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角螺厣

角螺,贝壳呈号角状,质坚厚,一般壳高163-180mm,宽90-107mm,螺层约9层,螺旋部短锥,其高度不及壳高的1/3。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狭长。自螺旋部第3层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膨大,前端狭长。【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 Jiǎo Luó Yǎn【英语】 angle snail【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1.He......
目录

基本信息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 Jiǎo Luó Yǎn

【英语】 angle snail

【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1.Hemifusus tuba(Gmelin)[Semifusus tuba Gmelin]2.Hemifusus ternatanus(Gmelin)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取厣,晒干。

形态特征

1.自螺旋部第3层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有1裂随着螺层旋转的结突起和细密的肋纹,突起和肋纹愈向前则愈强大,至体螺层成三角棘突。壳表被黄褐色壳皮,上有黄褐色或淡棕色茸毛,细密,成纵排列,死后茸毛易落。壳长大,后部较宽,前沟很长。肉色,有光泽。钊较厚,于肩角部外扩成棘,边缘完整;薄,贴附于体螺层上,无脐。厣有质,较厚,,前端尖,棕色,核位于前端外侧,生长线粗糙呈皱褶状。

2.天狗角螺,贝壳长纺锤,质坚厚,一般高220-305mm,宽 95-110mm,螺约9层缝线明显,自上而下逐渐增宽。螺旋部短,约为壳高的1/3。每一螺层中部扩张,略呈隆起,肩部有较弱的结。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比管角螺更为狭长。壳面具有粗细相间的螺肋,并被有带细茸毛的黄褐色壳皮,茸毛落后出淡肉色的壳面。壳比前种更狭长,壳面为淡肉红色,外稍厚,边缘完整;薄,贴附于体螺层上,无脐。前沟成细长的水管沟。厣角质,棕黑色。较粗糙,有皱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质海底。

2.生活于近海10-70m深的泥沙质海底。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2.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状鉴别

(1)管角螺,厣,较厚,前端尖,棕色棕黑色,较粗糙,核位于前端外侧,生长线明显,呈皱褶状,夫脐,角质,质韧。微,味微甘、咸。

(2)天狗角螺,厣呈长卵褐色,核位于前端。

药理功效

性味】味甘;微咸;性平

【功能治】清热燥湿滋阴补虚。白带过多;小儿头疮;中耳炎;下肢溃疡阴虚潮热;体虚资汗;四肢酸软

【用法用量】服:干研末,5-15g。外用:适量,,研末,调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豇豆

下一篇 角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