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金鱼

金鱼 金鱼:Carassius auratus),也称金鲫鱼,属鲤、鲤亚科、鲫属。是由鲫鱼进化而成的观赏类,远在晋朝就有“赤鳞”—金鱼的文记载,堪称中国的国粹。 金鱼是世界著三大观赏类之一,金鱼分为文种、草种、龙种、蛋种四大品系,起源于中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观赏,分布于世界各国。其体态优美、品种繁多,其体色有红、黄、双色、三色、五色等,其体有狮头、高头、水泡等。金鱼的5个代表品......
目录

物种起源

野生状态下的金鱼,体绿褐或灰色,然而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金鱼变异,可以出现黑色色、金色白色银白色以及三尾、龙睛、或无鳍等变异。几个世纪的选择和培育这样不正常的个体,已产生了125个以上的金鱼品种。

金鱼杂食性,以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在饲养下也吃小型甲壳动物,并可用剁碎的蚊类幼虫、谷类和其他食物作为补充饲料。春夏进产卵,进入这一季,体色始变得鲜艳,雌部膨大,雄鳃盖、部及胸鳍上可出现针头大小的追星。卵附于水生植物上,孵化约需一周。观赏的金鱼已知可活25年之久,然而平均寿命要短得多。在美国东部很多地区,由公园及园饲养池中逃逸的金鱼,已野化了。野生后复原了本来色,并能由饲养在盆中的5~10公分(2~4英)长到30公分。

金鱼是中国人民乐于饲养的观赏类。它的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因而为人们所喜爱。据史料的记载以及近代科实验的资料,科家已查明,金鱼起源于中国普通食用的野生鲫鱼。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鲫鱼逐渐变成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

作为观赏,远在中国的晋朝时代(265~420年)已有红色鲫鱼的记录出现。

在唐代的“放生池”里,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宋代始出现金黄鲫鱼,人们始用池子养金鱼金鱼色出现白斑两种。到明代金鱼搬进盆。在动物分类上是属于椎动物门、有头亚门、有颌部、纲、真亚纲、鲤、鲤科、鲤亚科、鲫属的硬类。金鱼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上用同一个(Carassius auratus)。

金鱼类和人类的系甚为密切,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捕捉类作为食物。在今3200多年前,中国已有了养的记录(据殷墟出土甲卜辞),由于长期的捕、养,同类接触的机会颇多,这也就是对类的观察机会非常之多,了解也多,所以很容易发现在野生类中发生变异的种类,尤其是变为金色红色的种类更易起人们的注。当时人们把金色红色类统称为“金鱼”。

中国明代伟大的本草家李时珍,在他写的《本草纲》中写有:“金鱼有鲤鲫鳅鳖数种,鳅鳖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称为“金鱼”的原有四种,“金鲫”即色变为黄、红的鲫鱼,以后由于单独培育金鲫,变化越来越大,所以,“金鱼”这一称只代表由金鲫培育出来的各变异品种,即现今的金鱼

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以及河南的镇平。日本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金鱼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双尾金鱼已传遍欧洲各国,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

金鱼的外部态,与鲫鱼有极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其体态变异包括体色、体鳞片鳞片态、鳍、胸鳍、鳍、鳍、尾鳍、头、眼睛、鳃盖、隔膜等变异。这里出体色变异、头的变异和眼睛的变异。

起源驯化

金鱼是从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观赏类。中国是最早驯化出金鱼的国家。自然界中的鲫鱼体色为白,在天然水中比较容易躲避敌害。有时,鲫鱼的色素细胞发生变异而使体呈金黄色。如果没有人的干预,这样的变异个体会因容易暴标而被敌害吃掉。中国人在比较早的时候即始发现和利用这种变异。

金鱼起源于中国,有文献记载晋桓冲游庐山时见湖中有赤鳞金鱼最早发现于我国晋朝(公元265-420年间)。在唐代金鱼被半家化饲养用于善放生,自宋代始养殖金鱼,在明清两代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家对金鱼的保种和繁育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金鱼于1502年传到日本,至二战后日本又通过台湾进多个品种,金鱼在17世纪末传到英国,18世纪传入欧洲,1874年传入美国,之后传遍全世界。我国者陈桢将其演化归纳为4个阶段:①野生状态的红黄色鲫鱼到半家化状态的阶段;②池养阶段—金鱼家化的始;③盆养阶段;④有意识人工选择阶段。由此不难看出金鱼是由野生鲫鱼历长期自然突变与人工选择、杂交等因素演化而来,金鱼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品种。

形态特征

品种

据统计金鱼品种大约有300多种,还在不断出现新品种,基本分为五大类:

其演化过程是:野生鲫鱼首先演化成金鲫,过草金鱼和金鲫这两个环后,再发展成文种,然后演化出龙种和蛋种这两个近亲品种。

金鱼金鱼色,是由于真皮层中许多有色素皮肤细胞枣色素细胞所产生。金鱼色成分只有3种: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所有的这些成分都存在于野生鲫鱼中。家养金鱼鲜艳多变的体色,这只不过是这3种成分的重新组分布,强度、密度的变化,或消失了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成分而成的。

有些同种类的不同个体间具有不同的色彩。有些类同一个体的一色,在一定的范围随着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是类对生存环境的特殊适应。这种变化,随着物种的不同,变色的能力、速度会有所不同。

会变色的类特多,金鱼是其中一种,变色要受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控制,大多数对色的感应要依靠头部神经系统。要原因是为了适应环境色彩,同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在受电光照射后,就会把一定的色和斑纹显示出来。当受伤、生病或水中缺氧、水质变差时,的体色会变暗,失去光泽。

金鱼中国各地饲养者把头分为虎头、狮头、头、高头、帽子和蛤蟆头。在这些头中,有的是同一类型,在各地有着不同的称。

北京饲养者称为虎头的,在南称为狮头;在北京称为帽子的,在南称为高头或头。在这里据陈桢教授的命,把头区分为平头、头和狮头3种类型。

1.平头型:其头部皮肤是薄而平滑的,称为平头型。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

2.头型:头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

3.狮头型:头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

另外,常见的描述头型的称有:

