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中耳乳突间有粘膜相连续,中耳化脓感染后乳突粘膜亦相应有炎症反应,初起为卡他炎性,乳突区可能有轻度压痛,俟鼓膜穿孔流脓后,乳突炎性反应随即消失。如排脓不畅,或第Ⅲ型肺炎球菌感染,毒性很强,破坏质,使乳突小房粘膜水肿、出、坏死化脓,便成为急性化脓性乳突炎,实际为急性中耳炎之后续,应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乳突炎乳突凿术;鼓室穿刺抽脓;鼓膜氯霉素麻黄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交沙......
目录

疾病名称

药物疗法

  乳突凿术;鼓室穿刺抽脓;鼓膜氯霉素麻黄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交沙霉素;鼓室穿刺抽脓

基本概述

  中耳乳突间有粘膜相连续,中耳化脓感染后乳突粘膜亦相应有炎症反应,初起为卡他炎性,乳突区可能有轻度压痛,俟鼓膜穿孔流脓后,乳突炎性反应随即消失。如排脓不畅,或第Ⅲ型肺炎球菌感染,毒性很强,破坏质,使乳突小房粘膜水肿、出、坏死化脓,便成为急性化脓性乳突炎,实际为急性中耳炎之后续,应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病因

急性乳突炎实际上为急性中耳炎之后续故常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也有人认为急性化脓性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之一本病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最常见

病状体征

中耳鼓膜穿孔流脓后症状体征反而加重者多为突感染所致乳突X线摄或CT扫描可见乳突区混浊或有质破坏

  乳突气化程度不同发炎后表现亦有不同

  (一)气化乳突 小房很薄易于坏死融成大空腔称为融乳突炎如为毒性较强之溶血性链球菌和溶血性感冒杆菌感染常致粘膜管栓塞出坏死小房充满性分泌物而壁未遭破坏称为出乳突炎

  (二)间质型(障型)乳突 小房少皮层较厚且有骨髓结构感染后骨髓炎炎症久不消因流不畅易并发感染。

  (三)硬化型(坚质型)乳突 小房很小呈象牙结构感染后既不易流亦不易质破坏常起粘膜组织增生鼓膜松弛部充坏死

  【临床表现】

  中耳炎后流脓增多后沟红肿压痛廓耸向前外耳麦三角区剧痛鼓膜松弛部充水肿耳鸣耳聋不见好转。

检查化验

听力检查及X线检查虽有助于诊断但并不具有特异性而CT检查无论是对诊断或对手术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诊断方法

  中耳鼓膜穿孔流脓后症状体征反而加重者,多为突感染所致。乳突X线摄或CT扫描,可见乳突区混浊或有质破坏。

并发症

感染后骨髓炎炎症久不消因流不畅易并发感染。

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理治疗一个月不见好转,或高热体温不下,后红肿,外耳道后壁塌陷,乳突X线摄质破坏,应采用简单乳突凿术治疗。

  手术法:小儿全麻,成人可局麻。用1%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加少许1‰上腺素。用球后注射针头沿交界处作环状浸润麻醉,再改用7号针头作后乳突区皮下浸润麻醉,沿后上起廓上缘后0.5cm,下沟后1.5cm左右,到乳突尖部,作弧,小儿乳突发育差,切不应过前、过低,以免伤及面神经。切膜,分离出乳突,用凿或电钻沿外耳道后上棘后筛状区凿,此区为马克西温三角,尖朝后上,上界为颧弓后,向后水平连线,前下为外耳道后上棘,后为外耳后缘。由此与外耳道后壁平向前,成人深约1cm,小儿2~4mm,即入鼓窦空腔。由此将病变小房、粘膜、肉死骨等一并除净,尤其是鼓窦入,一定要清除,建立流。但勿扰动听及鼓室结构,勿剥离外耳道皮肤,以免影响听力和道瘘管或狭窄,向前下勿损伤半规管和乳突段面神经。手术完成后的乳突腔应为健康的光滑的腔,前界为鼓窦入外耳道后壁,上界为,后界为乙状窦,如疑有颅并发症,应将及乙状窦凿少许,探查有无肉脓肿。术后冲洗止,填塞碘仿纱条,逐层缝,纱条尾端留置腔外以便于抽出。术后5~7天抽出纱条,术后2~3天更换料,并继续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1~2个月后乳突腔即由块和肉充填,中耳感染可望治愈。

病理改变

  乳突气化程度不同,发炎后表现亦有不同。

  (一)气化乳突 小房很薄,易于坏死融成大空腔,称为融乳突炎。如为毒性较强之溶血性链球菌和溶血性感冒杆菌感染,常致粘膜管栓塞,出坏死,小房充满性分泌物,而壁未遭破坏,称为出乳突炎

  (二)间质型(障型)乳突 小房少,皮层较厚且有骨髓结构,感染后骨髓炎,炎症久不消,因流不畅易并发感染。

  (三)硬化型(坚质型)乳突 小房很小,呈象牙结构,感染后既不易流亦不易质破坏,常起粘膜组织增生,鼓膜松弛部充、坏死,

临床表现

  中耳炎后流脓增多,后沟红肿压痛,廓耸向前,压外耳麦三角区剧痛,鼓膜松弛部充水肿耳鸣耳聋不见好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金橘

下一篇 金樱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