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外耳道疖肿

外耳疖肿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部,是科常见病之一。多为挖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多为挖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疖肿。1.耳郭痛、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2.外耳道破溃......
目录

病因

外耳道疖肿多为挖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疖肿

临床表现

1.耳郭痛、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

2.外耳道破溃溢脓;

3.可因肿胀、阻塞,导致听力减退

4.疖肿外耳道前壁者,可发生肿胀,并可累及腮腺;后壁疖肿后、乳突部肿胀

检查

检查患外耳有单个或多个小疖,呈局限性红肿隆起。牵拉耳郭屏时疼痛明显加剧。液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增多。

诊断

1.病史

注意有无挖外伤耳漏等。

2.体检

(1)注意有无耳郭痛、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

(2)注意是单发抑多发疖肿,有无脓栓,是否已破溃溢脓;

(3)注意腮腺及乳突,疖肿外耳道前壁者,可发生肿胀,并可累及腮腺;后壁疖肿后、乳突部肿胀。须与腮腺炎、乳突炎。应尽可能检查鼓膜及听力情况。

鉴别诊断

与急性中耳炎时的耳痛相鉴,急性中耳炎无耳郭牵拉疼。

治疗

1.1%~2%酚甘油或10%石脂甘油棉栓留置外耳,或局部涂中药消肿加2%达克罗宁黄连素软膏,必要时给抗菌药物及镇痛药

2.局部热、理疗或普鲁卡因治疗。

3.疖肿已有波动者,可流。

4.反复发病者,应注意有无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炎养不良等,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预防

1.平时止掏挖朵。

2.患病后,如在冬季,可在外耳塞以疏松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

3.外耳道要保持干洁净。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疖肿未成熟之际,可于外部热。每天3~4次。

5.睡眠时,病宜在下侧,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

6.注意处理全身性诱发病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金丝桃

下一篇 位置性眩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