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
剧情介绍
1992年阿布哈兹战争:阿布哈西亚人为了挣脱格鲁吉亚的统治决一死战。大山深处的爱沙尼亚村庄了无人烟,所有的人都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只有两个男人留了下来:伊沃和马尔古斯。但是马尔古斯很快也要离开了,只等他收获了橘子。他们所在的小村庄发生了一次流血冲突,受伤的人被留在的这里。伊沃被迫收留了他们,但是这些伤员属于战争的另一方。这是个感人的爱沙尼亚人反战故事,他们发现自己被卷入了其它国家之间的战争。他们将如何应对?在第三方国家的屋檐下敌人会如何行动呢?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列姆彼特·乌尔弗萨克Lembit Ulfsak------伊沃Ivo
吉奥尔吉·纳卡希德泽Giorgi Nakashidze------艾哈迈德Ahmed
埃尔莫·纽加农Elmo Nüganen------Margus
Mikheil Meskhi------Niko (as Mikheil Meskhi)
Raivo Trass------Juhan
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扎扎·乌鲁沙德泽
Zaza Urushadze
编剧 Writer
扎扎·乌鲁沙德泽 Zaza Urushadze- (writer)
制作人 Produced by
Ivo Felt- producer
Tatjana Mülbeier- co-producer
扎扎·乌鲁沙德泽 Zaza Urushadze- co-producer
Artur Veeber- co-producer
摄影 Cinematography
Rein Kotov
剪辑 Film Editing
Alexander Kuranov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Niazi Diasamidze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
Tea Telia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
Simon Matchabeli
角色介绍
上映日期
波兰Poland2013年10月16日 ...... (Warsaw Film Festival) (premiere)
格鲁吉亚Georgia2013年10月17日
德国Germany2013年10月31日 ...... (Mannheim-Heidelberg International Filmfestival)
爱沙尼亚Estonia2013年11月1日
塞尔维亚共和国Serbia2014年3月1日 ...... (Belgrade Film Festival)
立陶宛Lithuania2014年3月24日 ...... (Vilnius Film Festival)
美国USA2014年4月26日 ......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USA2014年5月18日 ......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波兰Poland2014年6月6日
以色列Israel2014年7月13日 ...... (Jerusalem Film Festival)
美国USA2015年1月2日 ...... (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获奖记录
影片赏析
战争题材不仅已经被搬上屏幕无数次,即使是《金橘》(Tangerines/Mandariinid)所表现的阿布哈兹战争,也已成为不少影视剧的素材。然而这部格鲁吉亚和爱沙尼亚合拍的小格局战争片所以能一路杀进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靠的不是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而是经典短篇小说或者话剧/舞台剧的精巧格局,以及技巧背后某种动人的力量。
发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阿布哈兹战争距今并不遥远,而阿布哈兹距离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地索契亦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块土地,当年成为格鲁吉亚人和俄政府派出的独联体维和部队争夺的热土。战争伊始,这片土地上大量的爱沙尼亚人纷纷逃回故乡,于是就有了影片开头那个种满橘树却空无人烟的爱沙尼亚村。
对于故事的架构,编剧兼导演扎扎·乌鲁沙泽(Zaza Urushadze)的把握恰如其分,不过分戏剧化,却也没有流于平淡,而是遵从相遇,两次与外来力量的碰撞下内部关系的发展,及至高潮,告别的发展顺序,结构工整而细致,并没有出人意料的奇巧之处,每一个起承转合却都做足了功课。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故事架构之外另一处影片做得很好的地方。对于一部只有四个主要角色的影片来说,他们互相之间关系的变化无疑是核心。
在《金橘》中,两位留守橘园的人之间的关系大体未变,却也有微妙的关于去留,关于“战争期间做橘子生意是否是聪明事”的不同见解。重头戏,则在那两位被橘园人所救的敌对士兵之间关系的变化。从拔剑弩张誓要杀死对方,到遵守对老爷子的诺言不在他的房子里动手,到几场戏里像两个孩子一样斗嘴,互相嘲笑对方,直至最后在枪火面前毫不犹豫地结成同盟,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两个被人造硬壳包围的实体对抗,转变为硬壳消解后个体之间的和解,这个过程因为符合观影者心里对美好的向往,而成为影片令人觉得“好看”的重要元素。
此外,老爷子和橘园主人对于这两位被救助士兵态度的变化亦组成了这个四人关系网中较为隐蔽却仍然重要的一条线索,循的是由人道到友谊的路线,由此织就了四人之间完整而紧密的关系网。
战火中小人物,小格局的影片并不鲜见,却大都如《圣诞快乐》(Joyeux No l)表现的是以特殊场合为前提的敌对双方结下的友谊。《金橘》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之间友谊的结成并非由于特殊的时刻,而仅是基于人性本身的力量,这就更加难得。
四个人中,老爷子是隐世智者,看穿了战争的本质,宽厚且坚定,放在从前几乎是圣人般的存在。相较“完美”的老爷子,他的邻居、橘园主人马戈斯的形象更接地气。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橘子,甚至战争亦被他描绘为“橘子之战”,因为“他们窥视的不就是我的橘子嘛”。即使战争爆发于眼前,他也不愿意离开,而是坚持要收橘子,因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就这么离开实在可惜了这些好橘子”。憨直,木讷,勇敢,如老爷子一般的智者不多见,普普通通的橘农马戈斯反而成为“土地之子”的代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上演的是一出现世悲剧,却是疯狂的战火中一个坚实而笃定的存在。
影片并未说教,但是四人对于战争的态度高下立见。然而关于战争的影片再如何闪烁人性的光辉都摆脱不了悲剧的本质。即使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比如人和人之间只有不同,并没有化解不了的仇恨,到了利益面前亦只能成为正确而虚弱的空话,在战火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对此,导演乌鲁沙泽亦直面了现实,没有把这部战争片煲成一锅心灵鸡汤来愈人慰己。
正如离开村庄的医生在临别时对伊福老爷子所说的: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影片中的温情小故事只能算是战争中萌发的一棵小草,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即使如今,阿布哈兹地区仍未恢复战争前的宁静和繁荣,是战争一触即发的不安地区。
撇开利益的因素,影片还捕捉到了某些微小但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很难消弭的隔阂的明证,试图解释为何会产生战争。比如两位敌对士兵一个指责对方没文化,不懂历史;一个指责对方连烤肉都烤不好,什么都做不像样。加之“你是在格鲁吉亚的土地上”,“可是你坐在一把爱沙尼亚的椅子上”这样缠夹不清的历史难题,在整体基调温暖的影片中如同闪着冷光的玻璃碎片,很好地平衡了理想和现实。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