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金箔

金箔 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米的纯金箔,厚度为0.12um。金箔有“红金”、“黄金”之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人们对黄金的赞美中常常也在无中体现了黄金的特殊工艺,如:“金”、“金碧辉煌”,所描述的就是黄金工艺的一个重要品种——金箔。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
目录

基本简介

金箔人们对黄金的赞美中常常也在无中体现了黄金的特殊工艺,如:“金”、“金碧辉煌”,所描述的就是黄金工艺的一个重要品种——金箔

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防潮湿、耐腐蚀、防变霉、防虫咬、防辐射,用黄金制成的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古法制金箔是先将金提纯,再千锤百炼的敲打,成为面积2.5平厘米的金,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6-8小时的手工锤打,使金成箔,面积相当于金的四十倍左右,再裁成即成。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河北迁西清东陵慈禧陵墓铭文,就是典型的金箔制品。

传统工艺制作金箔,是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要原料,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厚度不足0.12微米。

亚洲各国中,日本金箔制造技艺湛,产品优良,要产地是石川县的金沢市。捶金作还可以生产箔、铜箔等,加工法同金箔

种类区分

金箔有“红金”、“黄金”之,晚清以来,又有“库金箔”、“苏大赤”、“田赤金”诸多称谓。“库金箔色发红,金的成色最好,张子也最大,约三。“苏大赤”色正黄,成色较差,张子约二八分见色浅而发白的叫“田赤金”,色如金而实际上是用银来熏成的叫“选金箔”。四川三星堆、金沙出土的商代金箔工艺品极具代表性,如金箔老虎、金箔凤凰、金箔蛙饰、金箔饰等。

资源利用

要特色

金有极好的延展性能,加工成很薄的材,称为金箔。一直沿用的古代手工打制的法,称作捶金箔,从事这种手工业的作坊称为捶金作。先将金打成薄,逐层夹入乌金纸中。每迭达二千余张,外裹绷纸。在青石砧上用锤锤击约三万多次,即成金箔。为防止粘结,在纸上涂滑石粉。金箔厚度约为0.0003毫米。金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佛像贴金、印刷制、印泥,还可入药。由金箔制成的金线可织造“云锦”,用于服饰、工艺美术。现代电子工业中,混响器、验电器、录象磁头的隙缝等也用金箔

制作工艺

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高,从古至今。一直为手工制作。其要生产过程是:化条将金块熔化成细小条块;拍将金条捶拍,裁减成数毫米见的小薄;装占做捻子将小薄金夹在用煤油熏黑的乌金纸,此种乌金纸产于浙江上虞、富阳一带,以当年生嫩竹为料,并5个伏季的浸泡、沤烂后才最后制成,故亦称“五伏纸”,用2016张20厘米见的乌金纸叠成一块,俗称“家生”,共可夹2014小金,外层再包以牛皮纸后,即可进打箔;打箔须一人手持数公斤的锤敲打,另一人持锤配捶打称上、下捶,如此捶打数小时之久,能将“家生”的小金打成极薄的金箔;出起、切箔用羽毛从家生中挑出金箔置于另一纸基上,并规格标准用竹刀切成各种金箔成品。70年代后期,人工捶打改用机器打箔,使打箔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

金箔的制作工艺一般要过十二个程序。分是: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做捻子、落金子、沾金捻子、打金子、装子、炕坑、打了细、出具、切金箔

