微弱,年平均温多为21-24℃,最冷月平均温在13-17℃以上,极端最低温在0-5℃以上,大潮南侵年份桂西南至粤西可出现短暂0℃以下低温,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干湿季分明或不太分明,空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在、页、砂等酸性基和第四纪红土上,土壤砖红壤或示红壤,pH值6.8-7.7。可组成季性雨林上层巨树,常挺拔于林冠之上。根系发达,抗力强,灾频繁的滨海台地,孤立木也不易受倒,但生长往往较矮。

分布范围

产地为中国华南至云南南部,国外分布于大洋洲和非洲。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阔林雨林中。

要分布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苏拉威西)。变种分布于大洋洲和非洲。

繁殖栽培

繁殖

见血封喉1、种子采集及处理

每年5月上旬,待果实表皮变红至紫黑色,大量果实落掉地时采集种子。结果的树龄大都在100年,树干高大,上树采集果实较难,因此需落时在地上收集。人工清洗收集起来的果实,去掉果皮,得到近卵形种子,再用水浮出不饱满的种子,然后把饱满的种子晾干,待播种。

2、播种与苗期管理

种子萌发特性,为了提高种子的发率,最好随采随播,可点播、沟条播。3-4厘米x10厘米播种,每平播种约250粒,播后盖土2厘米,再用干稻草覆盖,淋水保持土壤湿润。种子25-30天萌发,40天达发高峰,55天种子完毕。

小苗出土后1个月可薄施腐熟人畜粪尿(腐熟人畜粪尿与水比例为1:20)或0.1%的复肥水肥。4-5可移植养袋,养袋的规格一般采用16厘米x16厘米,基质为20%烧土加80%沙质壤土,最好选在阴雨天或下午移苗,种好后淋足定根水,再搭架用70%遮光网遮荫,待小苗恢复生长后去除遮光网。约移植1个月后即可施肥,一般施用复肥或尿素,或两种肥交替施用,每15天施1次,先稀后浓,浓度一般为0.1%-0.3%,8-9月适当增施钾肥,浓度为0.3%,促其木质化,有利小苗过冬。

3、定植

见血封喉一般用2年生的养袋苗定植成活率高,定植前1个月先移动养袋苗,分拣苗,待苗木重新稳定后再定植。定植解养袋时不要伤,定植后1个月必须遮荫;除去周围杂草,保持土质疏松、湿润。定植地要求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切忌泥土。不耐水淹,要注意排水防涝。

栽培技术

由于毒性较大,在栽培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割伤树,在修剪前更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在温室栽培展示时也应该用牌示加以说明,并栽植在游人不易接触到的地

主要价值

日用

见血封喉树皮厚,富含细长柔韧的纤维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常巧妙地利用它制作褥垫、衣服或筒裙。取长度适宜的一段树干,用小木棒翻来覆去地均匀敲打,当树皮与木质层分离时,就像蛇脱皮一样取下整段树皮,或用刀将其剖,以整块剥取,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个月左右,再放到清水中边敲打边冲洗,这样除去毒液,质,再晒干就会得到一块洁白、厚实、柔软的纤维层。用它制作的床上褥垫,既舒适又耐用,睡上几十年也还具有很好的弹性;用它制作的衣服或筒裙,既轻柔又保暧,深受当地居民喜爱。

药用

见血封喉药材相

药材来源:为桑科植物的乳汁和种子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果实,剥取种子晒干;或割取乳汁干

药性论述

性味:苦;性温;大毒

功能治:鲜树汁;强;催吐;泻下;麻醉;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解热。痢疾

注意事项:有剧毒,使用宜慎。云南海南等地有用树汁作箭毒,射杀野兽;人畜受伤者,其毒液进入伤,很快便会中毒死亡。

傣药

埋广:树汁作毒箭药《版纳傣药》。埋广,戈丢(西傣):树汁作麻醉《滇药录》。哥管,埋光,郭丢(西傣):树汁作毒箭药用《滇省志》、《傣医药》。埋广,毒箭木,,毒箭树:树汁为毒箭药《傣药志》。

