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子宫颈平滑肌瘤

子宫平滑为良性肿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肿有时可与子宫并存在。由于宫颈间质含极少量平滑,所以原发的宫颈平滑不常见,宫颈发生率明显低于宫体,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2∶1。宫体常是多发性,但宫颈却常是单发的宫颈平滑据肿组织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子宫平滑发病率为1%~2%,占子宫良性肿的8%。多见于30~50岁育龄妇女。原发的子宫平滑来自子宫......
目录

病因

原发的子宫平滑来自子宫颈间质组织组织确切发病因素仍在探索之中。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提示其发生可能与激素。青春期前少见,生育年龄多见,绝经后大多数萎缩。组织激素受体及激素含量较正常组织高。激素有促进宫颈平滑组织增生、肥大之作用。

发病机制

在宫颈上的发生部位可分为4种类型:即前壁、后壁、侧壁和悬垂型。悬垂型是指从宫颈管生长,突出在阴道,有些像黏膜下,故成黏膜下宫颈。位于侧壁的宫颈可向阔韧带生长,长在后壁的宫颈可向后腹膜生长,长在前壁的宫颈可向膀胱后间隙生长

1.巨检 呈实质性球,表面光滑,有假包膜成,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切面呈漩涡状结构白色,伴红色变性时则可略呈红色,质软。

2.镜下 由相互交叉排列的平滑纤维组成,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临床表现

1.宫颈常无症状,只是在其他原因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2.阴道 宫颈黏膜下患者常有不规则阴道量或多或少。月经期表现为月经过多。

3.阴道分泌物增多 悬垂型宫颈可呈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水样或性,若有继发感染则有臭味。

4.压迫症状 子宫膀胱陷窝及膀胱向上推,挤压膀胱,以致膀胱三角区扭转倾斜甚至输尿管移位膀胱环障碍,以致膀胱壁充、黏膜水肿等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潴留、排尿不畅症状,若并感染可发生膀胱炎。压迫输尿管下端或使膀胱三角区移位,可输尿管梗阻而致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肾盂肾炎等。

直肠压迫症状较少见。但如充满小盆腔并伴粘连时,可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等。

偶尔也可见宫颈压迫盆底的脊髓神经导致下肢疼痛、神经痛等。大的宫颈阻塞宫颈管,以致月经排出困难,宫腔积输卵管等。

5.块 宫颈较大占据整个盆腔,宫体可被推向腔,患者有时可在部触及质地较硬包块,活动欠佳。

并发症

继发感染、宫颈管阻塞影响精子导致不孕。

诊断

宫颈平滑生长一般缓慢,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时偶被发现。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颈前或后消失,增大呈球状突出,使宫颈变;宫颈较大时,所在部位的宫颈或宫颈壁明显增厚,而无的宫颈部分被伸展拉长而变薄宫颈外被压向侧上成月其凹面朝向发生的一侧;向阔韧带或后腹膜生长,常使宫颈延长。若为悬垂型宫颈较大压迫周围脏器时出现相应症状,并与部位、生长速度及有无变性等系密切结宫颈变并触及肿物、B超显像检查和活组织检查,诊断多无困难。如检查不仔细考虑不全面则会起误诊或漏诊。

鉴别诊断

1.与宫体黏膜下的鉴 宫颈黏膜下须与宫体黏膜下相鉴据病史、症状、检查即可鉴,宫颈黏膜下表现为量正常,诊刮所得病理检查见典型的子宫黏膜,诊断即可明确。

2.与宫体部的鉴 有时宫颈较大占据盆腔,将子宫体推向上难于鉴是宫体抑或是宫颈必要时可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见颈管延长及宫腔位置较高,可与宫体相鉴

3.与慢性子宫翻的鉴 从病史症状及体征可鉴子宫翻往往有产后出史以及量增多,检查可见翻出的子宫突出于宫颈外被扩张的均匀一圈宫颈边缘围绕,有时突出的子宫黏膜面上可见输卵管

4.与宫颈癌 宫颈黏膜下性或脓性白带增多,继发感染时有恶臭排液常误诊为宫颈癌宫颈癌不规则,表面菜状或有溃疡,基底部有浸润,轮廓不清,且组织脆易出。活组织检查确诊。

5.与卵巢 向侧壁生长的宫颈最终成阔韧带,无月经改变,又在子宫一侧扪及实质性肿块临床上易误诊为卵巢。应仔细妇科检查,注意肿块与子宫系及其活动度结B型超声检查,必要时做宫腔探查术,探查宫腔长度及向,一般均可准确诊断。

6.与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有性交后出量增多,须与宫颈息肉鲜红状,质软,而宫颈黏膜下有蒂伸入宫颈管,呈球质硬。