1、黄金配比:从金库中取出原料黄金,据产品品种特殊要求进配比,并加入定量比例的银、铜元素,使其符需要的含金量。

2、化金条:将配比好的黄金放入坩埚通过高温熔化成金水,使掺入的微量银,铜元素均匀进入其中,渣滓析出,将金水倒入度量冷却,使其成为金条。

3、拍:将厚金条通过人工捶打成薄金带后,裁剪成薄如纸张的子。

4、做捻子:将子用竹制小条刀裁剪成1厘米见的小子,这种大小的金称为金捻子。

5、落金子:将10公分见乌金纸放入恒温箱进加热,为下一道工序装上金捻子后能使黄金快速延伸。

6、沾金捻子:将金捻子分用指尖沾着放入10公分见的乌金纸包,两张乌金纸夹一枚金捻子,总共2048层,要求所有的金捻子放入乌金纸中

7、打金子:将包有金捻子的乌金纸包放置打箔机上旋转捶打,使已薄如纸样的金捻子打得更薄更

8、装子:已在10公分见的乌金纸包被打的金捻子叫“金子”,需要继续捶打成箔,将“金子”小心翼翼地用鹅毛挑起放入20公分见的乌金纸包(俗称家生),此道工序叫装子。

9、切金箔:将金箔用竹刀切割成规则的状称为切箔。

10、包装。

应用途径

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

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金陵金文金箔贴饰推广到世界各地,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如:美国费城华人牌楼、扎伊尔总统官邸、莫斯科北京饭店、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钓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上海明珠、香港永远盛的紫荆澳门盛世莲香港屿山观音寺、西藏布达拉宫、河南白马寺、少林寺、南京栖霞寺等都贴上了金陵金文金箔前,还有医院在研究把金箔用于外科缝手术。

作为食用

近几年,日本、东南亚一带食用金箔金箔大餐、金箔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点相继问世。在食用中加上少量的金箔,具有解毒、养等保健功能。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法典委员会正式将黄金列入食品添加范畴,编为A表第310号,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共分为九类,其中第八类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明确载有"金箔"。前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金箔"。

作为医用

金箔医用价值由来已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记载,"食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仙。尤以箔入服,破冷,除"。梁﹒陶弘景《药列录》:金箔可以"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唐﹒甄权《药性本草》:金箔可以"疗小儿惊伤,五脏惊病失志、镇安魂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金箔可以"疗惊痫风热之病"。清.黄宫肃《本草求真》:"金箔可以除杀毒、解热驱烦、安魂定魄、养"。在现代医高度发达的今天,金箔仍作为入药的配,成为海外抢手的"金丹药",如我国著的中成药同仁堂的"牛黄安宫"、"牛黄清心"、"牛黄降压"、"乌鸡白凤"、""等贵中成药等均采用金箔入药配或用金箔包裹。在我国民间,也有用金箔为小儿压惊的偏。在现代外科手术上,金箔用于烧伤皮肤的冶疗及外科缝手术。

【药 金箔

【拼 音】JINBO

【英文】Native gold

【来 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

【功 效】镇,安,解毒。

治】治惊痫癫狂心悸疮毒

性味归经

辛苦,平。①《本草汇言》:“味辛,,有毒。”②《本逢原》:“无毒。”③《本草求真》:“辛,平。”

肝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

【用法用量】服:入。一般多作药挂衣。外用:研末撒。

【用药忌宜】阳虚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金薄(《药性论》)。自然金又:生金(陶弘景)。

【处】赤金箔

【拉丁】自然金 Native gold

【考 】出自《本草蒙筌》

制作工艺礼品

金箔贴面的工艺礼品,具有相对纯金制品低的成本,既体现了黄金的华贵,又保持了艺术的;既能像黄金那样辉煌永存,更能超越黄金使其升华为集装饰点缀、艺术欣赏、珍品收藏于一体,成为当今最新潮流。前,金箔工艺品领域可谓异彩纷呈,如金箔画、金像卡、纯金、纯金箔、水晶金箔摆件、金箔摆件、锁匙圈、金招牌等。当前市场上,金箔工艺品更是推陈出新,将图画制成透明的在贴好金箔的底上,制成高档仿真金箔画,以及工艺更为复杂的金箔画和陶釉金箔画等。

美容防衰老

金箔美容,古已有之,《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黄即是金箔。在现代社会,用金箔研制发化妆品,已始在国外成为一种时尚。

在建筑装饰上

少量的黄金能起到用黄金制作本体的效应。贴金技术广泛用于仿古建筑、现代建筑、金牌匾等,如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装饰用贴金等。最著的贴金建筑有: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上海明珠、西藏布达拉宫等。此外,金箔还是制作高档画的原料。

随着黄金市场的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箔的应用范围必将更为广泛。

总之,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各种箔类产品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欧洲的议会、歌剧院、教堂、清真寺以及众多的博物馆和宫殿等均大量采用了金箔、铜箔、铝箔,近至中国的天安门、和园、北京故宫、少林寺、山东孔庙、布达拉宫、南京栖霞寺、苏州山寺,远至莫斯科中国大店、泰国皇宫、日本大阪牌楼、扎伊尔总统官邸、圣彼得堡等世界著建筑物上闪闪发亮的都是金箔

相关记载

金箔

据世界考古研究明,世界金箔早产生于公元前12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尼罗河一带。有史料可考的金箔发源地是在江苏的南京江宁一带。相传道家魏晋时期道家祖师葛玄到山修道,在炼过程中发明了金箔,从此,金箔锻制技艺在这一带广为流传,并逐渐扩到全国乃至亚洲等地。

