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咽闭合不全
概述
治疗措施
寻找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软腭活动训练、语言训练可增加软腭的运动,对轻症患者有效。疤痕明显或缺失较多,症状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如软腭延长术、咽壁成形术、腭咽成形术等。咽壁成形术对于不太严重的病例,可在咽后壁做横行切开,,钝性分离,然后进行纵行缝合。对于较严重的病例可在咽后壁肌肉下层填入筋膜、软骨、骨、塑料等物质垫高咽壁,可引起较好的效果。腭咽环扎术为口腔科修复腭裂的一种方法,腭咽部环扎可处长软腭、缩小咽腔。①手术时在软腭与磨牙之间做一松弛切口,用剥离器自一侧松弛切口后部,在咽侧壁沿咽上缩肌环形纤维水平,在咽上缩肌深面,向咽侧壁做潜行分离,直至咽后壁正中线处,用带7号线的环扎针(穿线器)自松弛切口后部沿分离好的隧道,穿至咽后正中,将环扎线的一端引出。②再用同样的方法分离另一侧隧道至咽后壁正中穿孔处,并将环扎线向另一侧引出。亦可在两侧分离好隧道后,自一侧松弛切口向另一侧倯弛切口一次性穿送环扎线。这样环扎线在咽后壁形成半环形。③将环扎线的一头穿入一大圆针,自一侧松弛切口,相当于软硬腭交界处的腭腱膜水平,腭大血管的后方,在软腭肌肉的深层内穿至中线,再穿至对侧,于对侧松弛切口内穿出。然后将环扎线打结,使鼻咽腔呈环形缩小至1cm左右
修复治疗
腭裂病人或虽经手术治疗但手术失败,或者不愿手术治疗的,或者有严重的解剖缺陷无法通过手术矫治的病人,由于解剖条件不能达到腭咽闭合功能,未能正常发音,对这些病人需要行修复治疗。 常用的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修复治疗方法有堵塞器修复体(包括上颌堵塞器和咽堵塞器修复体)和助于改进软腭功能的矫治器(包括软腭抬高矫治器、咽突腭托矫治器)。
1.堵塞器修复体 又称助语器、语言辅助装置。其作用一是将用于后天缺损的修复体中使口鼻腔分隔开,以改善语音,这种称为堵塞器。作用二是将用于改善腭咽闭合情况的修复体,这种称为助语器。另外一种说法是将修复悬雍垂以前的硬软腭部分的口鼻腔瘘或缺损的修复体,分隔口鼻腔的称为堵塞器或腭堵塞器;而把音腭咽闭合不全,通过戴入修复体使其改善的修复体称为助语器或语音球。
堵塞器修复体的分类: ①从缺损的原因来分:先天性腭裂堵塞器或后天因上颌骨切除术后的堵塞器 ②从缺损的部位来分:统称上颌堵塞器或助语器。又分为腭堵塞器,包括唇颊沟、牙槽嵴、硬腭和软腭部位缺损的堵塞器;咽堵塞器,有人称为语音球或咽球式助语器。 ③从堵塞器的不同设计方法来分:与上颌前段基托连接的咽堵塞器有设计成:固定式的、可拆下式的和可随软腭咽腔运动的功能式的。 ④从口咽腔的解剖生理功能方面考虑来分:硬腭部分的为静止型。软腭和咽腔部分的则应具有能适应、伴随软腭和咽腔活动组织的生理功能运动的称为功能性堵塞器。
(1)腭堵塞器 硬腭或软腭部分由口鼻腔穿孔,手术未能修复的,需作此类堵塞器修复,分隔口鼻腔,改善腭咽闭合功能。需要根据口鼻腔瘘的部位和大小,来制备合适的修复体。
(2)咽堵塞器 又称为咽球式助语器或语音球。此法由Alex Fox在1958年提出,适用于软腭的重度缺损、长度不足、重度腭咽闭合不全的病人。其作用是建立发音时与咽后壁、咽侧壁和软腭接触,达到腭咽闭合;但在呼吸时,空气仍能自由通过鼻腔。
2.助于改进软腭功能的矫治器
(1)软腭抬高矫治器 原理是通过矫治器的戴入,将软腭抬高到一个正常腭咽闭合时应达到的水平,缩窄腭咽腔,发音时达到腭咽闭合功能。有学者认为矫治器可柔和地刺激软腭肌肉,起到物理治疗的作用,增加神经肌肉的反应,增强软腭功能。
并发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