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原发性脾淋巴瘤

原发性脾脏淋巴(primary splenic lymphoma,PS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淋巴,是指病变首发于脾脏,而无淋巴组织受侵,脾脏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淋巴造组织,常为恶性淋巴侵及的部位,尤其是HD晚期极易侵及脾脏,但原发于脾脏的确极少见。由于丙型炎病毒的嗜淋巴性,丙型炎病毒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的发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不断有丙型并有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的报道,有人......
目录

病因

由于丙型炎病毒的嗜淋巴性,丙型炎病毒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的发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不断有丙型并有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的报道,有人将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称之为丙型炎病毒感染的外病变。

症状

部疼痛及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部分病人伴有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体重减轻或乏力,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症等,体格检查可见脾脏明显增大,而浅表淋巴结多无异常,肿大的脾脏多失去原来状,常呈不规则,边缘钝,切迹多摸不清,有时表面可触及硬性结,有触痛,此种肿大的特点有利于和高压的淤脾大相鉴,也是其与一般脾大性疾病的显著区

检查化验

1.外周 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减少。

2.沉增快 免疫球蛋白增高。

3.骨髓象 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其阳性率可达40%。

4.组织活检 手术者,可组织活检,实均为B细胞性淋巴

5.CT扫描或MRI 显示脾脏明显增大,CT呈低密度改变,MRI在T1加权相呈中低信号,T2加权相呈高信号。

6.B超检查 呈低或无回声的单发或多发结状密度影,但也可表现为均质性增大,尚可侵及邻近器官,如左包膜,腺,肝脏大弯及左膈肌等。

诊断

诊断PSL应首先排除淋巴继发性脾脏受侵。

Gupta曾提出诊断原发性淋巴的4项标准:临床症状脾大及伴有部不适,受压症状;临床生化,及放射检查能排除其他处病变的存在;活检阴性,且肠系膜动脉淋巴结淋巴;诊断淋巴后到其他部位出现淋巴的时间至少6个月。

1996年Ahmann将PSL分为3期:Ⅰ期肿仅限于脾脏;Ⅱ期除之外已累及淋巴结;Ⅲ期已累及肝脏组织以外的淋巴结

鉴别诊断

1.慢性粒细胞性病是一种伴有染色体异常骨髓恶性增生性疾病。

(1)临床症状:在非急变期并不典型,可有乏力,多汗,消瘦

(2)脾脏:肿大占92%,其中巨占86%。

(3)外周:白细胞多在30×109/L以上,涂分类呈百异样(即中存在各种和各阶段细胞,如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中幼红和晚幼红等细胞)。

(4)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晚幼粒细胞为

(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

(6)染色体异常

2.毛细胞性病 是一种特殊类型病,其特征是细胞膜有毛状物,或似发卡,裙边,锯齿,因而称之毛细胞性病。

(1)临床特点:多有贫血发热肿大,病程进展缓慢。

(2)实验室检查:外周和骨髓可见毛病细胞。

(3)组织染色:为酸性磷酸酶阳性,且不被石酸盐抑制。

(4)脾脏: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脾脏肿大,常在肋缘下10cm以上。

3.幼淋巴细胞性病 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病的一种类型,临床症状慢性淋巴细胞性病明显,病程进展较快,常有脾大淋巴结肿大不显著。

(1)临床特点:症状期短,乏力,多汗,消瘦

(2)脾脏:肿大明显,多在肋缘下10cm以上,淋巴结较少肿大。

(3)实验室检查:骨髓见大量幼淋巴细胞,其特征是几乎所有淋巴细胞均可见到核仁

4.慢性淋巴细胞性病 是一种淋巴细胞的增生与蓄积性疾病,临床上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其自然病程较长。

(1)临床症状:早期不典型,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乏力,发热,出汗,皮肤瘙痒。

(2)脾脏:肋缘下肿大>10cm的在90%以上。

(3)实验室检查:外周成熟淋巴细胞大于60%,其绝对值≥6×109/L,持续3个月。

(4)骨髓象:增生活跃,成熟淋巴细胞≥40%。

(5)组织活检:成熟淋巴细胞浸润表现。

(6)除外其他疾病起的淋巴细胞增多。

5.骨髓纤维化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骨髓纤维组织所代替致造障碍,骨髓检查呈干抽现象,常有外造表现。