中国生产金箔有悠久的历史。据金箔老艺人的家谱和实,生产金箔和金线至少在120年以前,即清代。清初城区还有金箔、金线生产业户30多家,工人200多。在太平天国前后,因建造天王府等工程需要大量金箔作装饰,曾专设金箔司,辖有三、四百工人。

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金箔厚0.010毫米;金相考察明在加工过程中曾进退。南京、苏州、绍兴、佛山是中国金箔要传统产地。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记载:“食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仙。以箔入服,破冷,除。”

清代曾向美洲出。中国最早金箔加工的文献记载是明宋应星《天工物》:“凡造金箔,既成薄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捶打成”;“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塞周围,止留针通气,薰染烟光,而成此纸。”世界文明古国都有制造金箔的高超技艺。

埃及法老陵墓发掘出来的文物明,埃及很早就掌握了金箔加工技术。在撒哈拉的一座公元前1500年的墓葬中发现过金箔制品,公元前1450年的墓葬发掘物上有打金箔象。

在欧洲,中世纪时汉堡、维也纳等地已有金箔加工业。

国际发展

金箔在国际上,要有五大生产基地,分是中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泰国日本金箔工艺是鉴真东渡时传过去的,要集中在金泽市生产,金泽最大的金箔厂现已全部委托南京金箔集团加工。而意大利德国金箔厂都全部,所以,现在中国南京,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的生产中金箔虽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已有1700多年历史,具有薄如蝉翼、色泽纯正、厚薄均匀、久不变色的特点,是富贵华丽的象征,但最早发现金箔却是在埃及尼罗河流域。

生产发源地

中国的金箔故乡和集中地,在南京栖霞区龙潭镇,龙潭镇原属于江宁区,所以现在江宁也有很多金箔厂。1955年,64金箔老艺人(徐宏志、徐立旺等)在园联成立了金箔锦线作社,1983年长江发大水时,金箔锦线厂搬迁到了江宁县城东山镇(现南京市江宁区金箔路28号),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年耗黄金1吨多的金箔生产基地“南京金箔集团”。并被国务院命为“中国金箔城”。而今,金箔锻制技艺,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用途

规格为9.33*9.33的98金箔是用途最广泛的装饰用金箔,适用于任何装饰贴金。

如:宾馆店、寺院佛像、金牌匾、瓷砖马赛克、工艺品等;也可用于制作金箔画、金箔书、金箔邮票等。从洁净车间生产出来的规格为2.75*2.75的高纯度千足金箔,即“食用金箔”,可用于药品、类、糕点、化妆品等添加成分,既可提高商品档次,又益健康美容。

金箔通过光谱分析、王水进检验,ICP-AES法测定金箔的含金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业标准,进金膜命,并表述含金量百分比,如金膜99%,金膜99.9%等等,而非K命

《辞海》解释“金箔”为“用金锤成的薄,常用以贴饰佛像和器皿”。

金箔银箔是一种用黄金、白银捶打而成,厚度在0.1微米左右的箔要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工艺品的装饰贴金和真金线的制作及贵中成药的配

真金线和真银线是由金、银箔褙上纸后切成金、银窄皮,再与蚕丝线搓捻在一起(或纱线)而成;用银箔(熏成金色)加工成的金线(仿金线)也叫“药水金线”,均为传统高级丝织品,如云锦或绣品的织造原料。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时,曾专程探访金箔的秘密,拜谒当地设立的金箔工艺的祖师爷葛仙翁(东晋时的炼家葛洪)的金箔祠堂。东晋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十余年前,轰动世界的老山汉墓挖掘中,竟然发现了大量贴有金箔的陪葬品,这就将1700年的我国金箔工艺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秘的金箔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的焦点。南朝?宋?山谦之《阳记》等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和设锦署的记载。唐代秦韬在《贫女》诗中写道:“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封建统治阶级为显耀他们的荣华富贵,帝王将相的龙袍朝服,皇后贵妃的凤冠霞帔都用金银线绣饰织造;金箔则用于宫殿装潢、寺庙佛像装金。明代和清代都设立了云锦织造府,这时的金箔、金线随着云锦的发展而盛极一时,从事这个业的手工艺人近万人。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战乱和封建统治的无能,金箔、金线业的生产也受到严重摧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耳源性脑脓肿

下一篇 金礞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