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石
基本资料
原生形态
水 金云母,又名: 蛭石,猫金。 单斜晶系。 晶体常呈薄云母片状。颜色为褐色、黄 褐色、金黄色。条痕白色或褐色。光泽珍珠状、金属状或玻璃状,微透明至透明。 解理依底面,极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 挠性,弹性较差。产于蚀变的含 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岩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变化的产物。
药材鉴定
为不规则的片状,一般长2~6厘米,厚约5毫米,色金黄、或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可用指甲刻划并留浅色痕迹。断面呈层状,无光泽,易剥离成薄层。薄层具可塑性,可随意挠屈,甚易用手撕断。灼热后迅速膨胀。气微,味淡。煅过的金精石表面有黄色无光的斑点,质较脆。以块大、色金黄、质柔软、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定:本品在 偏光镜下:薄片中从无色至浅褐黄色;低正突起;具 多色性和 吸收性;Ng=Nm为浅褐黄色;Np为无色;Ng=Nm>Np; 解理完全。
性状鉴别
本品为片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扁块状,有的呈六角形板状。厚0.2-1.2cm,褐黄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似金属光泽。质软,用指甲可刻划皮痕,切开后,断面呈明显层片状,可层层剥离,薄片光滑,不透明。无弹性,具挠性。气微,味淡。以块大、色金黄、质软、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 偏光镜下:薄片中从无色至浅褐黄色;低正突起;具 多色性和 吸收性;Ng≈=Nm为浅褐黄色;Np为无色;Ng=Nm>Np; 解理完全。 干涉色达到Ⅲ级黄,但常受到矿物本身的颜色干扰;近于 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正光性。
古籍考证
化学成分
含(Mg,Fe)3[(Si,Al)4 O10 ](OH)2 4H2 O,其中 氧化镁14~23%, 氧化铁5~ 17%, 氧化亚铁1~3%,氧化硅37~42%, 氧化铅10~13%,水8~18%及其它杂质。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 铁离子,中等量亚铁离子、铅离子、 硅酸根离子,小量镁离子、亚锰离子及痕迹量 钾离子。另一说,蛭石的成分是 (Mg,Fe)3[(Si,Al,Fe)4 O10 ](OH)24H2O 。 主含铝 硅酸镁(Mg,Fe3+,Al)3 [(Si,Al) 4O10][OH] 2·4H2O( 蛭石)。尚含少量钙、钾等元素。
化学鉴定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