(1)临床发病多在40岁以上,乏力,低热,脾脏肿大。

(2)贫血(外周检查):为幼粒-幼红细胞性,白细胞和正常或降低,可见泪滴红细胞。

(3)骨髓象:多次干抽,增生低下。

(4)骨髓活检:病理具有特征性改变。

治疗用药

(一)治疗  

多数者认为淋巴切除术后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而且也是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术后一般可使因淋巴导致的象降低恢复至正常。   

1.手术治疗

探查术,术中明确肿外侵的范围,切除脾脏及其周围受侵的组织及脏器,无法切除者应组织活检术,且常规淋巴结活检,为术后分期、分型及放、化疗提供依据。术后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播,仍以助化疗为好。   

2.放疗

过去认为病理类型为低、中度恶性或Ⅰ、Ⅱ期病例可予术后全照射。前多不张全照射。必要时,可采用光子刀直接照射肿块或采用适调强照射区。   

3.化疗

高度恶性或Ⅲ期患者,应以全身化疗为。化疗案多选用CHOP或BACOP,共用6周期。联使用全身化疗及光子刀照射虽可起较严重的骨髓抑制及肠道反应,但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均可完成治疗计划。若同时采用放、化疗,则化疗周期可适当减少。   

(二)预后   

Martins等指出,原发性脾脏淋巴的预后与首发部位、分期、病理类型有,尤其后两者。病理类型为低、中度恶性者,其3年、5年生存率分为75%和60%;而高度恶性者其3年生存率仅20%。分期属Ⅰ~Ⅱ期者,其2年、5年生存率分为71%和43%;而Ⅲ期者则分为21%和14%。多数者认为:PSLⅠ~Ⅱ期患者其预后与其他Ⅰ期NHL相似;而Ⅲ期患者的预后则与其他Ⅳ期NHL相同。Ahmann报道49例脾脏恶性淋巴,指出滤性者比弥漫浸润者预后要好。全组5年生存率为31%,分化好的淋巴细胞性淋巴5年生存率为60%。

精神护理

1、力分担病人的痛苦,家之间应增强联系,互相帮助,不要推诿、埋怨,让病人不为家事而忧

2、消病人放弃治疗的念头,坦率地将病情告诉病人,并让其知道所做的治疗的容和法,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治疗可能出现的最好的结果。帮助病人树立顽强的斗志。

3、对现实,勇挑重担。当病人诊断明确后,家属首先要能承受住这一打击,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鼓励病人积极接受治疗,要尽力使病人感到家人的爱抚与支持,增强战胜病魔的信

4、长期治疗过程中,家系也可能变得紧张,由于家成员不适当的言语或态度的转变,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的情绪,或悲观或抑郁,这样非常不利于康复。家成员要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和情,注意自己的一言一,同时要造轻松的环境,以解除病人的紧张和不安。

食疗方法

患者们没有得到康复的真正原因是体液酸化。酸性体液不改变,癌细胞也就不会死亡。这也是因为做手术与化疗后癌细胞再度转移与复发的原因。如果治疗癌症就要从改善自身的体质始。多吃碱性食品,改善酸性体质,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养物质。

淋巴癌患者宜多吃具有抗恶性淋巴作用的食物。淋巴结肿大症状者宜吃荸荠、芋艿、核荔枝黄颡田螺羊肚猫肉、牡蛎。发热症状者宜吃豆腐渣、无花果大麦绿豆苦瓜盗汗症状者宜吃猪心羊肚、燕麦、高粱豆腐皮。

木瓜汁、番茄子、胡萝卜等食物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使人们远离癌症的威胁。吃大蒜能刺激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能提升免疫力。

切忌吃刺激性食品。

淋巴癌患者切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忌食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腻、油、霉变、腌制食物;海鲜、公鸡等发物以及羊肉狗肉韭菜胡椒温热性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