1.狮头:头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有鳍。

2.高头:头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有鳍。

3.虎头:头和两侧鳃盖上的肉瘤都是厚厚凸起,发达时甚至能把眼睛遮住,无鳍。

4.头:头上的肉瘤厚厚凸起,而两侧鳃盖上则是薄而平滑的。无鳍。

5.寿星头:虎头的一种,头部向前凸出似南极仙翁的头部,故称作寿星。

6.猫狮头:虎头的一种,头部肉瘤非常发达,菊瓣状为

7.兰寿头:虎头的一种,由日本培育出。俯视肉瘤前端正,有两个突。但是侧视时肉瘤没有中国虎头、狮头、寿星头、猫狮头肉瘤体积大,也没有国产头类的肉瘤明显。

金鱼8.皇冠头:皇冠珍珠金鱼独有的头,平滑的单一肉瘤

眼睛

可分为正常眼、龙眼、朝天眼和水泡眼。

1、正常眼:与野生型鲫鱼的眼睛一样大小者称为正常眼。

2、龙眼:眼球过分膨大,并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这种眼称为龙眼

3、朝天眼:朝天眼与龙眼相似,都比正常眼大,眼球也部分地突出于眼眶之外,所不同的是朝天眼的瞳孔向上转了90度而朝向天。还有一种在朝天眼的外侧带有一个半透明的大小,这种眼称为朝天眼。

4、水泡眼:这种眼的眼眶与龙眼一样大,但眼球却同正常眼的一样小,眼睛的外侧有一半透明的大小,这种眼称为水泡眼。还有一种与水泡眼相似,只是眼眶中半透明的水泡较小,在眼眶的部只成一个小突起,从表面上看很像蛙的头,所以称为蛙头,也有人称为蛤蟆头。

其实,生物的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从一个状简单的类型可以逐渐进化成多种多样的态。

体长

金鱼2013年1月,作为一已有20年钓龄的钓狂热爱好者,迈克·马丁在圣克莱尔湖(Lake St. Clair)捕获了一条奇特的。咬在钩上的是一条38厘米长的金鱼,重量达到1.4公斤。平常在水族缸里面养的金鱼长度不过几厘米到十几厘米。据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长的金鱼子到尾鳍末端的长度为47.4厘米,属于一位叫Joris Gijsbers的荷兰人。

2014年5月,澳大利亚珀斯南部惊现大型金鱼发众网友热议。据悉,该金鱼长40cm,重2公斤,比一般的金鱼要大8倍,已严重威胁到了周围的生态。如鲤鱼般大小的金鱼,不仅蚕食当地类,还可以生活在咸水之中,因此很有可能在整个澳大利亚泛滥成灾。最初,作为观赏用的金鱼人扔进江里,导致基因突变,身体变得如此巨大。

生态教授表示:“在过去的10年间,有1600条大型金鱼被处理掉,这些金鱼一般都能长到18cm。”

雌雄

金鱼雌雄性金鱼要从以下几个面辨

(一)外部态的区

(1)体的差:雄性金鱼一般体略长,雌性金鱼身体较短且。怀卵期雌较雄部膨大。

(2)尾柄的差:雄比雌略粗壮,身子略长。

(3)胸鳍的差:细观察可发现,雄稍尖长,胸鳍第一鳍刺较粗硬;雌呈短,胸鳍第一鳍刺不太硬。

(4)生殖器的差:由肚皮向上看,雄生殖器小而狭长,呈凹;雌生殖器大而略,向外凸起。

(二)色泽的区

雌雄不同的金鱼,在体色上略有差异,雄一般色鲜艳,而雌略淡一些,在繁殖发育期,雄体色更为鲜艳。

(三)手感与动感:

用手轻托部,中指和无指感触到雄部有一条明显的硬线,雌部较软。走过池边时,猛踏脚观察,雄游动速度快而且敏捷,雌动作则慢一些。

(四)追星:

金鱼随着温的升高,金鱼在产卵期会出现第二特征--追星,这是辨金鱼最容易、最准确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辨法。雄的追星出现在胸鳍第一刺和鳃盖边缘,多时整个胸鳍每个鳍条上都长有追星,前端的明显,后面的要仔细才可以观察到。这种粗糙的小白点就是追星。

寿命

至2022年11月21日(报道时间),有记录以来世界上最大的金鱼重67磅4盎司(约61斤),已活了20年。

生活习性

金鱼比较适应群养和密集养殖。但家养不可密度过大,比较理想的水比重要达到1000:1,金鱼体长和缸长度要达到1:10以上,这样能保水质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则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水质腐败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鱼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鱼金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体温随着水温而变化,在0-39摄氏度的水温下都能存活。但金鱼不能适应水温剧变,温度急剧升高或下降超过5摄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鱼的生命。金鱼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摄氏度,这个水温下金鱼生长发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这时金鱼最鲜艳活泼。

金鱼对水质适应性比较强,有一定的耐脏水能力,也比较耐酸碱,酸碱度(pH值)在5.5~9.5的水质都能存活。偏碱性的水质比较适金鱼生长,但碱度不能过高,pH值不能超过8.5。金鱼在酸性水质下会出现食欲不振和动作呆滞生长停滞。金鱼虽然对水质的适应性比较广,但是,金鱼不能耐受水质急剧变化,水质急剧变化很可能导致金鱼生病,甚至危及金鱼生命。

分布范围

从世界范围看,金鱼养殖要集中在亚洲,养殖规模最大及影响范围最广的为泰国日本,另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均有分布。

西藏以外的省份,均有金鱼养殖场或观赏交易市场。国金鱼以四大产区为,为福州市、京津地区、苏杭地区、广州市。其中,福州市位于首位,2017年度福州市有近60家金鱼养殖场,面积为133hm2,80多个品系,素有“中国金鱼之都”美誉。

繁殖饲养

饲养

基本情况

金鱼金鱼虽是一种人类完全驯化的杂食性类,但是,它和鲫鱼等其他类一样,饲料是否选择理,投喂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金鱼生长发育、色彩深浅和鲜艳程度、特征的显现、丰满与否、以及产卵数量、孵化率和金鱼的抗病力。所以,在金鱼的饲料中,必须具有养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各种维生素和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及微量元素等。例如: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情况下,凡是能每天喂足新鲜而活的红虫者,则生长发育特大,尤其是狮子头、水泡等特征(指肉瘤水泡)更为发达,这也许就是红虫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等丰富养物的缘故。

以0.5%食盐水饲养较佳,自来水中有氯,应先曝至于空中半天除氯,或用市售中和液或维他命C糖果涮四到五次中和毒性。井水有较多有害物质,也需注意。

此外,在金鱼饲养者中也有一种称为“绿水”的饲养法,控制水缸中浮游植物与藻类的多寡,让水维持在有点透明的绿茶色。借由食用水中的浮游植物,能让金鱼的体色变得更艳丽,同时也能在换水时缓和水质的剧烈改变。不过若是没有适当管理,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让绿水的色过浓,反而容易造成金鱼的病变。