7.与宫颈妊娠 宫颈妊娠有不规则阴道,流量由少到多严重时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B超检查提示胚胎完全种植在宫颈管即可鉴

检查

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激素水平检查、肿标志物检查。

其它助检查

1.B超可见宫颈部位中低回声实质占位边界清,供不丰富颈管线前移或后移。

2.阴道镜、宫腔镜、腔镜检查。

治疗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治疗的要的法。其术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子宫切除术和剔除术。随着妇科手术的发展,在以上两类术式的基础上,又派生出新的术式,为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

1.手术治疗

(1)术式选择的原则:应据患者的症状的部位、大小病人年龄、对生育的要求、济状况以及医师的手术技能等因素综考虑做出决定,力图通过最佳术式、最佳效果使病人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2)手术治疗适应

A.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导致贫血,或虽出血症状较轻但保守治疗无效者。

B.肿充满盆腔,压迫邻近器官膀胱直肠起排尿、排便困难尿路感染。

C.生长迅速,变软疼痛,疑有退变或恶变时。

D.子宫体积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

E.确诊的黏膜下

F.年轻妇女如发现子宫,需要生育者。

G.绝经不但不缩小,反而增大。

(3)手术法:宫颈上生长往往位于盆腔深部,或长入后腹膜或阔韧带,也可充塞小盆,致使子宫及其韧带周围脏器移位,因此手术比较困难。故在决定手术范围前,先要认清子宫及周围脏器的解剖系,然后决定手术范围及式。由于生长在宫颈上,宫颈部位的组织肥大,如作全子宫切除时易损伤输尿管,失也较多。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失量,避免损伤盆腔脏器,一般应子宫切除术的步骤,直至切断结扎子宫动脉后先剜出再切断韧带,切除全子宫。悬垂型宫颈宫体黏膜下同样处理。

A.剥出术:年龄较轻,或已婚未育和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尽可能剥出术。由于宫颈生长部位的特殊性,长大后常因嵌顿于盆腔使盆腔脏器解剖发生变异,从而使手术产生一定困难。手术时易损伤输尿管膀胱直肠等重要脏器术中易出。为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可于表面注射10U神经垂体素,橡皮带环扎子宫峡部剥除时采用电刀如生长子宫颈后,则手术时常需打韧带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后推直肠生长子宫颈前,剥出时需打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手术式多采用手术但带蒂的子宫颈管的黏膜下阴道摘除术。术前需妇科检查和B超以确定位于子宫颈前或后术中送快速冻切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B.全子宫切除术:如较大,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剥出有困难且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或疑有恶变者可子宫切除术,50岁以上或绝经后患者可以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为减少术中损伤,需辨认双侧输尿管,必要时游离双侧输尿管,分离下推直肠膀胱,当较大时,可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剥除术。

2.药物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可竞争性地结垂体GnRH受体,从而抑制垂体及卵巢功能,降低激素水平。适用于≤3cm或近绝经期患者,用药时可缩小,停药后部分患者之可恢复至原来大小。

用药适应

①术前的助治疗:较大或伴有贫血时,术前可用药3~6个月,使缩小后再手术,可使术中出减少,操作容易,尤其剜出术时。

②近绝经期的患者期待过渡到自然绝经而能免于手术。

③有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副反应:要为激素低下之症状,如潮热盗汗心悸等。

(2)雄激素:具有激素的作用,可以减轻盆腔充,使月经量减少,症状减轻。要适应为近绝经期妇女,不大而症状较明显者并排除子宫颈恶性病变者。

用法:酮每次5~10mg,2次/d,下含服,月经第5天始,连续服用10~20天。

(3)达那唑:也可用于子宫要作用机制为抑制下丘-垂体-卵巢轴,从而抑制促性腺激素成和释放以及卵巢激素的产生,使体激素水平下降其疗效文献报道不一。

孕三烯酮

用法:达那唑400~600mg/d,月经第5天始连续服用3~6个月。

副反应:要为肝脏损害、功能异常及雄激素作用。临床应用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

(4)孕三烯酮(美通):具有强的抗激素激素作用、轻度雄激素作用,可有效应用于激素依赖性疾病其疗效尚未肯定,停药后部分患者之恢复至原来大小。

用法:孕三烯酮(美通)2.5mg每周2次,连续服药3~6个月。

副反应:要为体重增加痤疮等。对功能影响较小。

预后预防

预后

属良性疾病,积极治疗无明显不良预后。

预防

随访观察若子宫较小亦无症状,尤其为近绝经期者无需治疗,绝经可自然萎缩。每3~6个月随访1次注意有无症状出现,并定期作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