药理作用

作用:乳汁的乙醇提取物有强、升压及增加输出量等作用。本品所含甙类中,很多具有洋地黄样强作用,如蛙淋巴囊注射0.05mg,即能使其心脏停止于收缩期;能使猫电图依次产生与黄夹甙相似的变化,搏减慢,P-R间期延长,异位律,动过速,最后纤维性颤动而致死;对猫的强效价,即猫的最小致死量(mg/kg)为:α-甙0.116,β-甙0.102,α-古洛糖甙0.142,鼠李糖甙0.125,马来毒箭木甙0.107,阿洛糖甙0.122,毒毛旋花子阿洛糖甙0.118,杠柳阿洛糖甙0.138,甙元0.359。

成份

见血封喉乳汁含α-甙(α-antiarin),β-甙,马来毒箭木甙(malayoside),19-去氧-α-甙(α-an-ticoide),19-去氧-β-甙(β-antioside),铃兰毒原甙(con-valloside),洋地黄毒甙元-α-鼠李糖甙(digitoxigenin-α-rhamno-side),铃兰毒甙(convallatoxin)。

种子含有加拿大麻甙(cymarin),加拿大麻醇甙(cymarol),毒毛旋花子阿洛糖甙(strophalloside),杠柳阿洛糖甙(peripallo-side),萝摩甙元-α-L-鼠李糖甙(periplorhamnoside),铃兰毒甙,鼠李糖甙,毒毛旋花子爪哇糖甙(strophantojavoside),去氧阿洛糖甙(antiogoside),阿洛糖甙(antiallo-side),爪哇糖甙(antiarojavoside),毒毛旋花子甙元(strophanthidin),萝摩甙元(periplogenin),甙元(antiari-genin)。

植物保护

见血封喉海南大都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保存最为完整。在云南所分布的大部分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外的,当地群众都有保护习惯,常不任意砍伐。广东、广西未建保护区的产地已加强保护,扩大种植。

2023年3月,入选《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录(第一批)》。

植物危害

见血封喉图树液有剧毒。常用它与士的宁碱(strychnine)混作为箭毒药用。树液由伤进入体中毒症状肉松弛、跳减缓,最后跳停止而死亡。动物中毒症状与人相似,中毒后20分钟至2小时死亡。是世界上最毒的树,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儋州。即树,其树汁洁白,却奇毒无比。唯有红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

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接触人畜伤,即可使中毒心脏麻痹管封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对此,西双版纳民间有一说法,叫作“七上八下九倒地”

乳汁的乙醇提取物对蛙淋巴囊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8mg/kg,中等量可使犬产生恶心呕吐,大量则加速其率及产生纤维性颤动。

植物文化

傣族

见血封喉据传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最早发现箭毒木汁液含有剧毒的是一位傣族猎人。有一次,这位猎人在狩猎时被一只硕大的狗熊紧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可狗熊仍不放过他,紧追不舍,在走投无路、生死存亡的紧要头,这位猎人急中生智,折断一刺向正往树上爬的狗熊,结果奇迹突然发生了,狗熊立即落地而死。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猎人就会了把箭毒木的汁液涂于箭头用于狩猎。树,傣族民间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据说,千百年前西双版纳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一次洪荒。洪荒过后,准备重建家园的人们上山伐木,在林间碰上了77只猛虎。林中猛虎伤人无数,猎户无法捕杀。有个叫波洪沙的男子,为除虎患,只好服下许多毒药,浸入地下以后,育出一棵树来。由于那树吸收了波洪沙的毒,树中便含有剧毒。这种含有剧毒的,用象生动的传说告诉后人,是种毒木,它的树可使凶兽毙命。

印第安人

见血封喉相传,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在遇到敌人入侵时,女人和儿童在后的汁液涂于箭头,运到前,供男人在战场上杀敌。印第安人因此而屡战屡胜,杀得入侵敌人尸横遍野,魂丧,顽强地保住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据史料记载,1859年,东印度群岛的土著民族在和英军交战时,把箭头涂有汁液的箭射向来犯者,起初英国士兵不知道这箭的厉害,中箭者仍勇往前冲,但不久就倒地身亡,这种毒箭的杀伤力使英军惊骇万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咽白喉

下一篇 咽后脓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