动物性

动物性饲料是金鱼最喜爱吃,而且养最丰富的饲料之一。它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

(1)虫(俗称红虫,水蚤)

是孳生在污水坑塘、池、江河中的浮游动物,是各种水蚤类的俗称。其体型有大有小,像红蜘蛛虫,它的体色呈血红色,体偏小,它不仅养丰富,而且它以浮游植物为食,有利于净化水质,所以,我们常用鲜活的红虫适当投喂(指不过剩)的金鱼要比投喂其他代用饲料的金鱼发育快,色鲜艳、病发病率也相应减少。

(2)剑水蚤,体呈青灰色(俗称青蹦)

它属甲壳动物中的桡足类。它的优点是生命力强,游动快,能存养几天不死。但缺点是体型小,如果用来投喂数龄的老亲色,因它们游动快,就更难捕食,而且剑水蚤还能咬伤苗,所以,投喂剑水蚤时,最好用水烫一下。

(3)草履虫(俗称洄水)

它是浮游生物中几种原生动物的俗称。如草履虫,可用稻草培养,最适宜投喂刚孵出的苗。轮虫,它是单细胞动物(即由许多细胞组成其本身的),如龟纹轮虫、水轮虫、柱轮虫、轮虫等等。

(4)孑孓,即蚊子的幼虫(南称为虫,北地区称为油蹦)

是摇蚊的幼虫,体色血红,故得虫,其养丰富,价格也比较贵,不容易保存,需要冷藏,一般爱好者直接将其冷冻后投喂。

(5)水蚯蚓

金鱼它的种类很多,水蚯蚓金鱼最爱吃,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它们一般生活在肥沃的江河或流水的阴沟污泥表层,一端伸入污泥中,一端随水摆动,它的个体细小、柔软、体鲜红色或深红色,容易被金鱼吞食,但在投喂前必须进反复洗,有条件的话,必须养几天后,水蚯蚓将泥吐净后再投喂。

植物

金鱼的饲料当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最理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动物性饲料的情况下,植物性饲料可以成为救急或维持生命的助饲料。常见的有芜萍、水草等,其中芜萍是种子植物中体最小的种类之一。植物体无细小如砂,养成分也较好。另一种是小浮萍,它有一条细丝状金鱼在饥饿时也要吃,一般只可喂较大的金鱼,但不可多喂,喂前要仔细检查有无害虫和虫卵,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刻再喂,否则很容易带入病菌和虫害。

发展规模金鱼养殖业,光靠捕捞天然饵料虫不能满足需要,除展人工培养虫外,还必须发展配颗粒饲料的生产,供应市场,一面可解决养殖场的饲料来源,另一面也可满足金鱼爱好者家养玩金鱼的需要。有了人工饲料,家饲养金鱼便多了。

颗粒饲料要求养成分齐全,符金鱼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成分应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5大类。

1.蛋白质

金鱼身体的要组成成分,在体的作用是生长组织,修补旧组织,也是热能供应的组成成分。饵料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促进金鱼快速生长

2.糖类

金鱼热能的要物质,是金鱼要饲料成分。

3.脂肪

是储存热能最高的食物,其生理功能和糖一样,在体氧化供给能量。一般来说饲料中缺少脂肪,金鱼生长慢、个体小,会降低体对低温、缺氧的耐力,越冬时易造成死亡;脂肪过多,体过肥,会阻碍性腺发育

4.无机盐类

是组成色骼的要元素,如磷酸钙、碳酸钙液、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钙和磷。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又能促进消化和帮助脂肪、磷的吸收。金鱼除了能从饲料中获得钙和磷外,也能通过皮肤、鳃将水中的钙和磷渗透到体金鱼还需要、铜、镁、钠、钾、钻等微量元素,缺少了这些元素就会生长缓慢,发生疾病。为了保障金鱼的正常生长,饲料中应含有这些元素。

5.维生素

这也是金鱼生长必需的。长期缺乏维生素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甚至会产生畸,对外界不良环境和各种病的抵抗力降低。缺乏维生素A,会起色鳍断裂,体色素消失,体色变淡,不鲜艳;缺乏维生素E,会使性腺发育不良或不发育,同时对水生真菌的抵抗力在为降低,在饲料中加少量维生素B12,能够促进生长

养殖技术

饲养地点选择

饲养金鱼不管是园林、场或个体专业户对其建立金鱼饲养场地、水源、电源都必须有规划,即使金鱼爱好者在建造几只小池,也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因为饲养金鱼的场地和水源的选择规划可直接影响到金鱼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科技术管理,事先务必全面考察和规划。

1.养场地最好选择阳光充足、通良好的地,特要选择上午6时到中午12时之间均能晒到太阳,而且通条件好的郊外、园和加固的房及阳台上。

2.场必须靠近水源、电源之处如果河、湖、江的水质没有污染情况的,为了降低养成本,也可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水源,吸入过滤池处理后即可使用。如果江、河、湖的水质因污染而要用地下水(深井水)或自来水的,则场要选择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或附近可接通自来水管道的地

3.场要选在交通便的地如能靠近机场、车站、轮船码头的地最为理想。这样可发挥中转或运输优势。既可降低出运输成本,对提高金鱼运输中的成活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场靠近饲料产地充足的饲料才能养好金鱼,如果食物短缺,金鱼会因体质问题而生病。

场址选择及准备

一、场址选择及准备

选择规模在3.33公顷以上、水深3米以上的水域为宜,水质要清新、无污染。网箱状为长或正,网箱上要加盖网,以防水鸟等敌害生物。箱体选用聚乙烯网编制而成,网大小为1厘米,四周用毛竹或钢架作为框架,用成袋的废旧沫塑料或塑料浮桶作为浮子,用砖块、石子或钢筋杆作为沉子,最后用钢或锚将其整体固定在水体中,也可打桩固定。网箱固定要选择在水较深的地,以保水流畅通,溶氧充足。网架可设置呈“田”、“品”排列,间以20厘米为宜。新网箱使用时应在养殖水体浸泡1周,使网箱上长些青苔,网箱变得光滑,然后再投放种,这样不损伤体。

二、苗种放养

首先要选择适宜在网箱中进养殖的金鱼品种,如狮头类、红类、珍珠类、朝天类、琉金类等。一般一个网箱只选择放养相同规格的同一品种为佳。

放养苗种的规格一般都在4-5厘米,养殖大型时放养密度为150-220尾/米2,养殖小型时放养密度为400-500尾/米2养殖珍珠类高头类(红狮和红)等品种的金鱼时,制作的网箱下、要太深,放养密度要稍大点,否则养殖的珍珠金鱼较长,红狮和红头部的肉瘤起的不明显。

三、饲养管理

(一)投饵采用配饲料。投饵量应据天、季、水温、体大小、摄食情况、水质状况而定,在金鱼生长旺季即6—9月,每天投饵4次,投饵量为金鱼体重的6%。为了防治饵料的失或被其他野杂抢食,在网箱沫制作一个40厘米X40厘米的饵料框。

(二)日常管理常巡查,每天细观察金鱼的活动、吃食情况。勤检查网箱以免水中的鳖、水老等敌害生物咬破网衣,发现破洞及时修补,或及时移人备用网箱中。如可能可在网箱养殖区的外围用拦网包围,以防金鱼逃到其他地。每半个月用敌百虫和杀菌药物进定期预防,发现病要及时镜检察看,对症下药。

喂食时间和

金鱼的喂食时间不管是投喂活饲料还是人工饲料,都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1.每天投喂次数只需1—2次,每次投喂量宜在1—2小时吃完。天、水质正常,对生命力强的品种群可适当增加一点投食量。

2.投食时间春、夏宜早,一般在早晨6—7时左右,太阳始晒及池(缸)时投食。深秋及冬季投食时间可稍迟一点,一般在7—8时左右,冬季甚至可延迟到10时前后投喂。但切忌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群觅食明显,也应在下午3时左右少量投食为好。11月以后,水温明显下降,金鱼的食欲有减退趋势,傍晚更不宜投食。

3.随着金鱼的长大的投食量宜逐渐适当增加但不能盲投食,特是人工饲料,更应严格控制。家,可采取将一日量分1—2次投喂的式,避免饲料一次投量过多,积存池(缸),败坏水质。

喂养注意事项

一.挑选健康金鱼

健康的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

二.金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

先将装的塑料袋放入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使金鱼逐步适应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掉。在黑暗中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三.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

时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以是允许的。

四.一次换水不能过多

新水必需先过一两天的存放。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部分氯,还可以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疾病防治

概述

要医治病,必须确知病源和病况,若缺乏验,很难准确判断病症。最基本的做法是把疾病分类,然后施适当的治疗法。当无法知道金鱼所患的是何种病症,就只好实施较广泛的治疗法,采取药性较广的药物。倘若发现缸中一尾金鱼生病,便应立即把病移到另一个隔离治疗缸去,这样才能防止其它金鱼也受感染。下面将金鱼疾病的治疗法介绍如下:

烂尾和烂鳍症

由细菌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始腐烂,再向伸展,第二种由鳍中央部分始,向四面八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落。金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来治疗病。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杀死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也可直接使用市售的Sera治细菌治生虫、美利坚灭菌灵、女王鲸专治金鱼疾病、女王鲸治细菌及AZ00治细菌来治疗。

细菌性鳃病

感染细菌性鳃病的金鱼,最初的病征是食欲不振,常停在水面下,且呼吸急促,若是揭起鳃盖后缘,会见到呈白色的残缺锶丝。尤其在拥挤的缸中,当水质变坏时,金鱼最易感染此症,且传染性很高,因此须隔离病。治疗此病的法及药和细菌性烂尾、烂鳍症相同,但需加盐到水中(每一百公升水量加两公克食盐),以减少金鱼体液由腐烂的锶丝流失到体外,导致金鱼脱水而死。真菌也会致烂鳃,因此要改善水质,这样才可控制病情。过滤器能清除悬浮微粒,防止细菌及真菌滋长,保持缸水清洁,因此加强过滤系统能够防止鳃病的发生。

立鳞病

在水族箱,常可发现金鱼因罹病而导致鳞片突出并落。大部分病鳞片几乎会全部立起来,仅有少数的病出现部分立鳞现象,如果摩擦病的体表,原已松动的鳞片就会纷纷落。起此病的病原体尚不清楚,但多在冬季和夏季水温低时发生。此病的死亡率很高,若是及早发现,施以抗生素治疗,如美利坚灭菌灵及AZ00治细菌也可治愈病。此病无传染性,但照顾病却是相当麻烦。

红点病

的体侧及部均会出现明显的红斑点,此为其最大的特征。倘若水中细菌大量增加,金鱼皮肤会受到破坏,因而充满液,此时应立即更换缸水,便可不药而愈。严重的病则需隔离,施以抗生素治疗。

徵菌性疾病

金鱼是变温动物,体温是随着水温而改变。当冬季水温降低,体抵抗力亦随之减弱,因此受徵菌感染的情很普遍。患病的金鱼身体会长出白色棉花状物体,尤其是头上的肉瘤最易受感染。应尽量保持缸水清洁,用甲烯蓝染液涂抹患处可加快痊愈,也可施绿溶液治疗法,把病浸泡于一百公升水含0.2公克的药物溶液中,直至其痊愈为止,亦可直接用Sera治徵菌治生虫、女王鲸治徵菌、AZ00治徵菌治疗。

白点病

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起,病原体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无性繁殖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组织养而长大并增加数,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体上侵袭皮肤,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当白点虫侵入体后,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只有当小白点虫在繁殖后,新个体游到水中,药才能杀死它们。治疗法为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绿溶液,把病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金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点、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AZ00治外寄生治疗。

白点病物理治疗法,使用药物治疗金鱼白点病新手不易掌握,且治疗效果不佳。推荐物理治理法一则,使用加温器将水温非常缓慢的逐步加热到28摄氏度,并保持3天,之后逐步回复正常水温并调换新水,一周白点原虫全部离。该法简单易操作,副作用小,治理效果非常好。

虱病

虱病虱是一种寄生性的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寄生金鱼身体上,只有幼虫和成虫产卵期才到水中流动。面处有两个吸盘,用来吸附在金鱼身体上。口部呈针状,用来刺进体,吸取液,使患处出变红,因而易受细菌感染。除非金鱼受大量的虱侵袭,否则不易因此病而死亡。有机磷的杀虫齐是虱的特效药,但对金鱼也有害处,最好的法是用尖钳子把虱逐一除去,或用Sera池治生虫、美利坚治生虫、美利坚去吸虫特效、女王鲸治寄生、AZ00治外寄生治疗。

吸虫性疾病

侵袭金鱼皮肤、锶和其它器官的吸虫有很多种,较普通的有皮肤性吸虫和锶吸虫两种。当金鱼受上述吸虫侵袭,身体会痉挛,食欲降低,游动呆滞。鳃部若受严重感染,金鱼会因不能吸取氧窒息。成和幼的治疗法有异,成可放进稀福马林溶液三十分钟,幼以浓食盐溶液代替福马林溶液,寄生吸虫即会被杀死或受刺激而体,或以市售Sera治徵菌性治生虫、美利坚治生虫及去吸虫特效、女王鲸治寄生、AZ00治外寄生治疗。

缺氧病

金鱼是吸取水澡溶氧来呼吸生存的,每一公升水应有五毫克溶氧量,不然金鱼会因吸不到充足氧窒息,轻微的缺氧会造成浮头,金鱼浮到水面上呼吸,所以应用打泵打入水中,以确保金鱼得到充足的氧

鱼鳔

罹患此病的金鱼无法维持其躯体的平衡,有时会有倒栽葱似的翻跟斗,最后不是沉在水底,就是浮在水面上。短身部肥大的金鱼最常患此病,病也有正常食欲,能生存很长时间,但失去观赏价值。这种病无法治疗,防治的法就是水温不宜急剧升降。

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类的真菌病之一,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已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体表起,要是真菌门藻状菌纲水霉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要有水霉(Saprolegniales)、霜霉(peronosporales)及水(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始发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肉,使皮肤与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於末端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由水而传播各处。

症状

1、感染部位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病变部位初期呈,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肉裸

3、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生活环境

在养金鱼的实践中,水温处在最适温度,细菌很容易滋生,水质很快变坏,需要频繁换水,否则金鱼会生病死亡,给管理带来麻烦。而金鱼在15-20摄氏度的水温下,生命活动也很正常,只是没有最适温度下那么旺盛,但在这个温度下水质能保持比较长时间。因而,可以把水温控制在15-20摄氏度。

在实际饲养中,为了使得缸保持水清、氧足,需要常对缸进换水。为了不能急剧改变水质水温,换水采用兑水的法,不要一次性换掉所有的水,以免金鱼产生水质和水温不适应病症。如果能滤去食物残渣和排泄物,每天换去十分之一的水即可。如果无法滤去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则每天换去三分之一的水,温高水质变坏快,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换水次数和换水量,但需要注意晾晒新水保溶解氧充足。

在喂食金鱼时,尽量不要投油腻的饵料,油星会封堵缸的液面,导致水中溶解氧不足,很可能让金鱼窒息死亡。如果投面包虫等活食,一定要注意保活食不带病菌,否则很容易让金鱼生病。不要大量投饵料,以防过剩饵料污染水质,每天投一两次饵料,每次饵料投放量够金鱼10分钟左右吃完即可。不要长期投喂单一的饵料,要混投放饵料,保养全面而充足。

金鱼是性情温顺的宠物,很少出现大攻击小的争斗情况。但是,孕产期的金鱼性情则可能会出现大变,变得凶狠好斗,因而,孕产期的金鱼要单独一个缸养。

另外,如果在黑暗的屋子里养金鱼,它身体的色会慢慢变浅。

1.生长繁殖

一般来说产卵期的雌肚子较大,雄部没什么变化。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雄左右前鳍的前刺上有几个小白点儿,尤其是在产卵期较为明显,而雌绝对没有。

另外在产卵期雄总是追着咬雌的尾部,这时快产卵啦,应该将这一对单独放在一个,缸稍微多放一些水草,以便产的卵可以粘附在水草上,否则卵沉入水底被儿吃掉,产卵后的雌暂时不要再和任何雄混养,让它充分好好休息调养,以保护雌

把粘有乳白色卵的水草放置在有水的(最好是瓦缸),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地金鱼繁殖是在每年的春夏之交。中国南要比北早1-2个月,在南为3-4月间产卵,在北为4月底到6月底产卵。金鱼通常1年就可以成熟产卵,也就是说1年可以繁殖1代。如果冬季提高温度,加强饲养管理,金鱼7-8月龄时,在严的冬季也可以提前产卵,并非一定要到1年(12月龄)时才能产卵繁殖金鱼繁殖的季里可多次产卵。约隔一二周产1次,可产2-3只。照射到的地,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孵出小

2.人工授

在一般情况下,性腺发育良好的金鱼,都能自然婚配并产下健康的卵。但是在人们想要进新品种杂交,或者某一品种的雌很多,而雄仅有一二尾时,我们就可以采取人工授法,进金鱼的育种工作。人工授,能弥补自然受的不足,大大提高精子和卵子的利用率,可生产需要有意识地定向培育上等品位的新品种。

金鱼人工授有两种法,可以带水进,也可以脱水操作。

①带水授:用一个大浅底白盆,盛放深1/2的清净晾晒过的自来水,并放适量的金鱼藻或狐尾藻束,令其浮在水中。然后,左右两手在水中各提确定的标准亲,让它们泄殖孔相对,并以大拇指轻轻挤压雄性亲部,挤出乳白色液,同时,另一手的大拇指也轻轻挤压雌性亲部,挤出成熟的卵。精子与卵子在水中完成受过程,这时的卵会立刻粘附在水草上。为了保卵正常孵化,应该马上把黏附卵的水草,移入另一个条件更好的水体中去孵苗。

②离水授法:取出已确定标准的雌、雄亲一对,用柔软的纱布把体擦干,用拇指轻压雄部,挤出液放在干的玻璃容器中,然后迅速地用拇指挤压雌部,把成熟卵子,挤入盛有液的玻璃容器中。同时,取一干的羽毛,把卵相互搅拌。再将已受的卵泼到巢上,卵遇到水就产生黏性,会立刻黏附在水草上,而后再送去孵化。离水授,一尾雄液可以供多尾雌的卵受能充分省雄用量。

于杂交

从理论上讲金鱼鲫鱼是可以杂交的,金鱼本身就是从野生的鲫鱼选育而来的,它们在生物意义上是同一种物种的不同品种。但是实际上很难让金鱼鲫鱼杂交,因为两者在外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混养在一起时,鲫鱼明显具有生理优势,很难让优势差明显的自然配对。

在理论上讲,将金鱼鲫鱼人工授能够实现繁育的成功,但是没有人会做那样的事,因为两者的后代既不会比金鱼好看,也不会有鲫鱼那样强的生活能力,两面都不会出色。

注意事项

1.饲养水质

金鱼饲养前辈很早就有“养先养水”的验之谈,这说明水质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金鱼正常的生长发育。换水的的也就在于清除水中污物(垃圾、便及剩余饲料、陈腐杂质),保持水的清洁,调水温,增加水中氧,从而刺激金鱼生长发育

想养好金鱼,必须对养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新水

指刚放出来的自来水,是养的最理想用水。但要注意其水温常与养池(缸)中的水温相差较大,需进调温处理(个地区自来水含氯较多的还需进除氯处理)。

陈水

金鱼就是池(缸)中底部含有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未换的饲水。对类的生长有极大影响。

老水

就是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的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也是金鱼很好的助饲料。这种水中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氧较多,常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养出来的食欲最为旺盛,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

回清水

如果发现原来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现象称之回清水。这种水容易病,需全部更换。

2.换水

(一)一般换水正常的情况下,特是炎热的夏天,每天只要坚持将池(缸)底部的粪便和脏物连同陈水,用管轻轻吸出1/10—1/5,清除水面灰尘及浮出的粪便,然后沿池(缸)壁徐徐注入等温的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洁。这种换水法不易伤及体,法简便而安全,最适用于家缸或小池养者应用。

(二)部分换水这种换水要在两种情况下进。一种情况在炎热的夏季和初秋,池(缸)中的饲水换了没有几天,而水色转绿极快(饲料投喂量偏少的缘故),水质尚清洁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金鱼烫尾,所以,可把池(缸)中的金鱼全部捞出来,然后把池(缸)中的水成螺旋转动,待静止刻后,把池(缸)中央的污物和陈水用橡皮管吸去1/3—1/2,然后注入等温、等量的新水,再把金鱼捞入原池(缸)饲养。

另一种情况是池(缸)中的水才换没有几天,水色尚好,可因为当天喂食量过多,出现浮头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应急措施。换水的办法和上面讲的相同。

如果是渔场的大池,就不必把金鱼捞出来,而用折叠式拦网把拦围在一边,再把池中的水用捞网轻轻旋转数十秒钟,待水静止刻随后动排水闸慢慢放水或用吸管吸除池(缸)中央过剩的虫、粪便和陈水,或用捞网兜从中央捞去过剩虫后,再放去1/4—1/2的陈水,最后注入等量、等温新水,这种法常见于场或家因投食量过多的时候所采用的急救法。

(三)彻底换水这种换水往往是结翻池(缸),挑选幼或成的同时进的一种换水法。常常是由于水质严重败坏或青苔过长,过密的情况下才采用的。具体有两种法:

1.在没有空闲池的情况下,只好将全部金鱼捞入盆或者把网箱放入邻池水中暂养,在盆或网箱加入增氧头增氧。然后,刷去原池壁上的青苔,彻底冲洗干净以后,重新注入等温新水,静置刻待水温相等后将捞入原池(缸)

2.如果有空闲池和新水时,则只要将全部金鱼捞入盆或网箱,分挑选处理好,该分池的分池,不分池的待水温相等后就可将金鱼移入新水饲养。这种换水法应特注意水温,最好要选择晴天的早晨9时前进。不过此法一般只适用于成或较大的幼,仔不宜使用。如果条件许可,在彻底换水前,可先在备用的池(缸)中盛满伏水,然后把直接捞入备用池(缸)为好。这样水温变化小,群容易适应新环境,使免受盆或网箱挤轧之苦。这种换水法,在春、秋季一般每隔半月左右进1次。夏季大伏天、水温高达28℃以上,在水色极易浓色,水质很易混浊的情况下,一般4—7天应彻底换水1次。冬季水温降至4℃左右,金鱼活动缓慢,食欲减少,水质不易败坏,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全部换水。

应当起注意的是,由于密度、体型大小、饲料、喂食习惯、水质维护设备的差异,换水法不能过于教条,要据水质和的状态适当进调整,这些都需要长期养验积累。

种类介绍

草种

金鱼草种体型近似鲫鱼,是金鱼中最古老的一种,身体侧扁呈纺锤,有鳍,胸鳍呈三角,长而尖。因其野性略存,有跳缸的危险,故至新环境后头两天要有防护措施。

要品种有:

(1)金鲫

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全身均为橙红色,是最古老的金鱼品种。

(2)草金鱼

直接起源于金鲫。尾鳍较长,双或三,不分,呈燕尾(即三尾);全身均为红色

(3)红白金鱼

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尾;头部和身体上红、白色兼有。

龙种

金鱼龙种金鱼的代表品种,也是要品种。其要特征是体短,头平而宽,眼球膨大突出眼眶之外,似龙眼鳞片而大,胸鳍长而尖呈三角,尾鳍四

要品种有:

(1)红龙

全身通红,具有龙种的特征,是龙种中最普通的品种。

(2)龙睛

通身乌黑,部尤其显著,有“黑牡丹”之称。好的品种为乌黑闪光,像黑绒缎。

(3)蝶尾

具有龙睛的特征,唯独其尾部似蝴蝶。

(4)紫龙睛

整个体呈紫铜色,饲养得好的,还能发出耀眼的紫铜色金属光泽。

(5)蓝龙睛

体色有浅蓝深蓝之分。游动时,锦鳞闪闪,姿态恬静、优美。

(6)五龙睛

是由透明鳞类的金鱼与各色龙睛杂交而成的品种。大部分为透明鳞片,小部分为普通磷,呈五色斑点,所成的图案光彩夺,游动时犹如飘动的彩绸。

(7)紫蓝龙睛

是以紫龙睛和蓝龙睛杂交而成的品种,以蓝色为底色,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素而不淡,颇具格。

(8)十二红龙

身躯银白,独以四尾鳍、两胸鳍、两鳍、两个眼球和鳍、等十二处呈红色而得。其色白得洁净,红得艳丽,十分悦,是比较珍贵的品种。

(9)喜龙睛

体以蓝色为基色,头、、眼球、尾鳍则均为蓝中透黑,银白鲜亮,酷似喜色。其姿态俊俏动人,但在饲养过程中易褪色,故以其色泽稳定者为上品

(10)熊猫金鱼

金鱼是由蝶尾培育而成的,具龙种之特征。身体较短而,尾鳍蝴蝶状,除部和两侧各有一块银白色斑块外,头、眼、胸鳍、鳍、鳍、鳍均为黑色,有的眼睛周围还有道白圈,黑白分明,酷似熊猫。其姿态憨厚而端庄,甚招人喜爱。

(11)透明鳞龙睛

鳍,鳞片透明,色多为红,龙睛球具龙睛和绒球之特征。中隔特发达,凸出于孔之外,成两个肉瓣似的绒球。在游动时左右摆动,十分动人。龙睛球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龙睛球、龙睛球、紫龙睛球、蓝龙睛球、紫蓝龙睛球、红白龙睛球、喜龙睛球、朱球龙睛等多种。

(12)四球龙睛

具有龙睛球的特征,只是中隔变异为4个球凸出于孔之外,由此得。其体色与绒球的色相同,但也有不一致的。

(13)红头龙睛

身躯洁白如银。唯有其头朱红,红、白鲜艳悦鳍高耸,尾长而大。游动时姿态柔软,飘忽而美丽。

(14)龙睛高头

又称龙睛帽子。两眼之间的头部分生长肉瘤堆,似草莓状,以肉瘤发达厚实、位置端正为上品。依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紫龙睛高头、蓝龙睛高头、红龙睛高头、白龙睛高头、红白龙睛高头、紫蓝龙睛高头、红花睛高头、朱砂眼龙睛黄高头等。

(15)红头龙睛高头

其特征基本同红头龙睛,是由其头部变异之品种即头部具有肉瘤堆,呈红色

(16)红龙睛虎头

其特征基本上与红龙睛高头相同,只是其头部之肉瘤发达,除头部被肉瘤包裹着外,还下延向两则之颊颚,致使也被包裹而显得有些凹陷。

(17)睛狮头

其特征基本同红龙睛虎头,只是肉瘤更为发达,隆起得更为厚实。

(18)龙睛狮头

其特征同红龙睛狮头,只是全身乌黑似缎,被视为珍品。

(19)龙睛翻鳃

具有龙睛特征,只是鳃盖向外翻转,部分鳃丝出。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龙睛翻鳃、龙睛翻鳃、蓝龙睛翻鳃、五龙睛翻鳃等。

(20)龙睛球翻鳃

是龙睛翻鳃的变异品种,即除具有龙睛翻鳃之特征外,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凸出于孔之外。据其红龙睛球翻鳃、紫龙睛球翻鳃、蓝龙睛球翻鳃、龙睛球翻鳃、五龙睛球翻鳃等。

(22)望天

是龙睛的变异品种。眼球向上转90度角,瞳孔朝上,鳍消失,眼圈晶亮。观时,有先见其光之妙。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望天、蓝望天、红白望天、朱鳍白望天等。

(23)望天球

是望天的变异种,要特征是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凹出于孔外面而得。依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望天球、五望天球等。

(24)红龙

鳍,瞳孔侧向,鳃盖、头部、均正常。头、体均为红色

(25)红龙

除了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凹出于孔以外,其余的特征同红龙

(26)红头龙睛高头

翻鳃有鳍,鳞片正常,鳃盖向外翻转,部分鳃丝裸在外,头上具有肉瘤堆,呈草莓状,色红,体。

(27)红龙睛高头翻鳃

具龙睛高头特征,但鳃盖向外翻转,部分鳃丝外,头体均为红色

(28)红龙睛高头球翻鳃

金鱼除具有红龙睛高头翻鳃特征外,就是中隔变异呈绒球状凹出于孔之外。

文种

文种要特征是体短而,头平而窄,嘴尖,眼小,大尾,尾鳍叉多在四以上。体色多为红、红白、紫、蓝黄、五色杂斑等。高头(北称“帽子”)和珍珠是其代表种。高头体短而,头宽,头生长着草莓状肉瘤,从其肉瘤生长部位和发达程度还可以分为头型高头和狮头型高头两种类型。前者的肉瘤仅限于头项范围;后者的肉瘤还延伸到两颊颚。依其要品种的态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珍珠又称为珍珠鳞,其鳞粒粒如珠,故得珍珠有球型、橄榄型两类,还有大尾和短尾之区。依其体色可以分为很多种。

(1)红高头

头上生长肉瘤堆,鳃盖、中隔正常。全身通红色

(2)五高头

头上有肉瘤堆,鳃盖、中隔正常。全身有的以红色为底色,镶有蓝、白、黄、黑各色斑点;或以蓝色为底,镶有红、白、黄、黑各色斑点。其色彩、图案极美,以蓝底镶红、黄斑点比例大的最为悦

(3)红白高头

头部生有草莓状肉瘤。体表纹有大小和状不规则的红白色斑块组成。

(4)软鳞红白高头

要特征是有似薄而嫩的软鳞,全身都有红、白斑分布,两眼乌黑闪亮,是金鱼中之珍贵品种。

(5)红头高头

又称红。身躯银白色,头项部的肉瘤红色,似红冠,故得红”,也称“红运当头”。在人们中它是幸福、吉祥、福寿双全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6)黄头高头

身躯为白色部的肉瘤黄色

(7)朱紫罗袍

是由紫高头变异而成,身躯深紫色,仅头肉瘤部分鲜红艳丽。态端庄文静,雍容华贵,是金鱼中的珍贵品种。

(8)紫罗袍

头部的草莓状肉瘤洁白如,身躯深紫色。

(9)印头

高头,由红高头变异而成。全身通红,仅头部正中生有银白色的肉瘤堆,像一枚正的印,非常稀少,很贵。

(10)狮头

由高头变异而成。头部肉瘤发达,显得很厚实,且从头部直接下延至两颊颚包及鳃盖,常使嘴、眼凹于肉瘤之中,因酷似威武之雄狮又全身乌黑而得。在水中游动时,光浑闪烁,深受人们喜爱。

(11)红高头球

头部具有肉瘤堆,中隔呈绒球状,头和身躯呈红色

(12)红高头球翻鳃

头部具有堆,中隔变异呈绒球状,鳃盖翻转,通体红色

(13)红高头翻鳃

头部具有肉瘤堆,鳃盖翻转,中隔正常,全身红色

(14)红珍珠

体色朱红或者是橙红,鳞呈白色米黄色突起,珍珠,且排列整齐,在游动时闪烁着珍珠般的光彩。

(15)紫珍珠

身体紫色,闪耀着深褐色紫铜色光泽,珠鳞淡黄色,两色相映,颇有古色古香之貌。

(16)五珍珠

珍珠之特征,只是体表色由红、白、黄、蓝、黑等不规则之斑纹所组成。

(17)龙睛珍珠

全身乌黑闪光,珠鳞亦为黑色,与体浑然一体。两个算盘珠似的大眼睛又很像是龙睛,非常好看。其他特征同红珍珠

(18)红龙珍珠

具有龙睛珍珠的特征,全身通红。

(19)红珍珠翻鳃水泡

体色鲜红珠鳞米黄,异常醒。它集珍珠翻鳃、水泡三个品种的特征于一身,所以很珍贵。

(20)红光珍珠

鳍,鳞呈乳突状,全身红色

蛋种

金鱼蛋种要特征是体短而肥,蛋,无鳍。有成双的尾鳍和鳍。鳍的长、短和状差异较大。一般绒球、水泡、虎头等的鳍短小而凤、翻鳃、红头等的鳍较长大。

(1)水泡

金鱼中属于贵品种。有一对特殊构造的眼,也就是在眼珠的周围长出一个含液体半透明的大,故称为“水泡眼”。水泡膜很薄,清晰欲穿,像两只珠分挂在头两侧。水泡在游动时两个水泡眼犹如两只大灯笼,左右颤动,加之双的尾鳍飘飘忽忽,甚是迷人。水泡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水泡、银水泡、五水泡、红白水泡水泡、黄水泡、蓝水泡紫蓝水泡、喜水泡等不同品种。此外,还有红水泡帽子、黄水泡帽子、红白水泡帽子等,它们与其他水泡不同的特征是头下长有草莓状的肉瘤

(2)绒球

要特征是中隔变异成一对肉质球。据其体可分为红绒球、白绒球、紫绒球、红白绒球、五绒球(身披五色斑纹,连鳍也是五的)。无论是什么品种,均以个大、结实、溜、肉质球紧贴孔且左右对称。

(3)虎头

头部长有比高头更加发达的肉瘤,除包着头部以外,还包向两颊,眼和嘴也陷到肉瘤里。在头项部之肉瘤上隐约可见一“王”凹纹,显得威武雄壮。其头大,游动时像蹒跚动的长者,颇有年高望重之势。据其体色划分,有红虎头、银虎头、黄虎头、白虎头、红白虎头、五虎头等。此外,还有红眼黄虎头,与以上各种“虎头”的区在于其黑亮的大眼外还有一圈红色彩膜包着,似镶在头部米黄肉瘤堆中之宝石,非常悦

(4)翻鳃

两个鳃盖的后部由外反转,鳃裸在外,外表犹如一个半月,较体色深。选择时,以鳃盖翻转的程度左右一致为佳。以红翻鳃多见,也有五翻鳃等品种。

(5)

鳞片,鳃盖,和头部均正常。体短,头平,尾鳍特长大,薄如蝉翼,在游动时如轻纱舞,宛如话中所描述的凤凰尾。很像话所容的凤凰尾,故得凤”。

(6)红头

体色银白,各鳍微黄,头具有红色斑块,状弯,宛如一只元宝。选择时,要求色块的状酷似元宝,而且色泽也应鲜亮。

(7)龙

没有鳍,呈弓型。眼球突出,如:“望天眼(于1870年培育出现)”等。

其演化过程是:野生鲫鱼首先演化成金鲫,再发展出草金鱼这品种,过草金鱼和金鲫这两个环后,再发展成文种,最后演化出龙种和蛋种这两个近亲品种。

动物保护

金鱼瑞士为了维护动物的权利,规定群居动物止单养一只,例如金鱼属群居动物,它们需要同伴,如果只单养一只,让它们在孤独的环境下生长是相当残酷的,就等同于“虐待”它们。该项法规不仅是,同样受法规保护的还有豚、虎皮鹦鹉等群居动物。

瑞士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还规定,饲必须得过课程培训和笔试后才能养狗,若是想养猫,就必须让它在户外活动,或是能够透过窗户看见其他同伴,如果做不到,就必须养两只猫。

动物文化

中国人在宋代培育出了金鱼。宋代出现了众多的专门记录动植物的专书—动植物谱录,如:《范村谱》、《菊谱》等,不一而足。但是,金鱼面的专著没有出现在宋代,而是出现在明代。它们是张谦德(又张丑)所著的《石朱砂谱》和屠隆的《金鱼品》。成书于清代的金鱼专书有宝奎《金鱼饲育法》(在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拙园老人《虫雅集》、句山农《金鱼图谱》、蒋在邕《朱谱》。这些金鱼专书介绍品种和饲养技术,为后世留下科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宝贵资料。

明代屠隆的《金鱼品》是中国最早的金鱼专谱,全书只有三千一百多,记了近30个品种,没有具体描写其态和饲养技术,但是,说明了当时的一个珍贵品种:“银管,广陵、新都、姑苏竞珍之”。张丑所著的《殊砂谱》数也不算多,分上下篇。上篇“叙容质”中也记了近30个品种,特介绍了珍贵品种,但也没有具体描写各品种的态。下篇为“叙爱养”,简单扼要说明了繁殖、幼饲养、备水、换水、选缸、防防晒等。饲养技术讲述得比较简略,但是,有些很细腻的地,如,在选择养用水时,要避城市河中的污染水。在喂时,巧妙利用动物的条件反射等。

清朝养爱好者的心血之作清朝成书的金鱼专著,与明朝的两部相比,更为成熟、特色鲜明、篇幅更长。照成书时间顺序排列,它们是:蒋在邕《朱谱》、宝奎《金鱼饲育法》、句山农《金鱼图谱》、拙园老人《虫雅集》。它们特色鲜明,在记录品种与饲养技术面各有千秋,还有的图文并茂,总体水平在明代金鱼谱之上。

蒋在邕《朱谱》成书于康熙在位时,是清朝的金鱼专著中成书最早的。该书记有品种、评判标准和饲养法。最大特点就是详细记载了多种珍稀品种。要介绍的就有五十余个品种,而且每介绍一种,就要另提及一到三个相近品种。通常来说,金鱼色以红、黑居多,而《朱谱》中所记品种多数为白底红斑色的,应该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所崇尚的珍贵品种。该书对金鱼品种优劣的评判标准定得很细,包括“论”、“论”、“头论”、“论”、“须论”、“眼论”、“鳞管论”、“尾论”、“前鳍论”、“中鳍论”、“后鳍论”、“条论”、“身条论”、“论”。如此分设定标准,是中国古代所有金鱼专书中最为详细的。

山农《金鱼图谱》图文并茂,是中国古代金鱼专著中唯一有图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